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要挨骂的话,郑和下西洋真没什么意义!既没有发现新大陆,也没有拿下殖民地,甚至于连普通的商业贸易,都是亏本买卖,南洋的那些土著们哪里是来朝贡的,明明就是来乞讨的,送的绝对比拿的多,所谓“宝船”也只是存在历史记载中。
如此浩大的一场航海行动,并没有给明朝带来实际性的好处,反倒受劳民伤财,还不如没有。
其不过是一个教徒和一个政治家为了私心而做出一场大闹剧!为什么这么讲呢?咱们都知道,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历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宣扬大明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贸易异域珍宝特产。
说实话,我是不信的,即使就算是如史书上记载那样,无疑只是在证明,朱棣太虚荣。
相较之下,寻找建文帝倒是更有可能。
众所周知,朱棣这个皇位来的并不光彩,他登基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失踪的建文帝,对于他的下落,有各种版本的说法,有人说他去海上了,有人说他从陆地逃亡,不过不管是哪一种,朱棣都要去试一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朱棣为了巩固统治,寻找政敌咱们姑且可以理解,那郑和一次又一次的怂恿皇帝,让他带领船队下西洋又是在作什么妖呢?说到这里,咱们就不得不先说说他的家庭背景,郑和的祖上并不是汉人,而是色目人,后来来到了现在的云南,他们属于回族,他们信奉的不是佛教,而且伊斯兰教。
对于伊斯兰教信徒来说,他们信仰的圣地就是位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对于一些人来说,一生去麦加朝圣一次就无悔了。
郑和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那么去麦加朝圣也就是他毕生的梦想了,而且,往上查,他的先辈都曾去麦加朝过圣,他又从小听长辈描述,他肯定会更加渴望到自己信仰的地方去看一看。
当时郑和虽然只是一个宦官,也就是太监,但是却是一直跟随在朱棣左右,是朱棣面前的红人。
他这个姓都是朱棣亲赐的,他原本姓马。
所以,朱棣对于建文帝的担忧,他是十分了解的。
于是乎,两人一拍即合,搞出了所谓的下西洋。
朱棣希望这能帮他找到建文帝,而郑和则是希望这能带他去到圣地麦加,正好是你情我愿。
只是可惜,最终朱棣没能找到建文帝,不过郑和却是去到了麦加。
明朝宣德五年(1430年),三保太监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部下马欢等七人曾到天方,带去瓷器等物品,购买狮子、驼鸡,并画《天堂图》一册回京。
天方国也派遣大臣带方物随七人朝贡。
当然,也有野史传闻说,郑和在之前下西洋的过程中已经去到过麦加了,而且还不止一次。
因为其最远到达过东非,红海,这已经是比麦加还遥远的地方了。
这个我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首先郑和带领的是一个庞大的船队,去过什么地方都会有着明确的记载,这不是郑和可以随便更改的。
而且如果郑和已经去过麦加了,那么他就不会在年迈之时,还那么拼命的自荐,请求下西洋。
他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还没有寻找到他心中的圣地麦加。
而这一次,郑和终于了了心愿,而自己也死在了回来的路上。
当然,郑和也不是什么功劳都没有,郑和的那一份《郑和航海图》还是很有价值的,当然也仅此而已,其他的都是虚名,没有实质性的益处。
别来什么不侵掠,要是郑和与朱棣有后来的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的“前卫”思想,或许大航海时代的主宰就是中国了,他们白白浪费了一次绝佳的机会。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半年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这三个方面的分量依次降低。
受目的的制约,郑和航海具有历史局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随着明朝国力的衰退,航海的壮举也悄然结束”。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是郑和下西洋不以发展海外贸易为目的,缺少持久的经济推动力;再一层是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这里所谓“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是指无论郑和到海外交易,还是西洋贡使来华,明朝政府都不考虑外国贡纳的多寡,回赠十分优厚。
“凡贡使 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 ,皆倍偿其价。
”这种赔本的买卖,对广交朋友、加深情谊,固然有积极作用, 但不断赔本,使自己在经济上难以维持下去。
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郑和航海的壮举不但未能像哥伦布等人的航海那样导致地理大发现的后果,而且终因明朝国力的衰退,明宣宗以后便成绝响。
目的: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
意义(作用):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航海家。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郑和七下西洋,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互动中心从大陆转移到海上。
郑和的七次成功远航,标志着人类文明史上从陆地向海上的不可逆转的重大转折,导致了自古以来位于亚欧大陆的文明互动中心迁徙到海上,完成了人类文明互动中心的空间转换。
郑和七下西洋,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互动中心从大陆转移到海上。
郑和的七次成功远航,标志着人类文明史上从陆地向海上的不可逆转的重大转折,导致了自古以来位于亚欧大陆的文明互动中心迁徙到海上,完成了人类文明互动中心的空间转换。
其次郑和是太监,同时他也是明朝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他本姓马,后世称他为三宝太监,他先是在朱棣王府做事,后来立功被赐姓郑,成为明朝的内官监的太监。
郑和虽然是太监,但他有勇有谋,聪明博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