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自己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等普通人可能终生也达不到“读书三境”,但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个人观点,说错勿怪。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把晏殊《蝶恋花》、枊永《凤栖梧》和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名句撷出,化为“读书三境”,使得后人特别是有理想的读书人引之若鹜。
个人理解,第一境界为立志高远,渴求理想,饱尝孤寂;第二境界为艰苦奋斗,执著践行,百折不挠;第三境界为大彻大悟,水到渠成,实现理想。
三个境界相互贯通,相得益彰。
坚持三境界固然不容易,但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达到三种境界并不是不可能的。
什么样的读书人才能体味到王国维提出的“读书三境”?个人认为,是那些把读书当成了信仰、追求和事业的人,通过读书形成的博学经世知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么理解,曾国藩、陈寅恪、马寅初、钱学森、邓稼先、季羡林等等饱学之士都体会并实践了“读书三境”。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人物陈独秀、瞿秋白、博古、张闻天等人,他们在中共党内曾担任总书记、临时负总责,均身居高位,大多怀揣文人情结,颇具书生本色,他们有理想情怀,受经世济民之心牵引,他们被人惋惜,引人缅怀,让人敬仰,令人唏嘘。
其人生经历和做出的历史性贡献,绝非“读书三境”所能涵盖。
对我等普通读书人来说,通过读书悟出真理,引为实践,修身齐家,教化后人,也不啻体会和实践了“读书三境”。
首先,词的解读本身就是有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阙词的理解会不同。
我们才会说诗言志,而不会说词言志,诗的立意是明确的,而词不同,这也就是词很有魅力的地方。
其次,这三境是王国维大师的体验,很经典贴切,但与词的作者已无关,相信稼轩先生他们当初写这句词的时候根本没往境界方向想。
这三境不仅对读书,做学问、大事业的人也会对此有所体验。
第一境,一定是独,独上高楼,凡所深入必须是一个人走了,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了,每天呼朋引伴是不能做大学问、大事业的,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独处沉淀。
努力先做到第一境吧,加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