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扼杀革命的妥协运动还是符合印度国情的救国良方?在一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印度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1920年9月,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宣称斗争的目的是达到自治,人民由此举行了大规模罢工、罢课、罢市和集会游行。
1922年2月5日,联合省戈勒克布尔县乔里乔拉村发生农民将22名警察连同警察局付之一炬的“乔里乔拉事件”。
随后甘地以运动超出非暴力斗争范围为由,紧急制止并谴责群众的越轨行为,决定无限期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这一决定下发后,包括尼赫鲁在内的印度各界人士对此表示不解,纷纷指责甘地及国大党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软弱性。
如果说甘地的斗争当真是软弱妥协的,那么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究竟是如何发挥其影响力的呢?(甘地像)食盐长征第一步,头破血流也绝不动武1930年4月,甘地事先通知印度总督,称自己会故意犯法——在海滨拾一撮干盐。
当时印度人不得制盐,那是英国政府的专利。
然而甘地失望了,警察不相信会有公然犯罪还提前报案的傻瓜,所以他们没有到场。
之后甘地又生一计,他宣布将与大批追随者以人民的名义突袭政府盐厂。
难道是想对抗法律,制造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这一次政府极为警觉,先发制人,把甘地抓了起来,要求他离开此地,然而甘地不辩驳也不服从,直言自己知法犯法,甘愿坐牢。
2500名甘地的追随者列队到盐厂示威,200名警察如临大敌,对示威者一阵乱棍猛打。
令人费解的一幕出现了:这两千多人被打之后也不还击,一个个被打得头破血流滚下田埂,一排倒下了,后一排再义无反顾地冲上去,只挨打,不还手,也不躲避棍棒,还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不出声……这起恐怖的时间持续了两个小时,它使英国殖民地官员不知如何是好,这天是1930年5月21日,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一下传遍全球。
英国当局遭受各方舆论的谴责,使他们努力展现给世人的民主国家的形象又一次大打折扣。
(1930年食盐长征中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因何以柔克刚?面对强大的敌人,甘地提出的唯一斗争武器就是坚持真理与非暴力,用他的话说,真理是神,而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认识神的手段。
这种抽象且富有神秘色彩的学说看起来令人费解,但它的政治作用却是有目共睹的。
印度是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多样、种性隔离和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殖民国家,“真理是神”实际上是把印度各种宗教信仰“众神归一”,用人民大众熟悉了解的形式,唤起人们在真理旗帜下不分种族、宗教、教派、种姓的团结。
这无疑是印度资产阶级借以宣传、组织、吸引群众参加反英斗争的最有效的武器。
同时,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人民被剥夺了武装权利,由于运动提倡非暴力,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条件相适应,还能披上议会民主制的外衣,使富于统治经验的殖民者没有理由剿灭它。
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虽历经挫折但却经久不息,并最终迫使英国殖民者撤出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
非暴力不合作不是无谓的牺牲与无力的抗议,作为印度国父,最伟大的政治领袖,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他带领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于1947年8月赢得独立。
非暴力不合作也因此成为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传达着甘地的政治伦理思想,成为世界各地民众和平争取平等权益、寻求平缓变革的一种手段。
参考文献:吴忠:《将法律进行到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祝红德:《全面理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历史学习》,2003(11):15.
使用“非暴力不合作”一语容易让人误解为“不与非暴力者合作”或“非暴力者不与之合作”,其实应表达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或“非暴力与不合作运动”。
不知为何当初要概括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说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