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身体力行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第1张

身体力行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格物”、“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格物”与“知行合一”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只是说明这两个词语的表面意思,当然是很简单的。

可是,提问题者的意思,显然并不在此。

他提问的本意,肯定是想弄懂这两个词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蕴含的意思。

这要讲明白,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格物,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最基本的观点。

此二者,此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格物,是《大学》中提出的概念,所以,要明白格物的意思,必须要对《大学》的内容,有个简单的了解。

《大学》是什么意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大学中提出的大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明德,亲民,使自己的人格达到最善最美的境界。

这就是《大学》所谓的三纲,也就是三个重点,而要实现这三个目标,需要,八个步骤,称为八目,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把所谓的学问,分为大学和小学,大学其实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

小学学的是文字训诂,说白了就是认识字。

大学就是讨论人生大道的。

大学和小学只是分科不同,并不代表学问低,比如章太炎就是治小学的,也是国学大师。

格物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我们先抛开朱熹与王阳明的解释不谈,先从文字学与就是小学的角度上,谈谈点自己的看法。

在格物这个词中,物的意思,不需要解释,大家都知道,那么,下来应该了解一下格字的意思。

它的义项很多,比如方格,格子,格斗,格开等。

而《新华字典》解释,格物的格,是推究的意思。

而且在儒家的经典中,也有“即物穷理”的说法。

也就是说,格有亲密接触,零距离接触的意思。

本子上的方格,把相邻的两个空间格开,但是这两个格子是连在一起的。

格斗中,你把别人的拳头格开,两个人之间,也是要有接触的。

所以,格物,就是即物,就是靠近物,并推究物的道理。

这什么后来格物,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闹的很不清楚呢。

是因为中国传统哲学中,把事和物放在一起研究。

事是形而上的,物是形而下的范畴,放在一起研究,一起下结论,就不是那么容易理理解了。

因为,物是有形有质的,而事是无影无形的。

苏东坡不是说么,人是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所以,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去观照中国传统哲学,就会发现哲学的研究,是分两个层面,一个是现实的层面,一个是意识的层面。

中国的哲学,在发育中,是很早熟的。

它在成形之初,就抛开了物质的层面,直接进入到意识的层面中去了。

就以格物而论,就是研究事物,若研究的是物,就进入了自然科学领域。

若研究的是事,就进入社会科学的领域。

就以儒家思想来说,因为他的关注点,在于君子,在于社会领导者,所以,他只对社会科学感兴趣,对自然科学不感兴趣。

《论语》中就有一个事情能说明这个问题: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儒家对自然科学方面,是不太感兴趣的。

所以,传统中国社会里,农工的技能,是在民间传承的。

也就是说,自然科学方面,是由民间主导的。

而社会科学方面,是受官方主导的。

这就造成了哲学的两个翅膀一个硬,一个软。

说完了格物,下面再说“知行合一”。

这是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

知行合一,说起来,也很简单。

是说,认识和行动实际是一会事。

这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

是讨论知与行的关系。

在《大学》的八目之一,先说格物,后跟致知。

《大学》虽然不是着眼于认识论,展开论述。

但这个次序排列。

很容易给人一个,格物在先,致知在后的印象。

朱熹的理学观点,大体上也是这样。

王阳明的时代,理学是主流的意识形态,是官方统治思想。

但这个官方的统治思想,肯定是出了问题的。

王阳明的志向,就是建立一种不同于理学的新的哲学框架。

这就必须打破朱熹的框架,另起炉灶。

但做为儒家,新的理伦建构,必须在经典的框架之内。

这就是王阳明格竹子的原因。

因为他可以和朱熹不同。

但是,他不可能打破《大学》与《中庸》的框架。

王阳明格竹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他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是我上边所说的儒家的重社会轻自然的特点所决定的。

王阳明格竹子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他是为了人间大道而进行的。

竹子里边会有什么人生大道呢?失败也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王阳明的失败,不代表儒家认识世界的途径有问题。

格物在本质上,也不是盘腿坐在竹子面前,盘腿打坐,苦思冥想,就能称为格物了。

格物是应该与物做零距离接触的。

比如格竹子,就是和竹子打交道,可以栽种竹子,可以砍伐竹子。

都可以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比如,竹笋可以吃。

竹子可以编筐编席。

这一切,都是竹子之理。

但这些理,不是王阳明想要的。

他要的东西,是一种形而上的人间大道。

所以,他的格竹子,与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道的意思大体相类。

所不同的是,佛祖悟了,而王阳明在竹林之下没悟。

他的开悟,要等到贵州的龙场之后。

所谓龙场证道。

在证道的过程中,龙场也好,竹子也好,都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王阳明自身的人生经历。

总结一下,格物,就是通过对研究,明白事物中包含的道理。

知行合一,就是认识和行动是一会事,认识决定行为,行为又加深认识。

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王阳明自己的描述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去恶从善是格物。

王阳明的境界已经达到圣人地步(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两个半圣人,孔子为一,曾国藩为半个)。

先看阳明心法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是其一生思想精华中的浓缩,普通人想直接“悟”懂,根本不可能,这叫“倒果为因”。

如果这四句话,再浓缩为几个字便是王守仁曾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好,”致良知“是关健,如果弄明白了,什么格物,什么起行,都不在话下,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圣人之余事也!贵州龙场悟道之前,其实要对王阳明的出身做个基本的了解?阳明先生的先祖父王性常,明初曾任兵部郎中,后赴广东督运军粮,归途遇海盗殉职。

此后数代,皆在乡耕读,悠然自乐。

祖父王伦,守着祖上遗留的数箧图书,啸咏竹林,被人赞为晋代陶渊明一流的人物。

父亲王华也是聪慧绝人,在成化十七年(1481)中举头名状元,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可见状元的儿子,也是有天赋的,加上有着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拥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

自幼修习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与圣人对话,学问日进。

后来参加科举考试受到了时任内阁首辅李东阳的赏识,可惜机缘不对,几次落榜,28岁之时终于考进国考第十名,赐二甲进士第七人,官至工部,后来致仕因事触怒刘瑾,被贬贵州龙场。

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教化民众,受到拥戴。

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

终于对儒家经典《大学》”格物致知“的思想有了新的认识。

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是理“的命题。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关于,对阳明先生的出身大概有个了解,可见圣人的横空出世,也是经过一步步的修习,才得此成就的。

“格物致知”源于《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良知“则出自于《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翻译意思:不用学就能知道,不用思考就知道,谓之良知。

真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力,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所以呢要想了解守仁心学的究竟高明之外,非要对以《大学》为主的儒家心法有深入的理解不可,这又是最难的,有题主一问也是正常。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无知的人就像石头一样终生不得见其面目。

接下来,我们先看一个关“良知良能”的故事,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

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

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

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

”大盗说:“脱就脱!”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给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脸上神情现出一丝惊慌,忙摆手说道:“不方便,不方便!”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其实很多人看到这里时,对良知的理解也只限于此(礼仪廉耻),其实深究起来,大有问题,这个大盗作奸犯科之时其“良知”去哪儿了呢?当时又是什么“知”在起用呢?借用佛家一句名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何你却成不了佛?却还要坠入六道轮回呢!良知去哪儿了呢?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两句可以看作先天的“良知”与后天的“所知”的一个分界线,善恶是评判一切(意念)行为的标准,只不过有大小而已。

对行为的分类,佛家有三:身、口、意。

由于“意”是动“心”而发出的意识波动,能引起外在善恶两种不同的口言与身行,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换句话说:善言与恶言,善行与恶行,都是“意”上引起,所以叫“有善有恶意之动”。

这也是为什么修行人,在悟道之前以“不动心”的为最高的追求结果。

中国的《易经》——阴阳说得最明,“动则得咎”,一动,就有阴就有阳;阳的一面就是心的作用;阴的一面,变成有形的,那就是外物(境)的作用。

有人说,人是受环境影响的产物,是有一定道理的,与“性相近,习相远”是一个意思。

它两个互相为因果的。

“心能转物”,但是,在心不能转物以前,则是心被物转。

其实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之前,心被物转的最好例子,就是直接上书硬磕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从而获罪以致于被刺客追杀,以跳水自杀而避难于龙场,可见圣人也是由凡夫做,与你我众生一样,由迷得悟,方成正道。

如现实中,像有人做生意,说找人给算一卦。

依我说算个什么卦!反正做生意不赚就赔,你说可能不赚也不赔,可是你的时间被拖进去了,已经赊本了嘛,这也是动辄得咎;关于“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的真实义,看完以上的解读,可以下结论了吗? (上篇完)由于阳明“心法”较为深奥玄妙,不是一篇文章能概括,于是决定写两篇,欲知后事,欢迎关注本号,全网首发。

想了解更多的身心修行的内容吗?(请点头像关注或评论留言)我始终坚信:每个人生来,都是了一大因缘,修行的最终目的,便是开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9340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