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挑灯看剑

梦里挑灯看剑,第1张

梦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哪里出了问题,为何有人建议移出课本?

一、他们到底在反对什么?最近几年,总是能够看到网上传出有一些所谓的“学生家长”要求删改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其中多数的理由都比较扯淡。

我就特别不能理解,这些所谓“学生家长”,为什么不去要求删除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课本里面的文章呢?大概是因为别的课本他们也看不懂,只有盯着《语文》课本找茬。

一会儿要删除诸葛亮的《出师表》,一会儿要删除刘禹锡的《陋室铭》,一会儿要删除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

反对的理由都是五花八门,有些还是引经据典的。

比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是“愚忠”,《陋室铭》中“往来无白丁”就是看不起穷人,《背影》中的主人公违反交规,《荷塘月色》总拿女人打比方,思想不健康等等。

这种在鸡蛋里面生生挑出骨头的行为,简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这些“家长”的“深厚”国学功底,我在深表佩服的同时,也十分地担忧,因为他们的思维明显跑偏了如果说《背影》主角违反交规是事实,《荷塘月色》有女性意象也是事实,《陋室铭》作者的确以“往来无白丁”为傲的话,那《出师表》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里面,真的有“愚忠”思想吗?“忠君”和“愚忠”,完全是两码事。

“愚忠”是指一个人不计后果,也不分是非,盲目地忠于君主。

只有明知皇帝是一个浑球,还对他效忠,才能算是“愚忠”。

但是南宋那些皇帝的愚蠢,是体现在他们的偏安思想上。

在这一点上,辛弃疾从未与君主的心愿一致。

所以,我们要怎么理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呢?《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通过这首词的全文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首词的上半部分,辛弃疾是一直在写主角回忆沙场点兵、与战士们并肩作战的过程,只有在下半部分里面提到了“了却君王天下事”。

而这里所谓的“君王天下事”,也并非君王的天下事,指的其实是主角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想要建功立业,他想要北伐,想要河山统一。

这样宏伟的志向,本来应该是那些当君主的人努力去实现的。

可是南宋的君王,并没有这样的想法。

无奈之下,只能由词中主角这样的人物去代为“了却”。

所以这里的“君王”并不是特指哪一位君主,甚至可以说,都不是指南宋的皇帝。

显然,这意味着他做了君主应该做的天下大事。

而他的这种行动,同时也符合国家利益和他个人利益。

二、没有哪种价值观是唯一辛弃疾这首词中为人所“诟病”的地方,还有他那句“赢得生前身后名”。

有人指出,这句话带有很重的“攻利思想”。

追求名利到底好不好呢?持反对意见的“家长”,肯定认为很不好。

在他们看来,这一首词既鼓吹“愚忠”,又宣扬“贪图名利”的思想,价值观明显是有问题的,怎么能让小朋友学习呢?因此,必须将这首词从课本里移出。

古人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追求名利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只要是通过正当的途径得来的,就没有任何问题。

在我们中国古代,仕隐思维一直都是并存的。

先辈们都鼓励后辈努力学得一身本事,然后通过出仕、当官,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赢得声名和利益的同时,也造福其他的人。

具有“隐士”思维的人主张“不求金钱利益”,但是他们从来不会放弃对“荣誉”的追求。

因为只有当人们有追求的时候,社会才会有前进的动力。

名声其实就是“荣誉”,而“荣誉”是一个褒义词。

只有当一个人做了符合社会群体共同利益的行为时,他才能得到这样的“荣誉”。

比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里面的将军,他的梦想是为国家南征北战,完成统一大业,然后他也得到了“美誉”。

这种思想不但是正大光明的,同时也是应当被大力宣传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持有那种“事了拂衣去,深藏声与名”的隐士思想。

但是事实上,持有这种思想的人,隐的只是他的“名字”罢了,而不是说他不想得到别人的“赞美”。

说实话,在如今的这个时代,我根本不太相信,有人会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追求名利。

所以这些所谓的“家长们”,主要反对的还是辛弃疾这首词中并不存在的所谓“愚忠”思想了。

其实,这些所谓的“家长”,读这首词完全只看了表面,他们完全没有搞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古代人的忠君思想,事实上就是一种对于自己理想的忠诚。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受制于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制度。

古代中国必须遵守封建等级制度,他们只能在忠君的大前提下,才能实现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基于这样的前提,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才有可能得到彰显,反之则不然。

同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排除了“忠君”,也就无所谓的“忠诚”,更谈不上爱国了。

用现代人的意识去反对古代人的“忠君”,也是一种很不可理解的行为。

“忠君”本身对于被“忠诚”的对象,也不是无条件的。

儒家的孟子主张“諸侯危社稷,則變置”,即君王无道,人民就可以推翻它。

“三纲五常”的大前提是,“君不正臣投异国”。

可见,古人的思想也是很先进的。

所以,为什么要因为一位古人有“忠君”的思想,就将其作品不分青红皂白,一竿子打死,说他是“愚忠”呢?要是这样的话,这些古文基本上得全废掉。

因为古代不忠君的人,基本上都被打成了“反贼”。

除非这些人真正地谋反成功了,不然你认为他们的文章,还能流传下来吗?当然,也有的“家长”认为,我希望孩子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既不讲忠君,也不求名利,我的孩子将来长大了就会去参禅悟道。

这样的选择,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谁能说哪一种人生选择就是错误的呢?但是这并非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错误,只能怪那些所谓的“家长”的思想有点太非主流了。

结语只要稍微花上个几分钟的时间,简单地翻一下书,或者是上网查询一下,了解一下辛弃疾的生平,都不会曲解“了却君王天下事”这句词。

事实上,辛弃疾在这里说的真的不是要去为哪一个皇帝去效忠。

因为他回归南宋四十多年以来,北伐的政治主张,基本上没有得到过支持。

只是在他人生中的最后几年,被韩佗胄利用了一把,当了一回“q”使。

但是,辛弃疾根本就不同意那一次的北伐,因为韩佗胄准备不足,仓促行事,只能失败。

所以,辛弃疾在这里“了却”的也并非真正的“君王天下事”,他说的是涉及国家的大事,也是自己一辈子的心愿。

因为这个东西,本来应该是南宋君王的责任,但是南宋的君王没有去做,而辛弃疾做了。

而且他也只是在梦中幻想着做成这么一件大事,如此而已。

另外,一个古人有“忠君”的思想并没有什么不对,除非有人坚持认为“忠君”就是“愚忠”。

如果是这样,那么古人一切的“忠诚”行为在他们看来,也许都是应该被“移出”的了。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炼字”。

“炼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 的气质;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如今新教改的 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 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度也在 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 古诗词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 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 诗词本身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 延伸知识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 孩子的是 完全不够的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 也理解不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395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