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对它进行宣传,无可厚非,非常必要。
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回答四个层次的问题。
一,镇馆之宝闪亮登场。
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放时,记者发现该鼎前的标识已由司母戊鼎更改为“后母戊鼎"了。
继而人们又发现,在原出土地殷墟博物院及中国文字博物馆仍然称之为“司母戊鼎"。
二,一字之差,并不是学者的低级错误,而是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字学者的集体智慧。
象形文字,铭文“母"代表的是辈份,“戊"代表的是庙号,“后"代表的是对武丁配偶的尊称,而“司”则代表着一种职务,如果是这样,按照中国祭祀文化是不可能写到大鼎之上的。
如果当初鉴定的主要学者,文字研究资深专家郭沫若先生有知,他也一定会同意这个观点的,因为解放之初,不可能有大量的文物作比较,特别是十年内乱,根本不可能作深入的研究。
所以这一字的改动,意义非常重大,它反映的是我国厚重的孝道文化。
三,“后母戊鼎"的宣传,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的先进铸造业水平。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后母戊”3字(当初郭沫若先生就是依据这一组象形字而鉴定的);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后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
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
经测定,“后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后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四,“后母司鼎"命运坎坷,更显示了它的身份尊贵。
大家都知道此鼎经过抗日战火的熏陶终没有落入日冦之手,也没有落入台湾国民党之手(国民党败退大陆之时曾运之机场,终因庞大只得放弃),其实后面有很多故事。
这也许是它惊动世界博物史的原因之一吧。
关于司母戊大鼎的司后之争宋公明因为历史教科书上有司母戊大鼎的介绍,所以国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国之重器,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中国的骄傲。
这个大鼎的名称,其本就自带标志,叫司母戊,因为大鼎上面有这三个字的铭文,这一名称一直沿用了数十年。
不料若干年前有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
应把“司”改为“后”,否定了从前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
一些专家认为“后母戊”的“后”字其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
改为“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如果是一般人说说也就罢了,偏偏这些专家颇有些权势,因此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司母戊鼎亮相时标牌已赫然显示“后母戊鼎”,随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后”之争也由学界扩展到社会层面,甚至出现了尴尬的情况。
中国国家博物馆称“后母戊鼎”,而在其出土地殷墟,国内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它的释名仍为“司母戊鼎”。
如果是学说争论,那么就应当限制在学说范围之内,即使有人任性也不要紧。
但是在学说争论没有得到统一时,就不应当轻下结论,更不应当给国宝级的文物随便更名。
因为这是在国际国内具有着巨大名声的国之重器,更名风波的影响就显得更加恶劣,不仅是对文物对历史对社会的不尊重,也让中国学说界蒙羞,国家脸上无光。
司母戊鼎的名称来自于鼎的本身,鼎身上本来就自带有这三个字的铭文,因此以此三字命名,完全符合文物命名的规则。
至于对这三个字如何解如何读,则是另一回事。
众所周知,汉字有一字多音一字多意一字多种写法的现象,例如银行的行和行走的行,字同音不同。
又如大小的大和大夫的大,发音也不同。
按说大王的大也和大夫的大一样,也应读成代的音,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读成大小的大,例如歌词“大王叫我来巡山”,就唱成了大小的大,专家也无可奈何。
青铜器铭文中的女字,根据文意往往应作汝字解,这是没有争议的共识,但是没有必要替古人改过来。
司母戊三个字是古人留在鼎上的铭文,母字和戊字写法和现在不同,不太好认,但司字和现在的写法完全一样,谁都认识。
这是古人当时留在鼎上文字,对这三个字你可以有自己解读,你可以认为司字应读成后字,但是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力替古人改成后字。
因为司母戊仅仅三个字,没有上下文,也不是完整的句子,所以解读起来有困难。
但是随着妇好墓中司母辛鼎的出土,这个问题就好解了多了。
母辛妇好是商王武丁的“诸妇”之一,司母戊鼎和司母辛鼎是同一时期的文物,是商朝同时期夫人的陪葬品。
可以推断,在戊和辛之间,可能还有己和庚两位夫人,当然不一定是同一代商王的夫人,但也应当有司母己和司母庚鼎。
母既有鼎,那父(王)当然也应当有鼎。
也就是说,在同一时期,商王朝鋳造了若干个大鼎,数量肯定不少,规格也各不相同,为了防止有人傻傻地分不清,防止在下葬时弄混搞错,所以在每个鼎上都刻有铭文标记。
这个标记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为了给死者看的,你们各人有各人专属的鼎,互相之间不要搞错,其他的野鬼也不要来争。
所以这里的司字,就是专司某人的意思。
司字本意是从事某种工作,例如打鼓的叫司鼓,拉琴的叫司琴,老婆在家专司家务,等等。
用在器物上,就是表示专门为某人所用的意思。
司母戊,就是用于母戊或母戊专用之意。
专家们的种种解读,实在是想多了。
古人并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只不过是为了区分而做的标记而已。
有专家说司应读后,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
这显然不能成立。
在商代,后代表首领或一国之主,徐悲鸿名画《奚我后》,是盼望首领归来的意思。
妇好是有很大的武功,但是只能是将军而不能是首领或国君,因为天无二日,一国不能二主。
而商代还没有王后之说.所以母戊还是母辛,都不可能称后。
要说伟大,也不可能个个伟大.母戊和母辛两个都是后,显然荒唐.有的专家说司通祠或祀,这也不能成立,因为大鼎不是放在祭坛上的祭祀品,而是放在墓穴中的随葬品,来墓前祭祀的人是看不到的,所以与祭祀无关。
说来说去,对这三个字铭文你可以有各种千奇百怪的解读,你爱怎么读怎么解都可以,但是谁也无权更改也没有必要更改大鼎的名称,因为大鼎的三字铭文本身就是名称,是无法更改的,名称只能随着铭文而定,而不能按某些人对铭文的理解而改。
你把展示标牌改为后母戊,但是人们看到铭文,脱口而而出的仍是司母戊。
有人对当年为大鼎定名的郭沫若范文澜不满,或者是对那个时代不满,恨不得把那时的一切统统否定统统推翻,于是就来折腾文物。
然而这样改来改去,只能暴露某些权贵的愚蠢,而且是专家级的愚蠢。
2017,10,2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