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计什么计

什么计什么计,第1张

什么计什么计 我们都知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那其他的三十五计分别是什么?

说到三十六计,恐怕很多人都会想到被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实际上“走为上计”乃是三十六计的最后一计。

那么,除了“走为上计”之外,其余三十五计又是什么呢?其实,所谓“三十六计”,乃是指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乃是根据古代军事思想和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多引证宋代以前战例。

原书共分六套,分别是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其中前三套为占据优势时所用之计,后三套则是处于劣势时使用之计,每套又各含六计,共计三十六计。

我们分别来说。

胜战计胜战计是三十六计第一套计,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其中共包含六计,即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1、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意思是说,越是防备周到反而更容易麻痹大意,越是习以为常约会失去警惕,机密之事常常隐藏在公开行动之中,而并非在公开行动之外,公开行动发展到极端,反而会让敌人毫无防备。

主要是指三番五次以伪装迷惑、欺骗敌人,使其放松戒备。

典型案例:隋灭陈之战。

当时,隋朝将领贺若弼统领江防,时常组织江防军队调防,且每次调防都让军队在历阳集合,而且常常是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

最初陈国也是紧张戒备,见到隋军调动便立即调动部队准备迎战。

然而,等到对隋朝军队的调动习以为常后,便对此开始麻痹大意,结果等到隋军真的渡江而来时,陈国以为隋军仍然只是调防,因而没有任何防备,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2、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意思是说,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设法让其分兵再攻击;攻击敌军的主力军队,不如攻打敌人的薄弱部分来的有效。

主要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尽量避免正面作战,而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集中兵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从而取胜。

典型案例:桂陵之战。

前354年,赵国进攻魏国的附属国卫国,迫使其臣服,魏国遂派庞涓讨伐赵国。

不到一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都城邯郸城下,赵成侯于是连忙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威王遂派田忌为主将,以孙兵为军师率军救赵。

在孙膑的劝说下,田忌派战斗力较弱的军队佯攻魏国军事要地襄陵,主力则绕道直取魏都大梁,迫使魏惠王派人召回庞涓。

庞涓回军救援之时,于桂陵遭遇齐国伏兵,结果遭遇大败。

3、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

意思是说,敌人已经明确,但友军态度未定,因此应该利用友军的力量攻击敌人,自己则不需要出太大的力。

主要是指,在与敌军交战时,应该尽量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攻击敌人,从而保存己方实力;或者利用敌人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从内部瓦解敌人。

典型案例:刘秀借刀杀李铁。

新朝末年,刘秀与更始帝刘玄决裂后,率兵向长安进军,刘玄则派李铁驻军洛阳抵抗。

刘秀麾下将领冯异利用朱鲔、李轶不和,先写信劝说李铁归降,李铁果然不与冯异交战,使其趁机占领了大片土地。

冯异见策反起效,便将此事告知刘秀,刘秀因李铁曾参与谋害自己兄长,且认为李铁此人无信,便故意将李铁投靠之事泄露,朱鲔得知后大怒,遂派人刺杀了李铁。

4、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意思是说,不急于与敌方交战,而采取积极防御策略,迫使敌人陷入困顿境地,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其由强变弱,从而使己方变被动为主动。

典型案例:夷陵之战。

刘备称帝之后,以“为关羽复仇”为名出兵伐吴,蜀军顺江而下势如破竹,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

陆逊则奉命领兵五万迎战,面对士气正旺,又占据地利的蜀军,陆逊实行战略退缩,主动退出山地,严守夷道、猇亭一线严防死守。

时值六月酷暑难耐,面对坚守不出的吴军,刘备无奈之下只得将水军收拢上岸,全军退至深山密林,依傍溪涧,屯兵休整,结果被陆逊以火攻之术击败。

5、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意思是敌人如果受到攻击,便应该趁势出击谋取利益,这便是趁敌微弱而以强攻之。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

典型案例:越灭吴之战。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后,越国国力虽然得以大幅度增长,但仍然不是吴国对手。

直到吴国内部因粮食欠收导致统治不稳,越王勾践这才决定趁机攻吴,之后勾践又对吴王夫差表现的极为恭顺和臣服,使得夫差放松了对后方的警惕,从而全力北上攻齐。

直到吴国精兵被牵制于齐地,勾践这才率领大军攻吴,从而最终灭亡吴国。

6、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意思是说,敌人乱得像丛生的野草,意料不到所要发生的事情,从而趁着敌人不能自主的时机去攻击他。

意思是说,要趁着敌人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典型案例:周亚夫平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中,在梁王刘武拼死抵抗叛军之际,周亚夫率领大军坚壁不出,在叛军久攻梁国不下的情况下,周亚夫派轻兵偷袭叛军粮道,导致叛军陷入混乱。

叛军急于求战,而周亚夫面对挑战则坚决不出战,于是叛军决定偷袭周亚夫大营,佯攻东南,周亚夫则于西北布防,结果叛军主力果然进攻西北,结果被早有准备的周亚夫击败。

敌战计三十六计第二套计,意指要在敌我双方对峙的情况下有意识地主动创造有利于我方的条件和时机,造成敌方的错觉,使之处于被动,受制于我。

其中包含六计,即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1、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意思是说,用假象欺骗敌人,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巧妙地由虚变实。

也就是说,开始用小的假象,继而用大的假象,最后假象突然变成真相。

典型案例:李广上演空城计。

飞将军李广有一次带领百余名骑兵外出,却突然遇到了数千匈奴骑兵,匈奴人见李广人数较少,还以为这是汉军的诱兵之计,后方定然有汉军主力,因而没有敢立即发动进攻,而是占据高地摆好了进攻阵势等待时机。

李广部下见状,便想逃跑,李广则表示如果逃跑必然会被追杀,如果留在这里匈奴人反而不敢轻举妄动。

之后,面对数十倍敌人,李广反而下令将士前进到距离匈奴阵地两里的地方才停下,然后与大家一起下马休息。

后来,匈奴又派出一人试探虚实,结果李广果断下令将其射死,然后又重新下马休息,这让匈奴人更加坚信他们只是诱饵。

双方僵持到夕阳西下,匈奴人担心遭受夜袭,竟然就此撤走。

2、暗度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意思是说,故意暴露我方的行动,以牵制敌人在某地结集固守,然后我方迂回到敌人的背后发起突袭,攻敌不备,出奇制胜。

典型案例:刘邦出汉中。

项羽大封天下后,刘邦返回封地汉中,并将沿途栈道全部烧毁,表示自己绝对没有再返关中之意。

后来,刘邦想要重新返回关中,便按照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派樊哙率领一万人去修建栈道,结果成功调开了雍王章邯的注意力,而汉军主力则趁机偷偷从陈仓杀回关中,打了章邯一个出其不意,很快便击败了章邯。

3、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

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意思是说,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暗地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典型案例:苏代化解亡国危机。

“长平之战”后,赵国军力大损,白起决定趁机攻灭赵国。

平原君门客苏代则向赵王献计,带着厚礼前往咸阳拜见范雎,表示此战之后白起必然声威大震,凌驾于范雎之上,结果让范雎妒火中烧,当即劝说秦昭襄王息兵罢战,下令让白起班师回朝。

两年后,秦昭襄王又发兵攻赵,因白起生病而改派王陵出战,结果久攻不下,秦王于是下令让白起出征,白起却屡次婉拒,最终白起被削去官职、赶出咸阳,范雎则向秦王说如果白起前往他国将成大患,结果白起被秦王赐死。

苏代通过挑起范雎妒火,成功化解了赵国的亡国危机。

4、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 勿使有变。

刚中柔外也。

意思是说,设法使敌方相信我方是善意友好的,从而对我方不加戒备。

我方则暗中策划,积极准备,伺机而动,不要让敌方有所察觉而采取应变的措施。

这是一种暗藏杀机、外示柔和的计谋。

典型案例:商鞅攻打河西。

秦国商鞅变法后国力大增,而魏国则在马陵之战后实力大损,秦国于是决定夺回河西之地,遂派商鞅领兵出征。

商鞅率军直抵吴城,担心正面强攻难以夺取,打听到魏国主将是曾与自己交好的公子行后,遂派人修书与其套近乎,表示愿意罢兵修好,并约定了议和时间,为了取信对方还摆出了退兵姿态。

公子行果然上当,同意与商鞅议和。

结果议和那天,商鞅埋下伏兵活捉了公子行,并利用俘虏骗开城门,夺取吴城,迫使魏国最终割让河西。

5、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意思是,当局势发展到必然有所损失时,应该以牺牲局部来换取全局的胜利。

典型案例:赵氏孤儿。

春秋时期,晋国大臣屠岸贾鼓动晋景公灭掉赵氏家族,最终将赵家老小杀的片甲不留,只有赵朔之妻庄姬公主因被秘密送入晋国王宫,在晋景公的维护下得以幸免。

当时庄姬公主已经怀孕,屠岸贾见晋景公不愿杀公主,便决定杀死其生下的孩子。

公主生下男婴后,屠岸贾便亲自率人入宫搜查,而忠臣韩厥则派人假扮医生入宫将婴儿救出。

屠岸贾得知后,立即下令悬赏缉拿,赵家门客公孙杵臼与程婴商议后,程婴便以自己的儿子代替赵氏遗孤被屠岸贾搜到,从而救下了赵氏遗孤,而自己的儿子却被屠岸贾摔死。

十五年后,赵氏遗孤长大,得知身世的他在韩厥帮助下,起兵杀死屠岸贾报仇。

6、顺手牵羊: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意思是说,敌人出现小漏洞也必须乘机利用,再微小的利益,也要力争获得。

变敌人的小漏洞为我方的小胜利。

典型按理:淝水之战。

南北朝时期,前秦苻坚在统一北方后,调集上百万大军,决心南下攻灭东晋。

担任先锋的苻融攻陷寿阳后,建议苻坚迅速发动全面进攻,结果前秦在军队没有完成集结的情况下,对东晋发动了进攻。

东晋方面见机不可失,遂派刘牢之率精兵五千,强渡洛涧击杀前秦守将梁成,并乘胜追击重创前秦军队,双方遂沿淝水一线对峙。

东晋将领谢石担心前秦援军抵达,遂派人送信给苻坚,表示如果苻坚有胆量就让军队后退一箭之地,自己将渡河与其决一死战。

苻坚表示同意,结果由于军队士气低下,一退便陷入大乱,不久便自行崩溃,谢石趁机渡河猛攻前秦军队,结果苻融被杀,苻坚也深受重伤,前秦大军遭遇惨败。

攻战计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套,主要是处于进攻态势之计谋,其中包含六计,即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1、打草惊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

意思是说,发现可疑情况就要调查落实,在调查清楚之后才能行动;反复调查研究、考察分析,是发现对方阴谋的重要手段。

意思是说,如果敌人实力没有暴露,且是善战之将,便不要轻易出兵攻击,而应该先探查虚实。

典型案例:魏军兵败木门道。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本以击败魏军,但却传来了刘禅要求退兵的命令(李严假传圣旨),诸葛亮虽然心有不甘,奈何粮草已经即将用尽,遂只得率军撤退。

之后,诸葛亮命魏延、关兴率领一万人马和一千名弓箭手到木门道设伏,然后命各路兵马徐许撤退。

见蜀军退兵,司马懿不敢轻信,派人前去查探,果然发现蜀军从木门道逃走,这才急派张郃领兵五千前去追赶,自己则率两万人作为后队。

张郃一马当先,紧追魏延与关兴,魏延佯装败退,一路退入木门道,张郃紧追不放,结果惨遭伏击,张郃身中数箭而亡。

这个看起来像是个反面教材。

2、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

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意思是说,凡是自身能有所作为的人,往往难以驾驭和控制,因而不能为我所用;凡是自身不能有所作为的人,往往需要依赖别人求得生存和发展,因而就有可能为我所用。

将自身不能有作为的人加以控制和利用,这其中的道理,正与幼稚蒙昧之人需要求助于足智多谋的人,而不是足智多谋的人需要求助于幼稚蒙昧的人一样。

典型案例:大泽乡起义。

秦朝末年,天下民不聊生,天下百姓“欲为乱者,十室有五”,后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

然而,起兵之后,陈胜认为自己地位低下,恐怕没有号召力,于是便选了两个深受百姓爱戴者,一个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另一个则是楚地名将项燕,以这两位的名义发动起义,从而迅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3、调虎离山: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连返。

意思是说,等待自然条件对敌人不利时再去围困敌人,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敌人,如果向前进攻有危险,那就想把法让敌人反过来攻我。

典型案例:虞诩突破羌人拦截。

元初二年(115年),羌人入侵武都郡,邓太后则任命虞诩为武都太守,羌人得知后便命数千人在陈仓的崤谷拦截虞诩。

虞诩得知后,便下令兵马停止前进,并表示自己已经上书请求援兵,援兵不到自己是不会出发的。

羌兵听说后,便分头前往附近各县劫掠,虞诩则趁羌军兵力分散的机会,日夜兼程行进了一百余里,再辅以增灶之计,成功突破了羌人的拦截。

4、欲擒故纵:逼则反兵;走则减势。

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意思是说,如果迫使敌人无路可走,敌人就会拼死抵抗;若是让其有路逃跑,则会减弱敌人的气势。

追击时可以紧随,但不能逼迫敌人太深,这样就能慢慢消耗敌人体力,瓦解敌人斗志,等到敌人士气沮丧、溃不成军,再发起致命一击,方可兵不血刃。

典型案例:诸葛亮七擒孟获。

“夷陵之战”后蜀汉元气大伤,西南又生叛乱,诸葛亮想要北伐就必须稳定西南,于是诸葛亮决定亲自率兵征讨孟获。

之后,诸葛亮对孟获来了个七纵七擒,每次击败他将其抓获后又放走,然后有率军尾随,孟获则又不断聚集各地兵马作战,结果蜀汉在付出极少代价的情况下,很快便消灭了西南叛乱。

诸葛亮之所以七纵七擒,本意是在拓地,借孟获之手征服诸蛮。

5、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

意思是说,用极其类似的东西诱惑敌人,使敌人懵懵撞撞地上当受骗。

典型案例:孙膑诱杀庞涓。

战国初期,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救援韩国,在孙膑的建议下又来了个“围魏救韩”,率军直取魏国都城大梁,庞涓无奈只得撤军救援。

得知庞涓撤军,孙膑遂建议来个诱敌深入,定下减灶之计,又于马陵设下伏兵。

庞涓紧追齐军三天,发现齐军退却避战而又天天减灶,便认为齐军军心涣散、士卒逃散严重,于是命令大军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领轻装骑兵追杀齐军,结果于马陵中伏兵败。

6、擒贼擒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意思是说,摧毁、消灭敌军主力,俘虏、斩杀敌军将领,可使敌军瓦解溃散。

如此,即使敌军强盛如龙,与我军在狂野大战,也会陷入困顿的绝境。

典型案例:秸秆箭引出尹子奇。

唐朝“安史之乱”时,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派勇将尹子奇率十万大军围攻睢阳,御史中丞张巡见敌来势汹汹,遂据城固守,退敌二十余次。

尹子奇见士兵疲惫,便鸣金收兵,夜间敌军休息,张巡率兵夜袭,一口气连杀敌军五十余将、五千余兵,叛军陷入大乱。

张巡又想击杀敌军主将,但混乱中根本无法识别,遂让士兵用秸秆削尖作箭射向敌军,敌军发现后以为张巡是没有箭了,便纷纷跑去向尹子奇报信,张巡这才认出尹子奇,便令神射手南霁云向尹子奇射箭,正中尹子奇左眼。

混战计三十六计中第四套,主要用于敌我难辨、军队混战中的计谋,其中包含六计,即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1、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

意思是说,不直接面对敌人的锋芒,而是间接地瓦解敌人的气势,用以柔克刚的办法转弱为强。

典型案例:薛长儒智退叛军。

宋朝时,薛长儒为汉、湖、滑三州通判,驻杭州。

一日,数百州兵反叛,密谋杀死知州、兵马监押,烧毁营垒发动叛乱。

有人将此事上报,知州、兵马监押皆不知如何是好,薛长儒则挺身而出。

他偷偷潜入叛军营中,以叛乱重罪、反正免罪等话劝说叛乱的士卒们,结果大部分士兵都放弃了叛乱,主谋等十三人见势不妙,连忙逃走,最终被全部捕获。

2、浑水摸鱼: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

随,以向晦入宴息。

意思是说,趁敌人内部混乱之际,利用其虚弱而无主见的情况,迫使敌人随从我方的意志,就像人到了夜晚一定要入室休息一样。

典型案例:刘备取荆州。

“赤壁之战”中,曹 *** 败于孙刘联军,后孙权、周瑜出兵追击,其中孙权北攻合肥,张昭进攻当涂,周瑜则攻打江陵。

刘备则趁着曹、孙双方混战之际,趁机上表刘琦为荆州刺史,率军南下荆州南部,兵不血刃夺取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反倒成为了“赤壁之战”的最大赢家。

3、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

意思是说,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还在原地防守的气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

在敌人迷惑不解时,隐蔽地转移主力。

典型案例:悬羊击鼓。

南宋将领毕再遇与金兵对垒,发现金兵军力强盛,很难取胜。

于是,便率领军队在夜间撤走,但却将旗帜留在营内,并预先将一些活羊吊起来,把它们的两只蹄子放在鼓面上,羊受不了倒悬的痛苦,挣扎中两只前蹄便频频击打在鼓面上发出响声,导致金兵以为宋军仍在。

直到几天后,金兵这才发现宋军已经撤走,但想要追已经不可能了。

4、关门捉贼:小敌困之。

剥,不利有攸往。

意思是说,对于实力弱小的敌人,应该包围起来予以歼灭。

小股敌人虽然力量很弱,但却行动灵活,因而不宜穷追不舍。

典型案例:白起长平败赵括。

长平之战中,赵国以赵括取代廉颇,秦国则偷偷以白起取代王龁。

赵括担任主帅后,因不知秦国换将,遂率军攻打秦军,秦军则佯装败退,赵括不知是计,只是率兵追击,一直追到秦军壁垒,秦军坚守不出。

赵括久攻不下便想撤军,却被秦军截断粮道,最终被围困,赵军断粮四十六天后,赵括率军拼命突围,白起严防死守,最后赵括中箭身亡,残余赵军无奈只得投降。

5、远交近攻: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

意思是说,在地理位置受到限制,形势发展受到阻碍时,攻击近处之敌对己有利,攻击远处之敌对己有害。

典型案例:范雎定国策。

范雎入秦之后,对秦昭襄王进言,认为不应该越过韩魏两国而进攻齐国,因为出兵少就不能损伤齐国,出兵多反会损害秦国自己,并建议应该采用“远交近攻”之策。

如此,无论攻占土地有多少,对于秦国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秦昭襄王正是采用了这种计策,才通过不断蚕食三晋和楚国,使得秦国国力持续增强,最终为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6、假道伐虢: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

意思是说,地处敌我两大强国之间的小国,当地方胁迫其屈服之时,我们便要立即出兵援助,并借机将自己的势力渗透进去。

典型案例:虞公贪财丧国。

春秋时期,晋国想要吞并虞国和虢国,但这两个国家却关系很好,经常相互救援,使得晋国无从下手。

之后,晋献公采用荀息的建议,派人送给虞公良马美璧,之后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虞公欣然同意。

之后,晋国用时四个月灭掉虢国,并在班师回朝途中趁机灭掉了虞国。

并战计三十六计中第五套,主要用于敌我双方势均力敌,军备相当,相持不下时的计谋,其中包含六计,即: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1、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意思是说,次使敌人的部署改变,把敌人的精锐兵力调开,等待敌人自行败阵,然后乘机控制敌人。

这就像拖住了大车的轮子,也就控制了大车的运行一样。

典型案例:沙丘之变。

秦始皇东巡归途病重,行至沙丘时命赵高发诏召回扶苏,而掌管着玉玺和诏书起草的赵高则扣下诏书,先是劝说胡亥夺位,之后又迫使李斯站在自己一边,从而假传诏书赐死扶苏、囚禁蒙恬,从而将胡亥拥上皇位。

赵高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梁换柱的手段,就把昏庸无能的胡亥扶为秦二世,为自己今后的专权打下基础,也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2、指桑骂槐:大凌小者,警以诱之。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意思是说,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戒的方法来诱导它。

适当的强硬,可以得到拥护;施用险诈,可以得到顺从。

典型案例:孙武练兵。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看过《孙子兵法》后,非常佩服,便召见了孙武,并请其以宫女进行一场演练。

然而,宫女们到了校场,却是嘻嘻哈哈、漫不经心,孙武下令将180名美女编成两队,以吴王的两个爱姬为队长,结果用了半天才排好。

之后,孙武又十分耐心、认真细致的讲解了 *** 练要领,谁知正式 *** 练时,这些女子们根本不配合,最后孙武直接依军令将两名爱姬当众斩首,结果吓的宫女们魂飞魄散,只得谨遵军令,顺利完成了 *** 练。

3、假痴不癫: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

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意思是说,宁可假装糊涂而不采取行动,也绝不假冒聪明而轻举妄动。

要沉着冷静,深藏不露,就像雷电蓄力待发一样。

典型案例:煮酒论英雄。

汉末天下大乱,刘备早有成就一番事业之心,但当时力量却太弱,不仅无法与曹 *** 对抗,甚至还身处曹 *** 控制之下。

于是,刘备装作每日只是饮酒种菜不问世事,曹 *** 与其煮酒论英雄,当刘备听到曹 *** 说天下英雄只有曹 *** 与自己时,以为曹 *** 已经了解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惊的筷子掉在了地上,恰好此时打雷,刘备便说自己是被雷声吓掉了筷子。

曹 *** 见状,大笑不止,果然认为刘备连打雷都怕,结果对刘备放松了警觉。

4、上屋抽梯: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

遇毒,位不当也。

借给敌人一些方便(即故意暴露出一些破绽),以诱导敌人深入我方,然后乘机切断敌人的前应和后援,最终陷他于死地。

敌人贪图不应得的利益,必遭祸患。

典型案例:背水一战。

楚汉争霸时期,刘邦命韩信开辟北方战线,韩信在攻破代地后,从井陉进攻赵地,赵王赵歇与代王陈馀则率兵二十万于井陉布防。

韩信因己方兵少,便定下计策,先派两千人埋伏于赵军大营侧方山上,之后则兵分两路,一路背水列阵,另一路杀奔赵军。

赵军见汉军背水列阵、自陷险地,以为韩信不会打仗,便出兵来攻,韩信则佯装败退,与水边军队会合。

赵军见机不可失,遂以主力追击,汉军背水一战拼死抵抗。

与此同时,汉军两千伏兵趁机夺取赵营,等到赵军主力久攻不下返回时,发现主营已经被夺,顿时陷入混乱,汉军趁机反攻,赵军溃不成军。

5、树上开花: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意思是说,借别人的局面布成阵势,即使兵力弱小也会显得阵容极为强大。

这就像鸿雁在高空飞翔,全凭其丰满的羽翼助成气势。

典型案例:田单大摆火牛阵。

燕昭王时,燕将乐毅破齐,攻破齐都临淄,连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国晋升即墨、莒两城坚守。

后来,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燕惠王本与乐毅有怨,又 听信谣言,遂以大将骑劫取代乐毅。

即墨守将田单得知后,先向燕军诈降使其麻痹,又于夜间用牛千余头,牛角上缚上兵刃,尾上缚苇灌油,以火点燃,猛冲燕军,以火牛阵冲破燕国军队,并以五千勇士随后冲杀,大败燕军,杀死骑劫,乘胜恢复齐国全境。

6、反客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意思是说,乘着空隙插足进去,设法控制敌人的要害,循序渐进。

如此,便可逐渐逆转敌我态势,最终占据主动。

典型案例:袁绍夺冀州。

东汉末年,袁绍一心想要统一北方,却常常为粮草发愁,其盟友韩馥得知后,则主动借给其粮草,帮助其解决了燃眉之急,而袁绍的谋士则建议其夺取冀州,从根本上解决粮草问题。

于是,袁绍便写信给公孙瓒,表示愿意与其一起攻打冀州,公孙瓒早有夺冀州之心,遂准备出兵。

与此同时,袁绍又派人跑到韩馥身边,告知了他公孙瓒出兵的消息,并劝说韩馥与袁绍联手攻打公孙瓒。

于是,韩馥便邀袁绍进入冀州,袁绍入城之后,则暗地里将亲信安排在了重要位置上,导致韩馥被架空,韩馥见大势已去,只好一个人逃走,冀州就此落入袁绍之手。

败战计三十六计第六套也是最后一套计主要用于己方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反败为胜或退而自保的计谋,其中包含六计,即: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和走为上。

1、美人计: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

将弱兵颓,其势自萎。

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兵力强大的,就要攻打他的将帅;将帅明智的,就打击他的情绪。

将帅斗志衰弱、部队士气消沉,他的气势必定自行萎缩。

利用敌人内部的严重弱点来控制敌人,可以有把握地保存自己的实力。

典型案例:西施赴吴。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返回越国后,大夫文种献灭吴七策,其中便包含了美人计。

范蠡遍访国中美色,“得诸暨苎萝山卖薪女西施、郑旦”,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后献于吴王夫差。

吴王夫差见之大喜,就此沉迷女色而日渐荒废朝政,亲佞臣而远贤良,终落得个众叛亲离、国破身亡的下场。

2、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意思是说,如果兵力空虚,就故意显示出更加空虚的样子,使敌人在疑惑之中更加疑惑。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运用这种策略会奇妙莫测。

典型案例:赵云大摆空营计。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 *** 与刘备争夺汉中,曹军粮草运抵北山下,黄忠当时正在赵云营中,便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

赵云与黄忠约定期限后,黄忠出兵夺粮,然而却逾期未归,赵云率领轻骑前往接应,正与曹军相遇,曹军紧追不舍,直到赵云营前。

守营的张翼便想闭门拒守,赵云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汉军偃旗息鼓,曹军见状,怀疑赵云设有伏兵,引军退走,赵云趁机反击,曹军惊骇,自相践踏,死伤极多。

3、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意思是说,在敌人给我方布置的疑阵中再反设一层疑阵。

如果利用敌人内部的策应去争取胜利,那么我方就不会遭受损失。

典型案例:陈平离间项羽范增。

“楚汉争霸”中,刘邦正面战场不敌项羽,被围困于荥阳,于是向项羽请和,项羽本想同意,但却被范增劝止。

刘邦的谋臣陈平便抓住项羽多疑、自大的特点,在项羽的使者到来时,陈平先让人准备了十分精致的饭食,请使者上座,并再三问起范增的起居近况,大赞范增,并附耳低声问范增有何吩咐,使者表示自己不是范增派来的,而是项羽的使者。

陈平一听,便命人撤去了上等酒席,随后把使者领至另一间简陋客房,改用粗茶淡饭招待,陈平则满脸不高兴,拂袖而去。

使者返回后将此事告知项羽,项羽果然疑心范增与汉军往来,遂不再信任范增,最终范增请辞返回彭城,于途中病逝。

4、苦肉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

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意思是说,人不会自己伤害自己,若受到伤害,必然是真。

因此假作真时真亦假,如此便可成功骗取对方,就如同蒙骗幼童一样,蒙骗敌方,使他们为我方 *** 纵。

典型案例:王佐断臂诈投金。

这是《说岳全传》中的故事。

南宋时,金兵南侵,金兀术有义子陆文龙十分勇猛,乃岳家军劲敌。

陆文龙本为宋朝潞安州节度使陆登的儿子,后因陆登夫妻双双殉国,陆文龙这才被收为义子,不过陆文龙却不知自己家世。

于是,岳飞部将王佐便自断右臂,表示自己因提议议和而被岳飞斩断右臂,从而得以诈降金国成功。

之后,王佐告诉了陆文龙自己的身世,陆文龙最终被策反。

5、连环计: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

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意思是说,敌军兵力强大时,就不要去硬拼,应当运用计谋使其自相牵制,借以彻底削弱其战斗力。

将帅巧妙地运用此计,克敌制胜,就如同有上天护佑一样。

典型案例:王允智诛董卓。

汉末“十常侍之乱”后,董卓带兵入京掌控朝中大权,夜宿皇宫、废立皇帝,朝中大臣敢怒不敢言。

司徒王允于是利用董卓及其义子吕布好色的特点,以义女貂蝉挑拨董卓、吕布父子关系,先是暗中将貂蝉许配给吕布,却又明里将貂蝉献给了董卓。

貂蝉周旋于董卓、吕布之间,送吕布以秋波,报董卓以妩媚,将二人迷的神魂颠倒。

吕布在美人的刺激下,最终杀死了董卓。

6、走为上计:全师避敌。

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意思是说,全军退却,避开强敌,以退为进,伺机破敌,这不违背正常的用兵法则。

军队扎营在左边或者右边,要依情形而定,因此左边扎营并不违反行军常识。

如果敌军处于全面优势的态势,一方军对无法战胜敌人,只有投降、讲和或退却三条出路,投降就是彻底失败,求和属于半败,退却则未必失败。

未必失败就有可能找到胜利的转机。

典型案例: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春秋初期,楚将与陈、蔡、郑、许出兵攻晋,以子玉为将。

此时,晋国刚刚攻下依附于楚国的曹国,晋文公分析了敌我态势后,认为楚强晋弱、其势汹汹,己方难以取胜,于是决定暂时后退、避其锋芒,并对外宣称自己当年逃亡楚国时,曾承诺如果日后两国交战,自己将退避三舍,现在自己当应履行诺言(古时一舍为三十里)。

晋文公率军撤退至晋国边界城濮,仗着临黄河、靠太行山的地形,这才与楚国交战,结果击败楚军。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记忆,有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分别是: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共计三十六计完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9262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