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元朝统治中国,将百姓分为四等 。
蒙古人自然贵为第一等,而南宋境下的百姓就是第四等。
在他们眼中我们南人就是贱民,当时有很多不平等:蒙古人可以不需要劳动就可以享有汉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产(我感觉蒙古人就像奴隶主);杀一个南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价格相等的烧埋银即可;汉人还不能有名字,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我一直搞不懂,汉人取名字又损害了元朝什么利益?);蒙古人害怕汉人起来反抗,毕竟汉人人数远超他们许多,因此还禁止汉人拥有铁器,连一把菜刀也必须几家合用;最为变态的是这条规定,谁家姑娘出嫁,第一夜必须送给蒙古人。
当时汉族百姓完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至元八年,黄河泛滥,沿岸百姓流离失所,沦为难民。
脱脱为了彻底治理黄河,开辟南北水路,强征15万民工和庐州戌军2万人挑河筑堤,搞得是民怨沸腾。
在这些民工当中,其实很多是信奉明教的信徒。
他们暗中宣传明王已经出世,说什么天下就要大乱,只有明王才能拯救大家。
刚开始,许多人将信将疑,但是这种言论一传十,十传百,没有几天,传遍了整个民工营,渐渐的,许多人也就相信了。
又过了几天,民工营中又传出一个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没有几天,15万民工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当时民工们自然知道“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意思,但是谁也不知道前半句“石人一只眼”到底是什么含义。
直到有一天,民工们正在埋头苦干,突然,有一个人大叫起来,像是挖到了什么不寻常之物。
众人听到叫声后,好奇地围了过来,七手八脚地将这东西挖上来一看,原来是个石头人。
众人纷纷上前,把石头人擦拭干净,不由地吃了一惊。
原来这个石头人脸上只有一个眼睛!接下来的情景相信大家在电视剧中时常看到:正当大家议论纷纷,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一般来说,这时会有一个见多识广的长者仔细看看石头人,然后说道:“这歌谣中石人一只眼不就说的是这个吗?”众人闻言后,纷纷点头附和。
这位长者再登高振臂一呼,“兄弟们,元朝政府逼迫我们强修黄河,害得我们是家破人亡,这日子没法过了。
今日天意如此,我们不如就反了吧?”“对,我们反了吧。
”“对。
”“竟然天意如此,反了。
”……底下众人纷纷响应,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起义马上就要爆发了。
当然这不可能是什么天意,完全是套路啊,历史上不知道玩了多少回。
这个歌谣肯定是明教首领韩山童和刘福通事先编制好,让信徒们暗中传播开来,至于这个石头人,肯定是他们事先派亲信埋好,再等民工第二天亲自挖出,让他们相信这是天意,要让这些民工跟随明教起义。
这个把戏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在封建社会还是屡试不爽的。
毕竟当时百姓还未开化,总是被统治阶层用“’天意”糊弄着,皇帝说自己是“天子”,圣旨第一句就是“奉天承诺……”因此,韩山童与刘福通决定也以“天意”来糊弄百姓,帮助自己起义。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韩山童与刘福通等人在颍州(现今安徽阜阳)颍上县聚集了3000人马,杀黑牛白马,誓告天地,正式宣布起义。
他们打出的口号是:“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辍耕录》)韩山童还自称为宋徽宗第八代世孙(大宋皇帝不是姓赵吗?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自圆其说的)。
刘福通也成了宋朝大将刘光世的后代。
于是,众人一起推举韩山童为明朝的明王,暗中联络各方教众,以头裹红巾为号,约定时间起兵造反。
可惜,不小心走漏了风声,导致元朝突然派兵前来镇压,韩山童不幸被捕牺牲,他的儿子韩林儿乘乱逃了出去。
刘福通带领众人冲出重围,整顿队伍,占领颍州城,民工大起义就这样正式爆发。
谢邀!这些东西,不都是古代农民起义,那些头目,为了蛊惑人心,纠集队伍,壮大声势,采取装神弄鬼的办法,使人信为天意,从而得到拥戴。
“石人一只眼”的说法,是元末红巾军首领,韩山童的杰作。
其实,如陈胜吴广起义时,在鱼腹中,藏帛书,写上“大楚兴,陈胜王”,才是首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