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
又例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天姥》),按照一般的情况,应该写成“裂缺”,但是在古代,也可以使用“列”代替“裂”。
于是“列”就成了本字“裂”的通假字。
这个办法一直保存了下来,以致20世纪的孙中山先生也按照这个办法写,如“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冈》)” “唱”就是“倡”的通假字。
古人使用通假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原来的字,能够代表很多意义。
后来为了减轻这个字的负担,便造了一个新字,可是,古书上还是旧字。
在后来的人看来,那旧字便是通假字,新字是本字。
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版”那个时候使用“板”。
“板”可以表示木板,也可以表示印版。
后来为了减轻“板”的负担,专门造了一个“版”字表示印版,于是“板”成了“版”的通假字,“版”便是本字。
在多数的情况下,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因为通假字就是本字的同音字。
可是,由于从古到今,读音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有的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不一致。
例如“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通假字“读”代替了本字“逗”。
“读”音dú,“逗”音dòu。
通假字是什么意思古人发明通假字有什么意义?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先以老漁出句的方式出个单句来感觉一下“通假字”的效果 : 春光好色风游说。
这里“光”的解释是作为动词的照耀,形容词的景色和副词仅仅的意思,接着的“好”亦同,结合结尾的动词多义多音字“说”的变形组成了典型的“通假字”的句子。
言归正传,回答问题。
文字的诞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
我国特有的汉文字来自包括“甲骨文”和“象形字”两种原始文字演变直至定型后的传承。
古老的甲骨文是在商朝墓地发掘中发现的,“象形字”是传说中的仓颉造字。
不论是“甲骨文”的陆续发掘,还是仓颉持之以恒的创造,最初文字的能够使用数量是有限且粗糙的,于是就产生了理解(或使用)上的随意性表达出的效果,当这种随意能够逐渐融入文字的表达意思时,就有了“通假字”的使用。
提问的“通假”指的是通用,假借的意思。
“通假字”的使用分别是形似字和音似字的意会。
“通假字”的使用是在形似,音似(包括声韵)形成的意会条件下,形似,音似(包括声韵)的作用产生的效果。
其意义是古代人的同音替代和同型替代主要源于最初文言文的书写困难。
都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文章“压缩”格式非“文言文”莫属,而“通假字”应该是“压缩”格式的简化手段。
“通假字”的形似,音似,声韵的使用变化在古诗,词,歌。
赋,曲的创作中起到的变更替换作用。
在听觉上多了层美感,古人的文字创作很尊重韵律。
即便当下的诗,词,歌,赋,对联的创作也有利用“通假字”和“古韵”,“今韵”的手段来改变作品的平仄韵律关系。
老漁以为,作为国学文化的一部分,“通假字”的使用条件是有着一定的科学性。
(图片来自网络)
我个人对于古文中出现通假字的意义是这么理解的,仅供参考:一、书写错误。
我们每个人在进行书写的时候,都会犯写错别字的错误。
对吧?不知道大家是否玩过这种挑战的游戏:书写阿拉伯数字从1到1000,在规定时间内,看谁能做到一次性的书写准确,不出错?[可爱]。
所以对于古文中通假字的理解,就是:它其实是古人写文章时留下的错字和别字。
它这一错不要紧,却无端增加了我们对于古文理解的难度。
[笑哭]二、江湖救急。
古时候,文字发展还不完善。
我们都知道,文字是落后于语言的。
那当时很多字还没出现,文字又不够用了,咋办?所以就像现在干快递什么的,遇到双“11”,人手不够了,要找临时工帮忙一样,古人就灵机一动,找到相似的字:“兄弟,江湖救急!”于是就有了通假字。
[呲牙]三、一字多义,多字同音!汉字文化的奥义博大精深。
古代文学大家!文豪!往往兴之所致,对一些“音同意不同的字”信手拈来,用了也就用了。
在那时,他的信徒、学生们焉敢斗胆指正?那既然前有高人首先这么用了,后人也就自然承接,以致成了约定俗成。
[捂脸]延续至今,学者们就把这类字装进“通假字”的框里。
所以我个人觉得,通假字的意义除了增加我们对古文阅读理解的难度外,无它!无需过度解读。
作为学生、信徒,往往会有这样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上帝自己也莫名的微笑,他的信徒们却解释得头头是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