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三三

点三三,第1张

点三三 AI出现以后围棋开局就点33,AI出现之前棋手都认识不到这一点吗?为什么?

流行风围棋历史三千年,但是大师却很少,绝大多数人都没能留下自己的风格,他们或许也曾经是一时之豪杰,但他们的棋却没有只属于自己的精华。

这就是说,棋手的棋也往往是跟随型的。

吴清源时代,吴清源将棋提高了一路,下在了星位,于是就有很多人追随高位。

到了石田芳夫时代,人们又追随他以三三开局。

到了八十年代,武宫正树天马行空,于是三连星又流行起来了。

而现在,公认AI厉害,就又流行起点三三了。

或许这又是流行!流行的棋是好棋吗?流行的棋往往是大师下出来的,然后很多人跟随着进行验证,因此,能够流行起来的棋至少不是坏棋。

现在人们很少下星定式中的二间高夹反挂定式了,但在八十年代那却是常见定式,对胜负影响并不大。

对定式的抛弃,人类要经过几年的验证,而AI可能一天就明了了。

这是AI的优势,人类不能与之争锋。

但AI下出来的棋是否适合每个棋手,却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也不知道布局时武宫正树点三三会是什么局面?棋的胜负往往不在棋每个棋手的性格不同,观念也不同。

当年武宫正树大战赵治勋,两人风格迥异,围棋理念相背,但都不影响他们下出好局。

说起来赵治勋似乎是第一个布局阶段就敢点三三的,很有些AI的特点,不过这种“鼹鼠”似的风格当时就颇受质疑。

吴清源也曾经受到质疑,论点是吴“行棋有薄味”。

赵治勋也被人们指责这个,但他依然向着对方的厚味行棋,也不影响他登顶第一人。

一个定式一种下法,争的都是一城一地的得失,并不是全局的胜负。

决定整盘棋胜负的,是棋手的全局战略和战斗意志。

因此,下点儿违反常理的棋,或许也是挑战精神的体现呢。

点三三只是一种下法,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

AI强过人类棋手很多,但不强在这里。

开局点三三,类似抢饭时先吐口水,打架时扯头发挖眼珠,只重实利但吃相不好看。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得比较克制,却把欧洲具有骑士精神的贵族群体消灭光了,于是二战各种人性的沦丧。

围棋是个很儒雅高尚的游戏,如谦谦君子,清风徐来。

有猜先,封盘、投子等充满古典仪式感的传统流程。

围棋如果只论输赢,就失去了很多风格和乐趣。

围棋大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理念,比如武宫正树,马晓春,这种风格比输赢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飘逸的圈地,巧妙的手筋,漂亮的弃子,极具观赏价值。

2台ai狗之间下的围棋,就像两只狼抢食,凶狠狡诈冰冷残酷,每一手都是利益最大化的计算,了无乐趣可言。

人有情感有弱点有执念,ai可以模仿,但永远不懂人性的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042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