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的个人成就

袁行霈的个人成就,第1张

袁行霈的个人成就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主编之一,中华书局,1963年)
《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中国文学史纲要》(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以及元代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另有台湾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初版,1996年增订本;另有台湾版、日译本、韩文译本,分别在台湾、日本、韩国出版)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主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另有台湾版)
《中国文学概论》(香港三联出版社,1988年;另有内地版、台湾版)
《中国诗学通论》(合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陶渊明集·附和陶诗六种》(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袁行霈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
《中国文学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袁行霈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4月)
《唐诗风神及其袁行霈》(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二、文章
家(《山东文学》1958年01期)
也谈山水诗的产生问题(《文学评论》1961年04期)
评介《陶渊明诗文汇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1年06期)
崇高的人格伟大的诗篇(《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年03期)
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2期)
感受联想修养——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论意境(《文学评论》1980年04期)
论屈原的人格美(《学术月刊》1981年02期)
论李杜诗歌的风格与意象(《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4期)
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阅读古典诗词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北京电大学刊语文版》1984年第6期)
陶谢诗歌艺术的比较(《九江师专学报》1985年Z1期)
以赋为词——试论清真词的艺术特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温词艺术研究——兼论温韦词风之差异(《学术月刊》1986年02期)
词风的转变与苏词的风格(《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03期)
探索中国诗歌艺术的奥秘(《读书》1987年06期)
李白的宇宙境界(《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1989年)
陶渊明谢灵运与慧远(《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年01期)
陶渊明的《闲情赋》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开放的国学与开放的《国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百年徘徊──初唐诗歌的创作趋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陶渊明享年考辨(《文学遗产》1996年01期)
古典诗词与情趣的陶冶(《中国大学教学》1996年02期)
评中岛敏夫整理本《唐诗类苑》及其研究(袁行霈、佐竹保子,《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03期)
陶诗主题的创新(《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01期)
关于文学史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新编《中国文学史》总绪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高校理论战线》1998年12期)
守正出新及其袁行霈——关于中国文学史的编写与教学(《中国大学教学》1999年06期)
陶诗析疑(《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学术风气与学者风范(《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5月22日)
中国传统的文学崇高观与新世纪的文学理念(《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01期)
逝川之叹——古代哲人和诗人对时间的思考(《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03期)
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李白《古风》(其一)再探讨(《文学评论》2004年01期)
玉真公主考论——以其与盛唐诗坛的关系为归结(《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唐诗风神(《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李林甫与盛唐诗坛(丁放、袁行霈,《文学遗产》2004年05期)
读张风《渊明嗅菊图》(《荣宝斋》2004年06期)
文化的馈赠(《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唐玄宗与盛唐诗坛——以其崇尚道家与道教为中心(丁放、袁行霈,《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读陈洪绶《博古叶子》陶渊明像(《荣宝斋》2005年02期)
袁行霈把一生献给文博事业———纪念朱家蟳先生(《人民政协报》2006年3月16日)
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文学、文化、文明:横通与纵通——袁行霈教授访谈录(《文艺研究》2006年12期)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杨氏兄妹与盛唐诗坛(丁放、袁行霈,《文学评论》2007年03期)
姚崇、宋璟与盛唐诗坛(丁放、袁行霈,《文学遗产》2007年03期)
国学究竟有什么用?(《人民日报》2007年6月20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7846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7
下一篇 2022-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