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素材

高中语文课本素材,第1张

高中语文课本素材 高中语文课本上内容,高考几乎考不到,学生该怎么做?

新学期来了。

尽管本人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但学校决定返聘,今天晚上就去高一上课,又是两个班语文。

正好想给学生们谈谈怎样学习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学习,不功利不行,太功利也不行,因为最终要用高考成绩说话。

高中语文教材上的内容,高考几乎考不到,这个说法既对,又不对。

因为高考除了几分默写题在教材中能找到答案,其它题在教材中确实没有直接答案。

“学生该怎么做?”这个问题问得好!首先,我们得研究高考题,知道高考语文考什么。

目前高考语文试卷分阅读题、基础题和写作题三大板块。

阅读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作品类文本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基础题考查词语运用,病句辨析,修辞手法等等;写作题主要考查论述文和记叙文写作,但现在出题者喜欢把这两个基本能力揉进应用类写作之中考查。

总体来说,高考语文重视语文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查,一般不考查死记硬背的能力。

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高考语文重点考查阅读和写作能力。

学教材,不是学习死知识了,而是从教材中去习得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再说,教材是个例子,学习要善于通过例子的启发举一反三。

所以,学生要学教材,这是必须的;但又不能死学教材,这也是必须的。

怎么学呢?从教材中学两个东西,一是必要的知识,二是方法。

所谓“必要的知识”,就是一些语文学科的基础,比如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等;所谓方法,就是怎样把这些语文知识和变化万千的语文生活联系起来思考。

从教材中学习体会了这两个东西,最终要把它上升为一种语文能力,这个能力才是最有用的。

我自己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多年,摸索实践,一般把高中语文能力的培养分三个阶段:一、让读书和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二、独立思考、深入思考、辩证思考。

三、联想和想象。

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迅速处理教材,大胆取舍,精读、泛读、浏览,为“知识”和“方法”找到抓手即可。

教材之外,大量阅读名著时文,观看语文专题片和经典影视作品,大量语文实践活动和适当研究性学习。

紧紧抓住“阅读和写作”不放手,适当做高考真题,揣摩考试。

(图片来自网络)

语文课本上的内容高考不是几乎不考,是一点也不考,就算是背诵默写题也是理解性的默写,不是给出上句写下句。

这种情况下就会让一些学生产生迷惑感,学课本有什么用,听课有什么用,就算有些学生不听课一样在考试的时候八九十甚至过百分的。

一点都不奇怪,这个特点是和高中的学习特点相关的。

高中着重考查运用,不仅仅是语文。

数学,英语所有的科目都一样,哪怕是历史,政治这些科目,现在也变着花样考事例分析。

不是直接就能从课本里面原原本本背诵就可以得到的内容。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整个高中不管那个科都是课本上的内容高考都不考。

高中的课本是最低化的理解方式,简单一点说,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观点,定理,课本采用了最简单,最容易学生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述,目的就是让学生去理解课本的只是内容,而不是仅仅记住课本的知识内容或例子。

回到语文的问题,语文高考就考两个内容,一是阅读,二是写作。

一卷,包括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作品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理解性默写,两个文段的语言运用。

二卷的作文写作。

就这两样知识。

而且每年高考他的题型基本一致,一致到几乎小题的序号的问题的方向都是相似相同的,这和开卷考试没什么区别,就是告诉考生,我就考这些内容,就考几篇阅读,就出这几道题目,就写一篇作文。

可是为什么高中三年的时间却要花两年的时间去上课本,最后高三总复习。

课本就是所有问题的基础,现在新编教材大单元,主题阅读,任务驱动,情景模式。

基本就是高考的基本模式。

很明显我们的高考试卷都是主题阅读,换句话说在高考卷形成的时候,就有参考答案,然后才是学生考试,学生的自我理解要和参考答案的理解相近,相似才行,才有分数,不是说我认为这首诗是这个意思,我觉得一篇小说是这个主旨。

没有意义的。

上课就是去学习如何分析不同类型的文章题材,诗歌怎么分析,文言文怎么分析,小说怎么分析,事例怎么解读。

如何做主题表述,如何完成课程任务,这一系列的课堂活动设计就是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

最容易转换的观念就是不要把语文课本的单篇课文,单纯的理解成为学习这篇文章,至少要理解成为学习这种类型文体的阅读和解答方式,就更容易的对应到考试当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737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