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经历过高考,在高考做成语题的时候,有一种常见错误类型,叫做望文生义。
将大司农误以为农业部长,就是典型的望文生义。
大司农与现在农业部长并不相同。
大司农这个官职最早出现在汉景帝年间,他老人家将原先的治粟内史该称为“大农令”,执掌天下钱粮财谷,其实乃是国家财政长官。
换言之,大农令相当于如今财政部长。
大农令的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等等,每一个都是与钱财田产有关。
唯有籍田一项与农业有些关联。
所谓籍田,即将全国田产登记造册,某地,某人拥有多少田产,到时候要缴纳税赋多少,归根究底还是与财税有关。
到了隋唐,大司农的职权大大缩小,其有关财税权力几乎都被三省六部中的户部夺走,剩下的只有仓储权力。
宋元时期大司农的职权进一步缩小,到明朝被彻底废黜。
不过,在明清官场上,人们还是习惯性用“大司农”作为户部长官的尊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