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不好意思,题主是故意的吧?《尔雅》中,没提到“书”,所以,就没啥意思。
或许是我孤陋了,借此就教于高人。
一《尔雅》,是中国最早训解词义之书。
有人称其为是中国第一部“词书”。
陆宗达先生的说法很有参考价值。
他说,《尔雅》“实际上只是五经训诂的汇编,它是以训诂存文字,并不是专门阐述文字的著作”。
关于《尔雅》作者,汉代已无考。
郑玄说是孔子门人所作;魏张揖说是周公所作。
第二种说法肯定不靠谱,因为书中收录的一些词,汉代才有。
那第一种靠谱吗?书中的不少词,确实出于春秋之后,很可能孔子门人,也就是后世弟子,为这部书做过贡献,这很可能。
后来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尔雅》从战国开始,经过多代文人的不断充实,于汉代成书。
许慎编撰《说文解字》,是在公元100-121年。
在此之前,《尔雅》已经成书并流传。
因为,《说文》中,参考引用了诸多《尔雅》的内容。
与《说文》写于同时的《汉书》,在《艺文志》里,收录《尔雅》3卷20篇。
今存19篇——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很可惜,里面没有“释书”的内容。
《汉书》也说不清《尔雅》的作者。
佚亡的一篇,有人说是“序”,丢也就丢了。
《尔雅》中不对“书”做解释的原因,前面引述的陆宗达先生的话,已经能够准确回答了。
正因为《尔雅》“是五经训诂的汇编”,所以在宋代,也被列入《十三经》之列——没责任去解释“书的含义。
二多说几句《尔雅》前后古籍关于“书”的解释。
《说文》说:“书,著也。
”段玉裁注曰:“著于竹帛谓之书。
”这包括了两种含义——“著”的过程,即书写;“著”的成果,谓之“书”。
《墨子.尚贤》曰:“书之竹帛”。
这是从书写的过程,或者是记载过程来使用“书”的。
《论语.先进》曰:“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这个“书”,是指书籍。
还是《论语》,《为政》说:“《书》云:‘孝乎为孝。
’”这里的“书”,是“书籍”中的特指,《尚书》。
《易.系词下》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这个“书”,是指文字。
契是契刻,如金文,也指文字。
“六书”,是汉字的造字规律或叫方法。
《左传.昭.六年》:“叔向使诒子产书。
”这里的“书”,就是指书信了。
关于“书”,古代大约是上述几种含义。
当然,后来,也指书法。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说:“王逸少(羲之)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其他用法应该没有了。
谢悟空邀!OMG!悟空问答里竟然还有精细的学术问题?小可没有资格回答这种问题,但有资格抛一块破碎的砖。
小可查了一下,《尔雅》中没有“书”字,也没有“書”字。
但有“简”字,简就是木简和竹简,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纸,古人都是把文字写在竹简之上,称之为简扎。
书有两种含义,一是记录,二是书藉。
小可认为,在古代“书”字的第一涵义,只是记录,书写之意。
因为古代对书籍的称呼是“简”。
古代有许多“书”,《夏书》,《商书》,《周书》等等,这个“书”就已经指向书籍了。
是否可以这样解释单片为简,群简为书。
而所谓的《夏书》,《商书》,《周书》等等的“书”字是后加上去的,《周礼》中的“六书”的解释应当是“类型”,“书其德行道艺”中的“书”也是书写之意。
显然,周朝的“书”字极有可能只是指记录。
《尚书》简称为《书》,而这个“书”字恐怕也是关于“尚”的“记录”,也就是说,《夏书》,《商书》,《周书》这个“书”都可能是动词,而不是名词,不是书籍之意,而是记录之意。
书字从什么时候开始同时具有了书籍的涵义,小可认为可能是春秋时期,即《左传》之中,“记录周朝”(周书)渐渐变成了“关于周朝的记录”(周书)。
那时的书籍,都不带书字。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我们不难发现,除了《尚书》以外,书籍的最后一个字大多数都是经,记,传,语等等。
书指的不是一本书,而是统称为书籍。
书写而成的册子。
当然,小可以上观点纯粹是个人猜想,没有时间去找证据。
若是说错了,希望大家猛砸狠摔。
没有时间找证据,在这个浮华的时代,哪有安心做典籍学问的人,他们都忙着评职称,泡研究生,或者抄袭论文,或者做一些屁用没用的所谓项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