渔家傲秋思主旨

渔家傲秋思主旨,第1张

渔家傲秋思主旨 渔家傲秋思的主旨句是什么?答案很不明确啊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主旨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导语范仲淹是北宋时期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光看后人给他戴的头衔就知道他有多牛: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所以后人称其范文正公。

他的文章也名扬天下,最为著名的是庆历四年写的《岳阳楼记》,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一生的做人做事准则。

他的词现在仅存5首,但首首都是经典,这首《渔家傲·秋思》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范仲淹在守边时,曾经写过数首《渔家傲》,全都是以“塞下秋来”为首句,但是很遗憾,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这一首了。

这首词率先将国家、社会的重点问题写入词中,大大开拓了宋词的类型。

先看《渔家傲·秋思》原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意是说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的意思。

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收,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

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 *** 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

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泪。

寄托了对戍边将士的讴歌和同情范仲淹一生刚正不阿,敢于秉公直言,多次因谏被贬谪。

因西北遭受西夏的侵扰,战事吃紧,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至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间,范仲淹才被重新启用,而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延州知州,镇守西北边疆。

他既严明军纪,爱兵有加,又采取一系列防御措施,深受当地百姓、士兵拥护,也使西夏的敌人不敢轻易来犯,被称为“腹中有数万甲兵”。

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上片是写西北边陲的景色,开篇就用一个"异"字,马上抓住人们的心,异在可处?通过对边塞的大雁、黄昏、号角、孤城、青烟、落日等景象描摹,勾画出了一幅寥廓荒冷、萧瑟悲凉的边塞全景立体图。

词的下片通过浊酒、羌笛、霜雪等人物的意象,抒发边防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我们知道,古往今来守卫边疆的将士最为辛苦和艰难。

一旦有战事,"古来征战几人回",就会面临马革裹尸的生死考验。

更长更多的时间里戍边将士都是"孤城闭",经受着寂寞孤独的考验,经受恶劣环境下战备训练和生存的考验。

写边塞诗,唐朝有许多名家名作,也形成一个流派。

但填写边塞词并如此形象生动,范仲淹算开了一个先河,为后来形成豪放派词和爱国词点亮了一盏明灯。

所以词人亲身经历戍边,知道将士们的疾苦是什么,用词写边塞生活和场景最有发言权。

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我们知道,李白等古人写思乡之情,大多是通过望月来寄托这份感情,而词人为了写思乡人的"人不寐"和"征夫泪"之情却是另辟蹊径:那是秋天到了,傍晚时分准备飞往衡阳等南方地区的大雁,在空中根本没有停留之意,此时,这些大多来自南方的将士,随之也自然想到南方的家乡和亲人。

秋天一到晚上,孤城紧闭,四周狼嚎四起,无事可做,喝上两杯浊酒,这思乡的感情就更浓了;不一会寒冷的夜气,满地成霜,此时,不知谁又吹起这悠悠的羌笛,谁人还能入眠,谁人能不流泪。

但这种思乡难聚,是因为边关有敌人虎视眈眈,自己在此苦守却又没有立下战功,又怎么能回得了。

所以词人把自己和将士们守卫边关时的这种感受,用词刻画的准确、生动又形象。

这里范冲淹把词从宋初及之前的艳情格调改变成了豪迈之情起到了推动作用,也算开创了先例。

表达了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感范仲淹是进士及第而入仕,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奋斗,文武兼备亦身体力行,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无论在朝主政、任地方官员,还是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民之疾苦于一身。

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稳定。

《渔家傲·秋思》看似写边关将士的疾苦,歌颂他们的奉献牺牲精神,实则不然。

他的仕途虽然几起几落,跌宕起伏,但其心始终恪守"先忧后乐"的思想。

身处边陲,远离大宋政治中心,但为了大宋当时存在的种种体制弊端的内忧和外敌侵扰的外患,一方面改变他所能改变的边关军事制度和战咯防御部署,一方面思考科举考试、教育改革和制度设立等重大政治问题。

否则,三年戍边返京之后,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不可能空穴来风,心血来潮,而是他在戍边以及更早时就在脑中思考着的问题。

可以从这阕词的"燕然未勒归无计"中就能看出端倪。

燕然:即燕然山,现在叫杭爱山,今为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领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返。

整句话意思是说: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

你想,范仲淹填此词时已经须发染白,过了"知天命"之年,官至高级干部,一般之人也就认命过安稳日子,或者把边关守好就行。

但范公不是这样想,他想得更高更远,他的功业在千里之外还想着去刻,他的心思是天下兴亡,长治久安之事。

所以词里透出了范公的不能告老还乡、不安于现状的思想与"孤城闭""千嶂里""霜满地"等形成强烈反差,他也许知道变革可能面临的重重阻力和重重困难,甚至失败的结果,但他没有退缩,也没有止步不前,而是逆行而上。

所以他主导改革虽只推行短短的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历朝历代的新政变革大多以失败告终,因为"砸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就会动了固有人的利益,使致形成利益集团而抵制。

但无论如何,改革虽然阵痛、巨痛,甚至流血、牺牲,却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苦口良药。

结语范仲淹这阕词既开了创作题材、创作风格等先锋,又蕴含着深厚的忧国忧民思想。

范仲淹的为人品格为历代所推崇,为官"官正",始终先忧后乐,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为人"人正",胸怀宽广,坦荡无私,仁义道德;为文"文正",直言不讳,言之有物,文名天下。

为后世树立了一个道德标杆。

我是@石润居原创诗词 欢迎大家讨论赏评点赞!

范仲淹在陕西当过几年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在这期间,他治军有方,严肃军纪又体恤士卒,威震西夏,被西夏人称为“腹中有数万甲兵”。

他对这段经历深有感触,写下了著名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本词翻译: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

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

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

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

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

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 *** 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

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作者在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幅苍茫寥远,荒僻空旷、萧瑟悲凉的边塞图景;下阙则抒发了戍边将士们壮志未酬和忧国思乡的心情。

整首词用了白描手法,表现将士们为了保卫国家不辞劳苦,无畏顽强的豪迈气概,形象鲜明生动,意境苍茫凄沧。

上阙中的“风景异”,写出了西北边陲秋季和内地不同的风光。

因词人是苏州人,对本地的季节变换比较敏感,“异”字含有惊异之意。

“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反映本地秋天的萧瑟荒凉。

用“无留意”这三个字,显得浑厚有力。

下句“四面边声连角起”,含有浓重的悲凉氛围,为下阙的抒情做充分渲染。

接下来的“千嶂”、“孤城”、“长烟”、“落日”,是作者肉眼所见;“边声”、“号角声”,是亲耳所闻。

把这一切联系起来,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

在经过上阙的充分渲染后,下阙就直抒胸臆,作者的一怀愁绪如滔滔的江河一泻而下,既念着功业未成,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又克制不住思乡心切,再加上冷霜作“背景”,羌笛为“音乐”的“舞台效果”,更觉百感交集,忧思难耐,只好借酒消愁,夜不能寐,堂堂七尺男儿,竟然让泪水湿透了枕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416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