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我在前文已经发表了类似此问题的回答。
若想驾驭文字,必须先训练好:手性、眼睛、思考。
这三项完成训练好后,增加文字学这方面的知识和学问,自然而然的可以驾驭好文字了。
请有书法、画、印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头条》处,往上推全部通读我的拙文,方可达到健康入门,健康走上艺术道路。
做学问、实践、观察是一个长期行为。
手性、眼睛、思考同样也是个长期行为,陪伴你一生。
所以说,把这三项目训练好,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功。
这样才是为今后的艺术道路打下良好、坚实基础。
在我的眼睛里,临摹是一个相当落后训练方法,浪费了很多时间不说,吸收东西又慢。
所以叫落后办法。
我说的此话,我负责任!学习,做好学问,完全靠自己去思考问题,进行有效调整。
吸收前人的东西,完全可以凭眼睛、记忆、观察吸收过来。
因此,通过临摹方法吸收、训练是落后方法,就是这样否定了。
做学问,搞艺术,不要老是抱着前人大腿不放。
要相信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首先,应该要能够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没有错别字和错误的词。
一段话结束的时候,能够清晰的总结出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这一点上应该和我们在表达之前的预期接近。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一段话结束后,也要能够总结出核心内容,也就是说,让别人开了,知道你说了什么。
同样的道理可以扩散到一篇文章,让别人读了知道你说了什么?满足以上条件还不够,还应该在修辞方面多加历练。
最常见的,比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夸张等等,都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比如我没要说“天上的云很白”,我们可以说“天上的云就像棉花一样白”。
比如我们要说女孩子的脸蛋很漂亮,可以说“女孩子的脸蛋像花儿一样好看”。
这些都是在驾驭文字方面最基本最常用的知识。
要想真正驾驭文字,需要活到老学到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