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愿德之贼也

乡愿德之贼也,第1张

乡愿德之贼也 孔子为何要说乡愿是德之贼?

乡愿其实是指那些老好人、墙头草,没有中心思想、原则的人,这种人谁都不得罪,看上去似乎是与人为善,其实伪善,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原则,这种人树立的形象就是在抹黑真正的道义,所以孔子要骂乡愿。

孔子一方面强调“中庸”,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淡定平和的老头;一方面又骂“乡愿,德之贼!”,给人以偏激的印象。

这不是矛盾吗?有些人疑问。

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关键是许多人误解了“中庸”。

“中庸”是什么意思,孔子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按西方哲学的标准,孔子又不是个哲学家,所以不能苛求古人。

按我的理解,以下三点是理解“中庸”的要点: 一、“中庸”是难以掌握的。

“中庸”是通过广泛的阅读和人生体验而总结出来的一套人生智慧,孔子是史官,读过很多书,孔子从事过多种行业,还周游列国,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实写照,没有这种经历的人请不要自诩“中庸”,还是谦虚一点好。

所以孔子说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这就是说,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人们很久都不具备这种道德了。

二、“中庸”的意思是正好,而不是许多人理解的中间路线。

中庸的意思是做什么事情要恰到好处,但什么是恰到好处,这个没有规则,要靠个人自己把握,强调的是灵活性,要求做人做事不偏不倚。

但是世事纷繁啊,孔子把这种说不清楚的灵活性高悬,实在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太高的要求,落实的个人,就是一生都要修炼,落实到外部社会,就是期待圣人出而天下治。

三、“中庸”背后是有道义原则的,这种道义原则就是孔子一生都在希望复兴的“周礼”。

可惜周礼离我们太遥远了,所以现代的人把这第三层意思给忽略了。

我们不难看出,一般人强调的都是第二层意思,即中间路线,谁也不得罪,或者说灵活性。

而没道义原则的灵活性,在还有点道德感的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低调、含蓄,而在没有道德感的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就是圆滑吗?孔子讲的中庸,其实就是要按照周礼的那一套规范来行事,而在孔子眼里,周礼用在我们的为人处世和治理国家上来不就是正好吗?我的天啊!这一套循环论证等于什么也没说。

孔子的话不是用来分析的,是用来体验的。

由是观之,孔子的中庸就是一种很难把握的道义原则基础上的灵活性。

所以对于只讲灵活性,没有原则性,和事佬型的“乡愿”,孔子要大骂:“乡愿,德之贼也!”

乡愿是什么?好好先生。

他们在是非曲折上含混不清,遇到领导就点头哈腰,遇到权威就俯首称臣,不会有自己的见解,不会有自己的意见。

汉娜·阿伦特称他们为“沉默的大多数”,只会盲目地执行任务,而不会主动地思考。

孔子对乡愿非常的痛恨,诛杀少正卯就是一次典型的案例。

少正卯是鲁国的教育明星,门生弟子无数,孔子的学生经常偷偷跑去听少正卯的讲课。

孔子大为痛心,觉得学生辜负了他的教诲,竟然被一个“小人之桀雄”所迷惑。

于是,等到他做到大司寇(鲁国公安部部长)后,立刻把少正卯给砍了。

理由是: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

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

少正卯在孔子眼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乡愿,他心思通透,却总想着些歪门邪道;他坚强刚毅,却把这种能力放在险恶之事上;他能言善辩,却干一些把黑的说成白的话;他记忆出众,却专门记一些丑恶黑暗的东西;他理解别人,却总是顺着他人的错误,不会帮忙纠正。

少正卯只会一味地取悦世人,但对社会的进步、对国家的发展没有任何作用。

正义仍然沉陷于邪恶的泥潭,道德仍然坠下于黑夜的深渊。

试问,一个没有自己主见的人,一个只会跟着别人脚步走的人,一个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却还影响力那么大的人,能不被栖栖遑遑的孔子所厌恶吗?所以孔子觉得自己不得不站出来,杀掉少正卯,以儆效尤。

孟子对乡愿也非常痛恨,他对乡愿有着更为直接的解释:“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

具体则是: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

同乎流俗,合乎污也。

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

众谐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乡愿之人,人人都说好,大家会觉得这个人和蔼可亲、会觉得这个人是良师益友,“众谐悦之”。

你挑不出他的刺,说不出他的错,但总觉得有那么一点不对劲。

这样的人,在孟子看来,就是“乡愿”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038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4
下一篇 2022-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