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第1张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请问如何理解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句话?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句词是古南宋爱国词人,人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在一首词牌名为《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中描写的句子。

很好玩,糟老头闲着没事,看山耍。

因为他心存美好,所以他眼里的山景妩媚动人美好,同样他也寄希望于对面的山,对自己外貌有个同样好感的评价。

毕竟是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嘛。

但山又不会说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自我逗着玩的意境安慰而己。

为完整理解这句词蕴意,有必要把整首词背出来感受一番。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

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辛弃疾这首词写于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给我现在岁数差不多。

他感慨自己年老体衰,知己散落,朋友难多。

最主要的感觉壮志难酬,收复中原无望,只好托情于山水,苟合余年。

这与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有异曲同工味道。

请问如何理解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句话?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森屿屿,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对这句话的理解需要在原诗的基础上理解,特定的环境下意思是不一样的句子出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宋·辛弃疾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

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单独理解的话,妩媚这个词多是形容女子,但实际上词中的妩媚是潇洒多姿的意思,此句的字面意思就是:我看到的青山是如此潇洒多姿,那么青山看到的我也当如此吧。

结合全词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去理解这句话辛弃疾在金统治的北方长大,在金南侵的时候,辛弃疾率领两千多人起义并投身于耿京大军,正是因为他特殊的身份,虽然他南下归宋,但他的祖父辛赞曾在沦陷区当过官,这样的身世背景是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不放的。

尽管辛弃疾自己想要表达拳拳爱国之心,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相信他的问心无愧,正是因为舆论的可怕性。

他的尴尬身份给他带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假使统治者重用了辛弃疾,眼红的人大有人在,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重用辛弃疾就会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身份的特殊也势必会导致宋朝统治者的猜忌;当时的南宋主和派占据主导地位,主战派的辛弃疾必然会受到主和派的打压;加上当时的南宋统治者的安于现状复国决心不强,对主战派的支持力度较小。

以上种种都导致了辛弃疾想要施展抱负却得不到重用的苦闷,加上一把年纪,更是有心无力,结合全词会发现辛弃疾孤独一人只能和青山绿水为友,孤寂之情溢于言表。

由此这句话真正表达的是:辛弃疾在逐渐年迈的情况下生出的一种悲凉之情,甚至能让人看出作者的自嘲,因为雄心抱负无法实现,知心好友不在身边,所谓的青山看自己也应是潇洒多姿就更像是对自己的自嘲了,壮志未酬的愤懑年迈的无力感在此刻都化为假想和青山的对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350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