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枫渔火对愁眠

江枫渔火对愁眠,第1张

江枫渔火对愁眠 “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对”是什么意思?

“孤篇横绝”的传世名篇古往今来,仅仅靠一首诗,就流传千古的诗人其实并不是很多,以乾隆皇帝为例,纵使有一万首诗传世又能如何?大家记得的,无非是他那些刻印在知名景点上的“天下第×泉”的软广告而已。

要论一诗惊世、孤篇横绝,除了写出《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写《枫桥夜泊》的张继也算其中一个。

但比起来,《春江花月夜》是洋洋洒洒的长诗,《枫桥夜泊》是仅仅二十八字的绝句。

以画来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一个是泼墨长轴,一个是素淡小画。

《枫桥夜泊》字词其实非常浅白,也没有用到复杂的典故,上至耄耋老者,下到垂髫小儿,几乎无人不识。

而它的绝妙之处,其实也在这里——用二十八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汉字,烘托出了精妙绝伦、悠远难言的意境。

江枫对渔火,钟声传千年回到题目上,我们把两个句子连缀在一起,“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何解?首先,他用蒙太奇般的高超艺术手法,在短短十四个字里,嵌入了六种孤绝又丰盛的景象——天边即将落下的月亮、水边树上啼鸣的栖鸟、浸透了秋意的漫天寒霜、江边的枫树、暗淡的渔火,以及,泊船上一夜未眠的那个“我”。

这几种景致组合在一起,说不出的精妙——月亮是沉默的,鸟鸣是回响的;枫树是悄寂的,渔火是晃荡的。

一动一静间,唯有一个睁眼枯守到天明的人,怀着重重心思,在泊船里,一言不发地面对这一切,种种羁旅之愁,渐渐弥漫心头。

“对”字何解,很简单,一个巧妙的倒装——“我”面对江枫渔火,忧愁难眠。

愁到浓处,简直无从排解时,点睛之笔来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十四个字里,没有风景,只有声音了。

读者似乎也跟随作者,全然沉浸在这枯对风景的愁闷中时,寒山寺三更时分的钟声遥遥而至,它悠远、浑厚、有力,仿佛击穿了这一切,人生何其促狭,但天地空灵旷远。

所以,这一记钟响,不止久久回荡在河面,回荡在张继的耳边,也回荡在每一个读过这首诗的人心里,余音袅袅,一传千年。

在诗人如银汉繁星的唐朝,张继算不上出类拔萃。

他之所以被后人铭记,乃是因为一首众口相传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百姓颠沛流离,当了个小官的张继也被迫流浪。

在深秋的一个夜晚,张继宿在姑苏城外枫桥底下的小船上,感受着江南水乡之夜的静谧幽美,自己却无处可去,颇有一种“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体会,不禁有感而发。

01密集的意象勾勒出江南夜景图首句,诗人便接连甩出三个意象:将要落下的月亮、啼叫的乌鸦、冷寒的空气。

值得注意的是,“霜满天”不是一种具体意象,而是诗人的感受:天气很冷。

月落时候,乌鸦开始啼叫。

黎明时分,日出之前,最是寒冷。

空气中带着彻骨的寒意,诗人即使在船舱中,也觉得“罗衾不耐五更寒”。

首句三个意象,已勾勒出江南秋景图的黑白轮廓,给人一种清冷之感。

紧接着,第二句又描绘出三个意象:江枫、渔火、不眠的诗人,为这幅图增添色彩与细节。

江边成片的枫树隐隐约约露出轮廓,借着岸边渔船上跳动的灯火,依稀能看见枫树已红。

原来江枫和渔火同诗人一样,伴着满怀愁绪难以入眠。

“对愁眠”,是指伴着愁绪入眠,即把江枫和渔火拟人化,实际写夜深难寐的诗人自己。

也有人认为“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此句理解为寒山寺所在的山上的红枫和山脚下的渔火,对着对面的愁眠山。

其实,“愁眠山”与“乌啼山”都是因为张继的这首诗而得名的,弄清先后顺序,自然不会误解。

前面两句,六个意象,包含诗人所见(月落、江枫、渔火)、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对愁难眠),画面丰富,动静结合。

意象之密集,让人联想到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二者在意象的选择组合与诗意上,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短短十四字,写出了江南秋夜的静谧肃寒,反映出诗人羁旅在外的惆怅。

02倒叙手法写出愁思无限月亮落下去的时候,代表着夜晚快要结束了,也就是说前两句描绘的景象,是诗人失眠一整夜后,在将近黎明时所见。

笔锋一转,诗人又猛地把思绪扯回半夜,开始写半夜的所闻。

夜静悄悄的,诗人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着明天还要继续漂泊,前路茫茫,不禁心中空落落的,愁肠百结。

突然,几声悠远古老的钟声传来,那声音古朴而大气,庄严而肃穆,似乎还带着历史的回音与袅袅禅意。

诗人听了,思绪万千,更加难眠。

在静谧的夜晚,一点风吹草动的声音都能让人印象深刻,何况是钟声,而且诗人还难眠,对钟声的印象就愈发深刻。

后两句都只写了夜半钟声,意象变得疏朗,情感却更进一步。

“夜半钟声到客船”以动写静,用钟声写出夜的静,钟声的幽远也暗示了不眠夜的漫长,将诗人心中的愁思绵延到无尽的远方。

浩浩乾坤,朗朗天地,诗人竟觉得无处可去,长久的漂泊,让人身心俱疲,又怎能不惆怅?夜半钟声,可谓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将夜的静谧突出,夜的漫长延伸,极大地深化了诗人的离情羁思。

钟声也让这幅秋景图变得有声有色,从静态图变成动态图。

三叶草以为,好的诗篇,不仅意象美,画面完整,更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

而张继的这首诗,具备以上所有特点,难怪流传千年依然不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493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