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是一种流行病”,美国近日的心理学双月刊《今日心理学》上这样说。诚然,加快的社会节奏让人更加精益求精,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却会弄巧成拙,让人焦虑沮丧而又难登成功之巅。
一方面,瞬息万变的时代困扰着家长们,让他们给子女的成功施加了更大压力,通过口头语言、叹气、沉默和皱眉等方式塑造出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后代。
另一方面,这种个性反而让人僵化,失去了适应多变世界的灵活性,对不确定的事物容易焦虑。
首先,完美主义者给自己定的标准往往高不可攀,因此注定收获无情的挫折,甚至沉浸在失败前的担惊受怕和失败后的悲观丧气中。
第二,高标准的人并不都是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的关键在于过分担心出错,认为任何一次表现都是自己能力和形象的全部体现。“哪怕遇到地震也绝不会不化妆就跑出去”,他们想方设法回避或掩盖错误,也因此很难从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中得到成长和提高,比如一些运动员在上升时期就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其实,越怕出错就越容易出错,心理学研究证明,过强动机会让运动员动作变形、学生记忆力下降。
第三,担心出错还可能演变成对自己行为的怀疑、不确定感,从而重复无意义的动作、反复检查,这些都是强迫症和广泛性焦虑的重要症状。
另外,完美主义者还跟周围人过不去。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高兰·沙哈认为,完美主义者通常先入为主地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能干,因此对人际交往感到厌倦,对他人和社会容易挑剔、仇视甚至攻击。古代诗人屈原的一生就颇具完美主义的悲情色彩,他“怀瑾握瑜”,不屑与市井大夫为伍,“举世皆浊我独清”,最后对外界完全绝望,只得怀石沉江。
其实,“完美”并不等于“优秀”:前者是懊丧不成功,后者是享受成功。如果“完美”已经成为你的束缚,记得常常温习不完美的好处。首先,转移注意力。在追求“最好”疲惫不堪时暂停一下,看场电影、打场球,再重新审视快乐的真正所在。其次,故意犯错误。一向妆容完美的你可以试一次素面朝天出门:别人嘲笑你了吗?小看你了吗?新的感觉会给你新的思路。
人生的烦恼在于追求完美辩论赛
2008-12-13 17:32:46 百思特社团
由南昌大学辩论协会承办的学院杯辩论赛于2008年12月12日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正式开赛。本次活动邀请的嘉宾有来自南昌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副主席、南昌大学学生会副主席等。参加这次比赛的选手分别是来自信工学院、理学院、环工学院、法学院的代表。其中有经验丰富的选手,也有的是大一新生。
在由信工学院与理学院的对辩赛中,正方信工学院的论题是“人生而平等”,反方辩题是“人生而不平等”。一个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正方认为所有人的平等应该是在人格、尊严、权利的平等,他们的辩手说:“平等并不代表完全的等同,他们之所以追求平等是因为他们生而平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方认为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正方毫不领情,他们认为陈胜、吴广之所以说出这番话,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是生而平等的。正方说,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的,但他们有同样享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所以说他们是平等的。而反方指出,有的人是出生在发达国家,他们所享有的福利是出生在不发达国家不能相比的。双方唇q舌剑,场面激昂。
第二场反方是来自法学院的代表,他们的观点是“人生的烦恼在于追求完美”,来自环工学院的代表——正方,他们的观点是“人生的快乐在于追求完美”。正方说,“完美”意思是完美美好毫无缺憾,当我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进步,我们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价值、素质提高了,我们会为我们的进步感到快乐、感到欣慰;完美并不代表好高婺远,而是一种对思想的提升、对自身错误的改正、对自我能力的提高。“进步并不代表追求完美,当我们努力奋斗时,我们不是在追求完美,而是在追求进步。追求完美,就是一个追求虚无的过程,是一种过度表现,并且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的遇到挫折,会不断的感觉到里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渐渐的焦虑来了,压力大了,我们还能快乐吗......”这是反方的精彩辩答。
舌q论战之后,两位学长为他们做了精彩点评:每个人都说的很精彩,很有理,但有些问题他们还是有待提高。
本次比赛的结果是理学院和环工学院的代表胜出,最佳辩手分别是来自信工学院的上官江波和来自法学院的一位代表。听了这次比赛的同学说,上官江波很幽默风趣,博得掌声一阵又一阵。
本次活动本着“秉承理性,思辩人生”的的精神,宣扬“群英荟萃,激情飞扬”的口号 ,旨在为广大昌大学子提供展现辩论魅力的舞台。据辩论协会的策划部部长说,这次活动达到了他们预期的效果,因为在他们的组织过程中没有意外的事件发生,现场的秩序也很好,观众们都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一切都是按照他们的原定计划顺利进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