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D试验是诊断结核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
结核的诊断分为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和疑似诊断。
病原学诊断的依据是直接找到结核分枝杆菌存在的依据,如痰涂片和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
临床诊断则依据典型的结核症状和影像学检查。
对于疑似结核,或者结核的可能性非常大的人,有时候需要辅助一些免疫学检查的手段。
PPD试验就经常用于难以找到结核杆菌的患者。
PPD是结核杆菌纯蛋白衍生物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英文全称是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这是结核杆菌的特异性代谢产物,是用来检测人体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以及感染反应程度的一种生物制剂。
目前常用的PPD制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型结核杆菌制成的PPD-C,另一种是卡介苗制成的BCG PPD。
主要用来检测潜伏性或活动性结核感染,但这并非活动性结核的确诊手段。
PPD试验的方法,是用PPD 5个国际单位,溶解成0.1毫升,于前臂掌侧皮内注射(注意,不是皮下注射),然后在注射48-72小时后,测量皮丘的直径,从而判断是阴性还是阳性的反应。
判断的标准是:直径<5毫米为阴性,阳性有以下几种情况:1、直径在5-9毫米,为弱阳性; 2、直径10-19毫米为阳性,这种阳性反应,提示结核杆菌感染,但是不能区别是既往感染还是现在感染; 3、出现硬结,直径大等于20毫米,或者虽然小于20毫米,但有水泡和坏死,称为强阳性反应,提示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性大。
不过,如果不做测量,简单的判断办法是,出现硬结、红斑、水泡、风团,可以判定为阳性反应。
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发热、CD4+T淋巴细胞小于200的艾滋病感染者,以及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假阴性。
这是因为这些患者体内的抑制性抗体抑制了免疫反应,或者由于大量的T细胞迁移至病灶,而不足以在试验局部产生阳性反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