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硬气的名句:道德篇德者事业之基。
巜莱根潭》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德不孤,必有邻。
巜论语.里仁》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巜尚书.周官》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修养篇: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
巜申签.杂言上》为国而忧、为国而乐,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虑个人得失,这是小人的志向。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害怕吃苦?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巜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迷乱心意,贫贱不能改变志气,威武不能屈节,这才叫大丈夫。
治学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巜礼记.学记》玉如不琢磨就不能成为器物;人如不学习,就不懂道理。
因此,古代贤君,建国治民,都把教育放在首位。
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巜近思录.为学类》胆要大而心要细,智慧要全面而行为要端正。
艺术篇诗言志,歌永言。
巜尚书.舜典》诗表达志向,歌抒发情怀。
观其文可以知其人。
(清.袁牧)看一个人的文章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思想品德。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章是治国安帮的伟大事业,是传之不朽的大事。
哲学篇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
《贞观政要.征伐》前进之中有后退的含意,生存之中有灭亡的因数,得到了还有丧失的可能。
无小而不大,无边而不中。
唐.王勃巜释迦如来成道记》没有细小就无所谓巨大,没有边缘就无所谓中间。
公生明,偏生暗。
巜荀子.不苟》公正产生明察,偏见产生昏暗。
儒家文化贯穿中华文化历史、社会文明发展几千年,精典硬气的名篇名句蕴藏非常丰富,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道路上,要我们自觉地去学习、传承更加发扬光大。
沙沙小观园,我来试试答,孔夫子有一句古今都有用的硬气名言: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比老子的道家学说中的“以德报怨”更有警世意义。
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国君宋襄公与楚国交战,看到对方还没有完全渡过河来,便不听下属马上开战的意见,等楚国士兵完全过河摆好阵式,才进攻,结果宋国军队惨败。
回国后有人问宋襄公为何如此,他回答竟然是:对方没准备好,还有品德高的人,不让对手受伤的士兵二次受伤,也不去捉拿生白发的敌人。
这就留下了经典的成语典故“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为后人耻笑。
如果他能如孔夫子所说:以直报怨,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两国开战没有以德报怨道理,更不存在以德报德之说,胜者为王。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占了大半个中国,多少同胞死于战火,可抗战惨胜后,没有以直报怨,而多在以德报怨,把数百万日本军人和家属及在华日本人,送回日本本土,仅个别大战犯受到审判。
结果,日本至今极右势力反华势力极为嚣张,而苏联还真以直报怨,把几十万日军送到西伯利亚去做苦力,受惩罚,似乎苏联人也无形中受到孔夫子的儒家学说影响,必须以直报怨。
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q”。
上世纪八十年代,面对忘恩负义的越南军队的挑战,我国没有总去以德报怨,而且钢硬的反击,以直报怨,国威当显。
儒家学说仍有许多值得现在的我们好好借用,用好会以德报德仁爱在心,待人以善良,用好更会以直报怨刚硬对待,不吃大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