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2016年为止,日本人诺贝尔奖得主达25人,共包括物理学奖11人、化学奖7人、生理学或医学奖4人、文学奖2人、和平奖1人。其中2人获奖时已移籍。
日本籍的诺贝尔奖得主汤川 秀树:因预言介子的存在,获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朝永 振一郎:因在量子电气力学分野的基础研究,获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川端 康成:因“《伊豆的舞娘》、《雪国》卓越叙述日本人微妙纤细的表情,就像大自然的画”,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
江崎 玲于奈:因在量子隧穿效应的实验中发现半导体,获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佐藤 荣作:因提倡非核三原则,获1974年诺贝尔和平奖。
福井 谦一:因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论研究,获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
利根川 进:因多样性抗体的生成和遗传原理的解明,获198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大江 健三郎:因“《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对于运用现实与神话之间的纵横创造出诗中的世界,现代人所身陷苦痛的姿态,有如当局者迷一般所描绘出的图样的功绩”,获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
白川 英树:因导电性高分子的发现与发展,获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野依 良治:因发现手性触媒之不对称合成,获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小柴 昌俊:因对于天体物理学特别是对宇宙微子检验有卓越的贡献,获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田中 耕一:因活体高分子同定与构造解析手法的开发,获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小林 诚:因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获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益川 敏英:因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获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村 脩:因对绿色萤光蛋白(GFP)的发现与生命科学的贡献,获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铃木 章:因发现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铃木耦合反应),e68a847a6431333361326335获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根岸 英一:因发现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根岸耦合反应),获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山中 伸弥:因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写成多功能细胞(iPS细胞的制作),获201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赤崎 勇:因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使得高亮度的省电白色光源成为可能,获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天野 浩:因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使得高亮度的省电白色光源成为可能,获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梶田隆章:因发现了中微子震荡,并因此证明了中微子具有质量,获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大村 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的新疗法,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大隅 良典:因对细胞自噬机制的发现,获2016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原籍日本的诺贝尔奖得主南部 阳一郎:因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获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仅具有美国国籍。
中村 修二:因发明并开发了世界领先实用化的蓝色发光二极管与青紫色激光二极管,获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前已于2000年加入美国国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