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第1张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怎么理解?

谢邀!经典智慧千人千解,我个人阅历有限,一点浅见,仅为学习理解交流[祈祷][祈祷]《坛经·行由第一》惠能偈针对神秀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的理解:菩提是指一种就像道那样的,而菩提树呢是有形的。

道本身是无形的,形式是有限的,不能用有形的东西把像“空”相罩住。

儒家的“君子不器”意涵差不多。

本来是无量的自然之道或法。

明镜亦非台,心如明镜,本性清静,而非人为造一镜台去对照。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禅宗色空的思想,世界是空相的,我们所有的意念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加进去的。

本来无一物,“境由心生”,烦恼也来自于人的主观意识。

人的修练,返璞归真,回归本源——何处惹尘埃。

图片来自度娘和微信阅读书签

这是慧能大师应对作的谒子,但这个还是执于“无”五祖弘忍大师要传衣钵,所以就让弟子作谒以看境界。

神秀上座写了一则谒: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这个谒子执于有。

正因为神秀上座执于有,才有了六祖慧能大师与之针峰相对的“无”。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上座认为我们就是菩提树,明镜台,所以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神秀上座的观点是没有错的,这与孟子的“四心”,王阳明的心学是同源的,包括人人都是佛都是同个道理。

这里也可以看到佛教中国化之后与儒家思想之间融合的一些变化。

禅宗在一些专家眼中就是中国化后的佛教。

神秀上座写出这样的谒子正是因为他深厚的佛法修养和知识涵养。

学识有时助人,但有时也会束缚人。

慧能大师不识字,他没有受到学识的束缚,自然看到的东西就越多,越宽广。

当然如果他没有看到神秀上座的谒也不会作这样的谒。

我在前一阶段录制过一则视频,题目是:为什么为道要日损,损什么?成人不如婴儿又是为什么?这里面重点聊到社会生活化对成人的影响和束缚,具体不展开了。

慧能大师这句话是说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这就是“无”。

当五祖弘忍大师看到这句谒之后,就擦掉他,这一举动就是告诉众人执于无也是执。

神秀的执于有与慧能的执于无,两者都是执,但执于无对于执于有来说似乎更进了一步,但在五祖弘忍大师看来二者都没有悟,慧能似乎已经到了门口。

五祖弘忍大师后来就对慧能大师讲解《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大师是真悟了!所以知识是束缚,同样也是指引。

文字是糟粕,何尝不是精华。

执于知识和不执于知识,如同神秀上座执于有,慧能大师执于无一样,都是执。

这又让我想起了《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半夜对孙悟空传道的典故,悟空不是去领悟空。

你一看知常容这个名字就知道此人对佛法毫无研究,事实也是如此!哈哈!看明白是一回事,回归又是一回事。

这也是现代人受到知识束缚的后遗症,因为知识带来的好处太多了,我们不知如何处置,知行合一,简单而绝难也!一生之事,一世之行!善!为道日损!损非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122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