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恶蜈蚣岭

除恶蜈蚣岭,第1张

除恶蜈蚣岭 除恶蜈蚣岭 故事概括武松除恶蜈蚣岭详细介绍蜈蚣岭和瓦罐寺,武松与鲁智深都遇坏人欺负妇女,结局为何不同?

武松路过蜈蚣岭时,在一座坟庵里见到有位道人抱着一名妇人戏笑,二话不说拔刀就把道人杀了,解救出这位被强掳至此的妇女;鲁智深路过瓦罐寺时,在一座破旧的寺庙里也遇到两个坏人控制了一名妇女,双方当即展开激战。

鲁智深初战不利,暂时离开后与史进一起再次进入瓦罐寺,两人联手战胜了坏人,然而此时妇女却已经跳井自尽。

武松与鲁智深所遇的情景相似,两人处理方式却完全不同,结局也自然不一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主要与两人的性格有关,下面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事件的经过。

武松蜈蚣岭除恶话说武松血溅鸳鸯楼后,连夜投东小路一直走到五更天,身体疲倦,身上的棒疮又发作,疼痛难忍!前方树林有座小古庙,武松进入庙里解下包裹当枕头,翻身正准备入睡,却被两把挠钩给死死搭住,接着进来四人将他捆绑起来。

武松以为自己要凉凉了,没想到四人把他送到大哥那里时却发现,他们的大哥竟是菜园子张青!而武松所在的地方则是张青和孙二娘开的分店。

张青夫妇再次与武松相遇,留他住了几天后发现官府追捕的力度越来越大,为了安全起见,张青建议武松到二龙山投奔鲁智深。

经过一番乔装打扮,武松化妆成行者的模样上路了。

途经蜈蚣岭时,武松听到前方林子里传来一阵阵笑声,心想这荒山野岭会有什么人在此发笑?走过林子看去,只见山边有一座坟庵,大约有十几间草屋在那里,其中一间屋开着两扇小窗,里面有一道人正搂着一名妇人在窗前看月戏笑。

武松气得火冒三丈:“山间林下如此美景,这出家人却在此做如此勾当!”想到这里,武松提起手中的戒刀大步向前,准备要拿眼前这个“花道士”试刀。

来到庵门前,武松拿起一块石头用力砸门,开门的是个道童,见到武松也不害怕,反而大声喝道:“你是什么人!三更半夜来高门打户,你这是要干什么!”武松把眼睛睁得像铜锣,指着道童大声喝道:“我就先拿你这鸟道童来祭刀!”说完手起刀落,只听得铮地一声响,道童的头就落在地上,庵里那位道士见状大叫道:“谁这么大胆,敢杀我的道童!”接着从里面取了两把宝剑出来,与武松对面而站。

武松抡起手中戒刀,与道士打在一起,两人你来我往战了十几个回合,最后武松找了对方一个破绽,挥着戒刀往道士脖子上砍去,尸首倒地!杀完道士,武松叫里面的妇人出来问话,并从中得知她是附近岭下张太公家的女儿,因为家人受道士蒙骗,家中的亲人都被害了性命。

妇人被道士强骗到坟庵居住,刚才开门被武松砍死的道童也是道士强掳而来的。

武松知道真相后,留在庵里吃了些酒肉,然后嘱咐妇人收拾好金银细软离开,自己则在庵里放了一把火,把全部东西都烧了个精光。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话说鲁智深三拳打死郑屠夫后被官府通缉,只能藏身于五台山做了一名和尚。

可是这位“花和尚”不守清规戒律,两次喝醉酒把寺里闹得鸡犬不宁,无奈之下方丈只能写一封介绍信,把他打发到东京大相国寺去。

从五台山前往大相国寺的路上,鲁智深摆平了小霸王周通要强娶刘太公女儿的事,接着随李忠一起前往桃花山住了几天。

李忠与周通想接鲁智深入伙,但他却觉得自己刚做了和尚就落草为寇有点不合适,于是拒绝了。

李忠和周通见留不住鲁智深,就提出要把第二天抢来的财物送给他作为路上的盘缠。

可是鲁智深觉得这二人太小气,明明山寨就有金银,却不舍得相赠,非要重新去抢别人的来送我。

想到这里,鲁智深打翻了山寨的两名随从,随手拿了几件金银酒器后急匆匆地离开了桃花山。

鲁智深离开桃花山走了好几个山坡就来到了瓦罐寺,此时已是又累又饿,走进寺内连续喊了几声都无人应答。

智深觉得好奇,一直寻到了寺庙的厨房,发现里面坐着几个面黄肌瘦的老和尚。

鲁智深顿时无名火起,对几个老和尚喝斥道:“你们太无礼了!我在外面一直叫唤,却没有一个人回应我!”老和尚无奈地摇摇头,缓缓地道出原由:这个瓦罐寺原来也有不少和尚,但是后来被一个云游的和尚和一个道人霸占了,很多年轻和尚受不了恶人欺凌都选择了离开,这几个年老的和尚实在没有去处,只能留在寺内忍饥挨饿。

据老和尚透露,恶和尚叫崔道成,恶道人叫邱小乙,他们虽然看上去是出家人,但实际却和绿林强盗一般胡作非为。

鲁智深听得将信将疑,因为他向老和尚讨要食物时,对方却骗他说没有,结果锅里又藏有粟米粥!因此鲁智深对这几个老和尚不是很信任。

就在此时,恶道邱小乙从外面走过,鲁智深悄悄跟着他走进方丈后墙,并在那里见到了恶和尚崔道成,还有一名年轻的妇人。

对方发现鲁智深也吃了一惊,但马上客客气气地邀请他坐下吃酒。

在这里,鲁智深听到了关于瓦罐寺的另一个说法:瓦罐寺原来繁荣,和尚也多,后来由于那几个老和尚吃酒撒泼,还偷钱养女人,方丈也拿他们没办法,最终寺庙就败落了。

邱小乙与霍道成也是刚来到这个寺,正准备要整理山门,重新修盖殿宇。

至于这位妇人,原是寺中檀越的女儿,如今家道中落,丈夫又患了重病,今天正好来寺里借米。

鲁智深听完觉得老和尚欺骗了自己,于是又回去和那几个和尚对质!这样一来二去终于弄清了真相,并与那两个一僧一道打了起来。

无奈腹中饥饿,鲁智深在第一场战斗中败下阵来,狼狈而逃,连包袱都留在寺内来不及拿走。

离开瓦罐寺不远鲁智深遇到了史进,并从史进那里吃了几个干肉烧饼。

吃饱后,鲁智深与史进一起回到瓦罐寺,再次与那两个恶人展开战斗,成功将恶人杀死。

鲁智深战胜恶人后回厨房拿包袱,却发现那几名老和尚都已上吊身亡,再到方丈后墙去看,原来坐在这里的妇人也已投井而死!这些人是因为看到鲁智深第一次打输离开后,害怕崔道成与邱小乙报复,最终选择了自尽。

鲁智深与史进离开瓦罐寺时,从火炉里取出两个火把,将整个寺都给烧了!鲁智深与武松遇到的事非常相似,结局为何不同?武松处理蜈蚣岭事件的结局其实也不算完美,毕竟道童是无辜的,但比起鲁智深处理瓦罐寺事件又好了很多。

这两件事结局不同,主要是两人的性格决定的。

武松做事比较谨慎,鲁智深过于鲁莽;武松做事非常果断,鲁智深有时候过于多疑。

武松谨慎的性格在很多情节都有体现,比如为兄报仇那一段,他先是到官府告状,发现这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开始自己取证,然后再约相关人等聚在一起实施报仇,整个过程做的相当周密!再说果断,武松做决定往往就在一瞬间,比如血溅鸳鸯楼,杀完了张都监与蒋门神后再杀府中家眷,特别是杀玉兰的时候,武松没有半点犹豫。

他的这种性格,也就决定了为什么要在蜈蚣岭杀那位开门的道童。

鲁智深性格鲁莽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小鸟叫声吵到自己,就把整个柳树给拔了;五台山两次醉酒闯祸,差点就把寺庙给拆开。

他的这种性格也是想到就做,但不会考虑后果。

而且鲁智深的疑心较大,他在桃花山的时候就怀疑李忠与周通小气,在瓦罐寺时也是纠结于老和尚与两个恶人之间,竟然不能区分谁在说谎。

在蜈蚣岭和瓦罐寺事件上,武松相信自己的直觉判断,果断出手解救被强掳的妇人;鲁智深缺乏判断能力,做事又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贸然实施营救,最终虽然取得胜利,但妇人却已投井自尽。

大家觉得,如果那天去瓦罐寺的不是鲁智深而是武松,他会怎么做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感谢邀请,我思畅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蜈蚣岭,武松杀了恶道,成功解救了张太公的女儿;而瓦罐寺,鲁智深在战胜邱小乙和生铁佛崔道成后,被坏人欺负的妇女却投井自尽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应该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性格和出身。

“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叫了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 *** 刀屠户,狗一样的人,也叫做镇关西!”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到,鲁达出身军官,霸气耿直;细读书中,作为提辖的他,在渭州城中横着走路,吃饭不花钱,喝酒免单,啥事都能摆平,巴结的人排成队,好打抱不平;但他虽然霸道,内心却善良,有一颗明辨是非的心,绝不是恶人。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此颂子,完美的概括了鲁达的一生。

从鲁达到智深,杀人放火实则惩恶扬善,作为后来的出家人,看似清规戒律一条也未遵守,但这也是一种修行,圆寂时的话,更可以说明这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

《水浒》里最喜欢的两个人,鲁达、武松,除此外,更无他人。

武松的出身与鲁达完全不一样,他出身草根,甚至是一个爱惹事的社会人,但绝对是一个有情有义、恩怨分明、敢作敢当的汉子,“兄贫弱而弟不弃,嫂有色而叔守礼,恶相侵而勇不惧,路不平而拔刀起!”但武松又绝对是个狠人,报仇要么对潘金莲开膛破肚,要么血溅鸳鸯楼满门抄斩;是个快意恩仇的纯粹的江湖好汉。

从上可知,自小摔打磨练的武松行走江湖,辨人识物的本领应该是高于鲁达的,要不鲁达在瓦罐寺怎么还纠结老和尚和崔道成的话谁真谁假呢?二、命运的安排。

《水浒》里,梁山泊上的108条好汉,对应36天罡星和72地煞星,书中言,“天地之意,物理数定,谁敢违拗!”若说这是封建迷信,但似乎真实的又冥冥中自有天定。

如果鲁智深吃饱了饭,一次就战胜了丘小乙呢?如果武松来到了瓦罐寺呢?如果郑屠没有强占金翠莲呢?这一切的一切没有如果……一家之言,权做笑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9277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