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也出现类似的情况。
这一年每个月的跑量基本在100-160公里左右,最多的时候半马距离,每次一般跑5-10公里。
01 跑步状态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例如吃得太多,休息不好,或连续跑了几天没有休息之类,3公里后会进入享受跑步的轻松状态,仅管在此之前的慢跑也不难受,但动作稳定性、身体的灵活轻盈度都欠缺。
一旦进入跑步状态,感觉节奏均匀,步伐轻盈,感觉像进入自动驾驶状态,可以自由思考和幻想,不会受到身体的干扰。
这时,称之为跑步进入状态。
如果跑步时身体总跳出来提醒“不舒服”,例如腿酸,乏力,身体下沉,提脚困难之类,脑子里冒出“才跑1公里,今天要跑7公里,还有6公里”“一点意思都没有”之类的想法,说明还没有进入状态。
02 进入状态太慢身体由静到动,各项机能要跟上运动所需,不同人在不同时候需要过渡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例如,我一般3公里之后进入状态,但有时候1公里就能直接进入状态,这要看当时的天气、身体、心理状态。
最近差不多5公里之后才有跑爽的感觉,像你一样,疫情期间也没有停止跑步,但就是需要这么远的距离才能逐渐感到双腿解放,轻盈自由。
我试着找过原因,可能是:春乏秋困,春天是苏醒的季节,不像夏天那样直接热情,也不似冬天紧张。
南方的天气要么春雨绵绵,要么和风拂暖,身体很难一下子兴奋;跑得过勤,虽然每次跑的距离不是太远,但跑得太频繁,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会产生疲倦;睡眠、心理或其他因素,影响神经的兴奋度。
跑步进入状态时内心是一种明亮、开放、面向未来的状态,如果睡不好,压抑的事情太多,则相对是暗调、封闭、退守的状态,会影响进入跑步状态的时间。
03 自我调整对于每个想一直跑下去的跑步爱好者,脚下都是一条通向未知的漫长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时刻依靠自己。
面对上述情况,可尝试做些调整:观念上顺其自然,不强求跑步状态,感到累就少跑一点,状态好就多跑一点,进入状态慢也没关系;更加注意跑休,不一定跑一休一或跑二休一,休息好,睡眠充分,运动后身体才能及时恢复状态;跑前多花时间做热身,促使身体提早适应运动状态;跑前不吃太多,但也不能饿肚子,这两种情况都容易疲劳,导致跑步过程糟糕。
一般来说,午餐吃得多,到四五点时跑步既不饿,也不空腹,比较容易进入跑步状态。
欢迎关注@一路慢跑 。
跑步之前最好是不要吃任何东西,否则跑起来会腹部疼痛,如果太口渴可以稍微喝一点点润润嘴巴就行了,在跑之前要先走,走到跑的过程非常重要,热身后再开始慢跑,逐渐转向匀速跑,并且要调整好呼吸,动作要领,应该先慢慢吸入空气;可以默数三下,然后慢慢呼出三下,如此反复。
如果氧气不够,马上调整一吸一出,要慢慢的吸进,再慢慢的呼出,实际情况可以根据氧气的吸入量来调整频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