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甚

言甚,第1张

言甚 言甚读什么言甚这个字念什么一个言字旁一个甚读什么字紧言甚行该怎么解释请求帮助谢谢老子所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到底指代的是什么?

甚易的理论,甚易的行为准则。

一个甚字深入学习易的知识,深入顺着易经的行径去摸索。

表面上看谁都可读,都认识几个写。

要想深造,(一)这个字没弄明白一生别想进入道德经,差距太远,必得先读懂易经里的升降学说。

别无它径,民好径,有点功夫好显摆,走荒魔之地害人害己不行。

称作小人喪命,不听从命令害人。

“到底指代的是什么”提问的用词很不恰当,语言分寸也过了。

应该说“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这几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章,原文是这样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意思想是:我的主张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实行;可天下没有人理解它,没有人实行它;这些主张是有来由的,我要做的事是有根据的。

正因为他们没有了解我,所以不理解我。

理解我的人少,效法我的人可贵,所以圣人虽穿粗布衣服怀里却揣着道这块美玉。

这些话感慨道不为人们所知,强调道可贵。

“言有宗,事有君”老子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的言论、行事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所依据的,这个依据就是“道”。

正因为他们没有了解我,所以不理解我。

“无知”与“不我知”这个“不知”有什么区别吗?虽为一个“知”,但“无知”之“知”是“了解”,“不知”之“知”是理解;“了解”是“理解”的前提,因为“没有了解”,所以“不理解”。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明显带有失望之情。

老子的失望之情应该来自对统治阶层的认识。

统治者惑于躁欲,所以对“吾言”“莫能知”;迷于荣利,所以对“吾言”“莫能行”。

《道德经》传世两千多年,世人对老子说的道的认知依然如故,决策者、统治者中许多人背道而驰,现实社会这种情况太多太多,中国有,国际上也有。

这里的“吾”“我”已经与“道”合而为一了。

“我”是“道”的化身,“我”即是“道”,“道”即是“我”。

则,既可释为他动词(及物动词)“效法”,又可释为自动词(不及物动词),用为意动用法“以……为准则”。

效法我的人可贵,所以圣人虽然穿着粗布衣服,但却有玉一样美好的品质。

圣人穿着粗糙的衣服,保持着美好的品德——这本身是不是“则我”呢?“圣人被褐怀玉”是比喻的修辞表达,“被褐”就是不张扬,不铺排,是“珞珞如石”的外在表现,是从众,是从俭;“怀玉”是内在的品质。

虽“不欲琭琭如玉,(而)珞珞如石”(第三十九章),但内在的品质是不能改变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553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