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仁君提出此问题本身就是在实践格物致知了,相信此公一定是研究过的。
感觉头条多发表些类似这样的问题非常好,回答问题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由此可以引导大家去多关心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国学,光大中华文明。
言归正题,格物致知:这个词在礼记大学以及朱熹王阳明等儒学经典都有提及,用现代通俗流行的解释就是实践出真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和现代的科学精神是一致的。
如若要顾名思义的话,格就是打格子的意思,引申就是分析探求,物就是事和物不能单指物,致就是导致、引导、导出、发现、得到,知应该就是知识、真理和智慧,先秦知和智是相通的,如孔子有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最后一个知就是智的意思。
抛砖引玉敬请指正。
关于格物,上古先民有结绳记事之说,有尝百草之说。
大概依此,结绳记事就发展成后来的度量衡,尝百草就发展成后来的中医药。
中草药的药性千百年不变,而度量衡的单位却一变再变。
格其不变须格其药性即可,而格其万变必格其单位方可。
因此,古之格物仅限于物,今之格物除物本身,还应格制及书与数等等。
格物固难,而又加之历代之制度书数大相径庭,使之格个药物都难上加难,其它方面更是不可描述。
例如:读书人看妙方既不知古之钱两与今之毫克如何换算,看病症又不知古之称谓与今之叫法如何互译。
看历史既不知古之官员与今之官员如何并论,看地理也不知古之地名与今之地名如何对应。
先贤格物之求精,后生本当精益求精,然而不肖之徒多务虚名,致使真经束之高阁,令人望而生畏而不能普及大众,此之谓今之“后生可畏”。
譬之《周易》本为古圣格物之集大成者,不料却被国人无限滥用。
本来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现在却是不为君子谋,专为小人谋。
除非吾人将易学撰为常识普及大众,不然很难改变现代易学的尴尬局面。
只要读书人不追名逐利,不好高骛远,不妒忌同道,不鄙夷大众。
立志发愿为众讲道著述,答疑解惑,并且还能为众身体力行,排忧解难。
我想诸君若欲如此这般菩萨心肠而又智慧超越勇猛精进,怎么会比不上那些用读过的书去自欺欺人的无良分子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