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见南山的上一句是什么

悠然见南山的上一句是什么,第1张

悠然见南山的上一句是什么 为何王安石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千古第一语?

为何王安石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千古第一句?寒柏陇卧子个人认为说这个话,只有两种解释:第一,这只是王安石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不能代表他人也是如此认为。

其二,这和王安石当时的心境及对此诗这样感悟的背景有关。

王安石当时二度辞官退隐,与此诗句的作者陶渊明的情况非常相似,并且他觉得心境也跟陶渊明作此诗时心境类似,故而出此言。

为什么这么说呢?以下是我对其原因的一点小小看法和理解:【一】王安石其人其事王安石(公元1021年——公元1086年),字介甫,晚年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宋朝宋仁宗赵祯庆历年间考中的进士,在宋神宗赵顼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

上任后实行变法,遭到朝廷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其于熙宁七年,也就是当了宰相五年的时候辞了官。

但是第二年又被重新任命为宰相,二次上任后继续推行变法改革,但是依旧阻力重重,在任九年后再次辞官。

后来退居二线在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居住,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为荆国公,晚年一直过着闲适的生活。

王安石抛去政治作为不说,在诗文创作上还是造诣非常高的。

他的散文雄健有力,诗词遒劲、清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作的《泊船瓜洲》就写了他晚年退隐于江苏南京钟山南麓的半山园,有次泊船瓜洲(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长江北岸),怀念南京金陵的家室,希望乘月归去的心情。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二】陶渊明及《饮酒》一诗简析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字元亮,还有一种说法是名为潜、字渊明,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其祖上做过官,后来没落了,从小家里很贫穷。

陶渊明先后担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这些地方官员,因不满当时的政治黑暗,任彭泽令只两个多月即弃官归隐去了,当时才年仅四十一岁。

他是晋朝著名文学家,擅长诗赋创作。

所写的田园诗,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成分。

诗句语言精炼,又质朴自然,开创了田园诗派的先河,他的散文《桃花源记》非常有名。

对《饮酒》一诗的简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简析]❶《饮酒》: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二十首,这组诗大约是其四十开外之作。

这是第五首,抒写身在城市,却心恋田园的隐退心境。

❷一、二两句:写自己虽然住在人烟稠密的地方,但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哗。

❸三、四两句:为自问自答,写自己虽然身居于城市,但因心情寄托在遥远的田园,所以觉得城市也就偏僻了。

❹五、六两句:写自己在居住地东边篱笆下采菊时,不经意中看见南面的山(南山,指庐山)。

❺七、八两句:一说写飞鸟结伴回巢,还有一说是写自己与飞鸟结伴归来。

❻九、十两句:写自己在田园生活中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但要说出个明白,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总之,我认为王安石之所以如此推崇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其根本原因还是两人在不同年代相同的境遇和类似的心境,才让王安石如此的感同身受、心心相印吧!以上,就是寒柏陇卧子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浅见薄识。

如果各位还满意的话,请<关注>寒柏陇卧子。

本人专注于文化写作、文玩收藏、邮票知识、诗词对联、谜语谚语等方面,大家关注后可以看到我的其它文章、微头条与问答。

陶渊明与王安石都是江西人。

陶渊明是我的家乡江西省彭泽县的县令,被王安石夸赞的那句诗出自他的组诗《饮酒》(五),也是中国诗歌史上传颂最为广泛的诗句之一。

【陶渊明的两件大事】先说陶渊明的两件大事,他是东晋大诗人,他的一生中有两件事影响深远。

一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他不想接待来彭泽检查工作的阿谀奉承、不学无术还花天酒地的上司,因而把官印挂在屋梁上,辞官不做,到距离彭泽县100公里左右的庐山(诗中所说的南山)隐居。

那一年他41岁,担任彭泽县令仅仅80多天。

其实,在这之前他早已萌生去职的念头。

二是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给东晋充满玄学和教化意味的诗歌带来一股清流,让人耳目一新。

他的代表作便是《饮酒》(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诗歌和处世思想,至今仍能对我们的生活有帮助。

我们身处现实生活,时常为不得已的烦恼所困,只要内心远离了名利和物质,远离世俗和厌恶的圈子,不与他们争斗,我们的心情就会变得宁静起来。

【王安石的失意与爱菊】再回到王安石为何高度评价陶渊明的诗句。

除了陶渊明的那句诗写得确实好之外,还与王安石的生活经历和喜好有关。

其一,生活经历。

王安石在评价陶渊明诗句时,正和陶渊明有着相似的政治经历。

彼时,王安石因变法失败第二次被罢免宰相,对朝廷非常失望,对政治生活心灰意冷,最终他选择了退隐江宁(今南京辖区),从此远离江湖,不问政事。

其二,喜好。

同为诗人的王安石也喜欢菊花,并创作过至少6首菊花的诗,所以他很自然地就关注到陶渊明关于菊花的名作。

而且,他与同在朝廷为官的好友——大文豪苏轼还因菊花诗闹过矛盾,最后以苏轼“负荆请罪”了结。

【两大文豪菊花之结】王安石和苏轼两人是好友,但王安石身为宰相地位更高。

一次,苏轼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不在,苏轼见到书案上有首没作完的诗。

当他看到“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后笑了,菊花从来都是枯萎在枝头上的,怎么会落得满地都是呢?性情豪爽的苏东坡不假思索地拿起笔,在诗后续了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以嘲讽王安石缺乏生活经历。

王安石回来见到苏轼的诗句后不悦,之后借机把他贬到湖北省黄冈市。

被贬后,苏轼在秋天的黄冈真的见到的了满地散落的菊花,这才知道自己讥讽错了王安石。

后来他专门赴京给王安石道歉。

【理解写作背景的重要性】所以,作家和诗人作品的诞生以及作品风格的形成,都离不开诗人所处的政治和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的人生经历。

我们在阅读作品时,先了解到这些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作者的思想主张和艺术追求等。

(南风)「注:如需转载,请事先告知,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关注我,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237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