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是由于唐代诗人张继的这一首《枫桥夜泊》而闻名天下。
随着钟声的召唤,凡是去苏州观光的人们,都会到寒山寺,去一赏它的古韵禅风。
寒山寺,因唐贞观初年,有号“寒山子”的僧人来此缚茆以居。
缚茆,就是自建的茅草棚。
玄宗时著名禅师希迁于此创建伽蓝(寺庙),遂命名为“寒山寺”。
故此,寒山子被寒山寺世代供奉为祖师。
寒山子,唐代著名诗僧,据《太平广记》卷55《仙传拾遗》记载:寒山子曾于贞观年间(627~649)隐居于浙江天台山的寒岩,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是看到一个头戴桦树皮帽,身穿百结衣,脚踏大木屐,似疯似颠,且笑且歌的人。
关于寒山子的诗,寒山子在自己的诗中有说明,他说:“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
一例书岩石,自夸云好手,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
” 他告诉人们,他共创作了多少诗 ,以及他的诗意不太好懂。
而现今流传下来的300多首寒山子的诗,却是如白话般易懂,比如:“我见黄河水,凡经几度清。
”~他生长在黄河边。
“我住在乡村,无爷亦无娘。
”~父母早亡。
“立身既质直,出语无谄谀。
”~为人耿直。
“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
”、“世有聪明士,苦攻探幽文。
三端自孤立,六艺越诸君。
神气卓然异,精彩超众群。
”~刻苦学习,文武双全。
“去家一万里,提剑击匈奴。
”~边塞杀敌。
“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
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
”~人生不得志。
“少小带经锄,本将兄共居。
缘遭他辈责,剩被自妻疏。
抛绝红尘境,常游好阅书。
”~由于不得志和家庭的嫌烦,我厌弃社会,我出家了。
“自从出家后,渐得养生趣。
伸缩四肢全,勤呼六根具。
褐衣随春秋,粝饭供朝暮。
”~抛弃世俗的烦恼,使我活的很自在,很舒畅。
寒山子的诗,通俗易懂,恰如清雍正帝的评价,是“非俗非韵非教非禅,真正古佛直心直语也。
”
问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子写过什么诗?前言知道寒山的人,大多是因为读过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老街小时候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总是在想,寒山是什么山?后来才知道寒山原来是一个和尚。
当然,也有人说这个寺庙以前确实有个小山,跟寒山和尚关系不大。
一、寒山寺与寒山子去苏州游玩的人,几乎都去过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的姑苏区,据说建于南朝萧梁年间,初名为"妙利普明塔院"。
之所以叫做寒山寺,大多数人认为与寒山和尚有关。
寒山,即是初唐朝一位有名的诗僧:寒山子,他生活的年代有些争议,有人说李世民贞观时期、也有人说在玄宗或代宗时期。
我们入的这一段出自是《太平广记》卷55《寒山子》: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
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
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
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
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馀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或警励流俗。
桐柏徵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
十馀年,忽不复见。
大历(766年-779年)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
因为隐居天台山寒岩,所以自称寒山子。
寒山的诗想到哪写到哪,石头上、树上...有300多首被人抄写下来编集传播于世。
下面,我们看几首寒山的作品。
二、寒山子的白话诗1、《拾遗二首新添》我见世间人,个个争意气。
一朝忽然死,只得一片地。
阔四尺,长丈二。
汝若会出来争意气,我与汝立碑记。
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
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
.读到这首诗,估计不少人会想起另一位著名的白话诗僧王梵志,王梵志的几首诗大家比较一下: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王梵志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
王梵志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梵志寒山的诗风明显受到的王梵志的影响。
这种白话诗因为通俗易懂很受普通民众的喜爱, 古代文盲居多,对于文人的一些作品理解起来比较麻烦。
不如这种顺口溜式的通俗白话诗。
唐朝的《云溪友议》专门 评价王梵志:或有愚士昧学之流,欲开其语,则吟以王梵志诗……其理虽鄙,其理归真。
所谓归真悟道,徇俗乖真也。
北宋黄庭坚对王梵志的评价也极高:"是大修行人也"。
寒山、拾得、皎然这些诗僧都有学习王梵志的迹象。
2、寒山自评白话诗寒山子专门写了一首白话诗评价自己的“白话诗”,我们看看寒山子对自己这些诗是如何评价的:有个王秀才,笑我诗多失。
云不识蜂腰,仍不会鹤膝。
平侧不解压,凡言取次出。
我笑你作诗,如盲徒咏日。
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
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不恨会人稀,只为知音寡。
若遣趁宫商,余病莫能罢。
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虽然是白话诗,但是唐朝人的白话,我们还是要解释一下的。
寒山子说王秀才笑话我的诗有太多的失误,说我不懂四声八病(蜂腰、鹤膝是沈约八病中的二项),而且平仄(侧,即仄)不合 ,用语过于随便。
可是我寒山却笑话你的诗,却像瞎子咏太阳。
其实我的诗也很典雅,不用烦劳郑笺、毛传来解释,我也不用担心读懂的人少,只不过知音少罢了。
我不会去迁就声韵格律,如果遇到明眼之人,我的诗作一定会传遍天下。
在中唐时期,格律诗更加讲究和符合标准,很少出现初、盛唐时的半古半律(崔颢黄鹤楼)、不对仗(李白夜泊牛渚感怀)、失黏(韦应物滁州西涧)等现象。
而寒山似乎却不愿意过于拘束,这首诗就是寒山对于诗歌创作的一种理解。
三、寒山的三首五律其实寒山子并非不做格律诗,他的五言律也颇有功力。
1、《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1)出律老街看的这本《全唐诗鉴赏辞典》里只选了寒山一首五律, 第二句的“落落”出律了,应该是平声却用仄声。
可见“有个王秀才,笑我诗多失 ”,还是很有道理的。
2)叠字另外一个特点是叠字的用法,一首八句的诗中,一般不要超过2处叠字,超过了就有明显的雕琢刻意痕迹。
我们知道李清照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上来就是14个叠字,寒山这首仅仅八句的诗竟然有八处16个叠字,这些都是险境用兵,尽量避免为妙。
叠字的用法,早在《诗经》中就很常见了,《卫风硕人》结尾一段有“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3) 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诗第一联用杳杳、落落写山水;第二联写动物,即(南朝·梁)王籍诗《入若耶溪》“鸟鸣山更幽”之意,把人家的一句分成两句说了;第三联写气候,风雪袭人;第四联写感觉,山水之间,不易见到阳光,也不关心春来秋去,即唐代太上隐者《答人》“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化用, 把别人两句浓缩称一句。
寒山的这首诗用写景,突出了一个寒字。
用岁岁不知春,写出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山林幽隐之兴。
整体来说,老街觉得这不是一首太好的作品,不如下文中另外两首五律.2、另外两首标准的五律:寒山道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
联谿难记曲,叠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
谿长石磊磊,涧阔水濛濛。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
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看过了这两首诗,不知道大家什么感受。
少了好多讨厌的叠字,景物的描写相对来说更加真切形象,句法也丰富。
另外,这2首可是标准的格律诗,王秀才不能再笑话“平侧不解压”了 ,语言虽浅白但是不失典雅,王秀才也不能笑话他“凡言取次出”了。
石、滑,白,古入声字。
仄。
结束语结束时老街用原诗韵作一首五律,偷个懒就把寒山的叠字去掉 ,如下:闻说寒山道,攀峰绕曲滨。
松林常有鸟,涧户寂无人。
担月风吹面,悬鹑雪积身。
此中无历日,d指几回春。
寒山与拾得的故事亦真亦假,但是流传甚广,下面录入二人最精彩的一段对话,作为自勉。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老街味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