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的三字词牌名

唯美的三字词牌名,第1张

唯美的三字词牌名 词牌名为什么这么唯美?都有来历吗?

词牌的含义词牌也称为词格,是用于填词的曲调名称,犹如今天的曲谱。

词作为一种诗歌形式,兴起于隋,流行于唐,盛行于两宋。

旧有曲调人所谓的"诗""词"都是古时人们的歌曲,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一般的词人只依据字数、平仄、制式负责“填词”就行了。

常见的词牌名主要有忆江南、长相思、渔歌子、苏幕遮、永遇乐、虞美人、清平乐、采桑子、卜算子、雨霖铃、菩萨蛮、醉花阴、浣溪沙、临江仙、生查子、定风波、渔家傲、水调歌头等。

词牌唯美的原因词作为一种便于吟唱诗歌形式,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种诗情画意的唯美。

宋词从风格上来看,就有两大流派。

据宋人笔记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

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虽‘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可见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侧重写儿女情长的闺怨,风花雪月的缠绵俳侧,音律和谐婉转,语言圆润,清新绮丽,有一种阴柔、和婉、艳丽之美,代表人物有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等等。

另一个是豪放派,“以诗为词”,抒情言志,题材广泛,气象开阔,气势豪迈,雄壮奔放,有一种壮观、雄阔之美,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陈亮、陆游、张孝祥等。

词的制式、用语以及内容已经很美了,词牌名当然就唯美了。

词牌的来历一、民间旧有曲调。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菩萨蛮》因此得名。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据说唐玄宗爱唱《菩萨蛮》词,风靡一时。

还有《西江月》、《卜算子》、《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

二、摘取词中内容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

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三词题本来就是词牌《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渔,《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须另拟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牌都不是用“本意”的,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两者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一首《浪淘沙》无浪沙;一首《忆江南》也不一定讲到江南,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而已。

四源于典故。

比如《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

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玄宗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

还有《沁园春》是常见词牌名,调名源于汉朝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

《万氏词律》云:“《沁园春》是古调,作者极盛,其名最显。

因为宋词中有很多充满诗情画意的词牌名。

一、蝶恋花“蝶恋花”本为唐教坊曲名,因梁简文帝的“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得此名,又名《鹊踏枝》、《黄金缕》、《卷珠帘》等。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蝶恋花”这个词牌。

这让我想到春日的美好韶光,想到“陌上花开蝴蝶飞”的动人画面。

二、浣溪沙“浣溪沙”这个词牌,据相传,最早可追溯到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

西施本为越国一乡下女,她常常在若耶溪畔浣纱。

想必西子在浣纱时,她清秀的脸庞、摇曳的身姿,一定成为了很多人心中难忘的风景。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后世便有了“浣溪沙”这个优美的词牌名。

三、踏莎行“踏莎行”来自北宋的名相寇准。

那年早春,寇准和友人饮酒赏乐,因唐陈羽有“众草穿沙芳色齐,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故得《踏莎行》这个词牌。

“莎”(suō),即是野草的一种。

四、青玉案昔东汉张衡《四愁诗》里一句“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给后世的宋人,留下了“青玉案”之词牌。

其实,这首《四愁诗》,明是写情,暗却是隐喻张衡自己的不得志,以及忧国忧民的情绪。

故以《青玉案》为词牌的作品,多悲凉、悠远之调。

太多了,不一而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876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