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遗址,又名汗八里,位于北京市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地区,是中国元代的都城遗址。
元朝有两个都城元朝的首都应该说是有两个,一个叫上都,一个叫大都。
上都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大都在燕京,就是今天的北京。
元大都,简称大都,是元朝的首都, 突厥语称为“汗八里”,意思是“大汗居住的地方”。
突厥是早些时代中国北方出现的一个部落联盟国家,他们以游牧为主,主要在中国北方的漠北一带。
突厥不是少数民族,而是特定时期一群人的称谓。
突厥的最高首领被称为大汗,或者可汗。
后来,突厥这个部落国家消亡了,但突厥人的后裔还在,他们继承着前辈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元朝,唐宋元明清,在我国朝代更迭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而清晰的节点,但细究起来,也有一些奇葩。
元朝的前身就是蒙古帝国,创建者叫成吉思汗,地域包括今日的蒙古本土以及中国大部地区,统称为大元帝国。
大元帝国实行的是分封制,到忽必烈1260年即位时,除了主要的元朝外,还有四个面积小一些的汗国。
这个时候,忽比烈的都城还设在上都(锡林郭勒)的。
元朝皇帝忽比烈再建了一个都城几年之后,忽比烈干脆解决了那四个小汗国,向南又把宋朝皇帝一路追赶到浙江杭州,最后彻底把南宋给灭了。
宋朝的灭亡和元朝的兴起,在中国的朝代更替过程中,是别具一格的,它不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争的结果,而是外族“入侵”取胜造成的。
在中国的大部分朝代更替都是“农民起义”,被压迫者推翻统治阶级这种模式来完成的。
忽比烈完成“统一”大业后,感觉原来的元上都位置偏北,不好控制广大的中原及南方地区,就决定把都城迁到燕京地区来。
忽比烈有一个伟大的工程师刘秉忠,是他完成了主子交代的这一宏伟任务,把都城迁到了北京,称为元大都。
而原来的上都就变成了陪都了。
大都城呈长方形,由宫城、皇城和外城组成。
城墙为夯筑而成,有城门11座。
全城的总体规划设计,均遵循"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
元大都的城市街道的布局,基本奠定了今日北京城的格局。
元大都的现存遗迹时间过去了这么些年,元大都的遗迹已变得越来越少了,好在人们还在努力地开发保护之中。
元大都的土城现仅存在北段和西段有部分城墙遗迹,以及护城河(小月河),肃清门瓮城的土墙南半部分遗迹也还算是清晰可见的。
这些地方现已被开辟为遗址公园。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分为海淀和朝阳两段,全长十余公里,是北京市城区内最大的带状公园。
公园共有“元城新象”、 “龙泽鱼跃”、“大都鼎盛”三个一级景区, “双都巡幸”、 “海棠花溪”、“四海宾朋”、 “水街华灯”、 “安定生辉”和 “角楼古韵”六个二级景区。
一、上都上都是元朝建立后的第一个首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20公里闪电河北岸。
早在忽必烈未即位前的1256年春,他即命近臣僧子聪(刘秉忠)于桓州城东、滦水北岸的龙冈相地建城,以此作为他统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的藩府驻地。
1258年新城建成后,被命名为开平。
蒙古大汗蒙哥去世后,忽必烈在1260年春于此正式即位,建元中统。
此后,开平府不断得到增修扩建。
中统四年(1263)五月,正式升为都城,定名上都。
到第二年八月燕京改名中都,两都巡幸制正式确立后,上都遂成为元代长期并存的两大首都之一。
二、大都大都位于今天的北京,是元朝建立的第二座都城,也是有元一代最为重要的一座都城。
元朝建立后,因统治重心南移,忽必烈在继续扩建上都的同时,于至元元年(1264)八月,将原金朝首都燕京定名为中都,开始正式确立两都巡幸制度。
至元四年,因中都旧城残破不堪,忽必烈决定在中都的东北建筑新城,至元九年二月,改中都名为大都,到至元十三年,新都建成。
元朝统治期间,大都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国际大都会。
三、中都元中都位于今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白城子。
金属抚州,元属隆兴路。
大德十一年(1307),即位不久的武宗海山下令于此处建旺兀察都行宫,第二年行宫建成后,立中都留守司兼开宁路都总管府,于是,元朝又一座都城产生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