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揖默运潜移,远看仿佛静止。
”,春秋时代的故事,每每充满舒缓的美丽,像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就是。
某个冬夜,寒风刺骨,柳下惠偶遇一无家可归的女子夜宿城门之下,柳下惠内心善良,怜悯女子,担心女子冻死,便让女子依偎在自己怀里,以自己的体温温暖女子,二人相依一夜,柳下惠“坐怀不乱”,并无非礼行为,以后,坐怀不乱就成了正人君子的标志之一。
这就是坐怀不乱的来历。
这个典故,《诗经》和《荀子》都有记载,《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说:“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荀子·大略》记载说:“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
”不过有趣的是,柳下惠这个人却并不姓柳。
《辞海》中柳下惠一条记载说:“柳下惠,即展禽。
春秋时鲁国大夫。
展氏,名获,字禽。
食邑于柳下(古地名)。
私谥惠,故称。
”因此,柳下惠本来的姓名是展禽,或展获,因封邑在柳下,谥号为惠,后人便尊称他为柳下惠。
《国语•鲁语》记载,柳下惠批评鲁国的执政臧文仲命国人把海鸟当成神来祭祀,是随意使用“国之祀典”的行为,使臧文仲最终认识到错误,放弃了草率的行为,故柳下惠以讲究礼节著称于世。
大学问家孟轲十分佩服柳下惠“坐怀不乱”的美德,在《孟子》一书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
”柳下惠因此又被称为“和圣”。
不过,柳下惠虽然原本不姓柳,但他却成了百家姓中“柳”姓的得姓始祖。
这样一番曲折,可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和幽深。
而恰是这样一番曲折,从而产生了文化的美,给人咀嚼与回味。
柳下惠,又叫柳下季,但这只是俗称,真名并不叫柳下惠,而是叫展获,字子禽,所以,也叫展禽。
他与著名的“盗跖”是兄弟,他是哥哥,“盗跖”名叫展雄,也有称柳展雄、柳下跖、柳下拓的,是弟弟。
他们都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因此以展为姓。
至于柳下这两字,是因为被封的食邑在“柳下”这个地方。
关于“坐怀不乱”的典故最早出现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
”这个故事自汉代以来,流传范围甚广。
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夜宿于城门,遇到一无家女子。
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
于是柳下惠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还有另一种说法。
某年夏,柳下惠外出访友,途遇大雨,直奔郊外古庙暂避。
刚踏进门槛,忽见一裸女正在里面拧衣,急忙退出,躲在古槐之下,任暴雨浇注。
此事传为佳话,故有“柳下惠坐槐(怀)不乱”的美名。
很多人更相信第二个版本。
因为第一个版本的最大的漏洞,在于缺乏“可行性”。
试想在古代人的传统思想中,女子的贞节何等重要,柳下惠作为名家,他就算不顾及自己的名声,但理应顾及女子的贞节;何况古代女子传统思想极重,应该不会有此种行为。
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或许是讹传。
真实历史上的柳下惠,一生没有起色,只做过士师(管刑狱)这样的小官。
又因他刚正不阿,执法中得罪了权贵,三次被罢免,但并没有离开柳下邑。
史书记载他“虽遭三黜,不去故国;虽荣三公,不易其介”。
孔子称之为:“降志辱身,言中伦,行中虑,斯已矣”,“藏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孟子称之为:“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
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
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圣之和者也”,于是,后世称柳下惠为“和圣”。
说到坐怀不乱,还要数某个吃掉就可以长生不老的和尚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