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一点,据考证,王国维投湖自尽的地点在颐和园昆明湖,而非北大未名湖。
关于“如何看待王国维先生的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这个问题,历来都有争议。
借此机会,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王国维与著作《人间词话》】一,生平王国维出生在学人辈出的浙江海宁,家学渊源,其父更是博学多才,学样深厚。
这些,都对从小就聪慧好学的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来他接触新学,接触西方文化,赴日留学,逐渐找准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他先是致力于文学,后来专注新史学,考古学等,在美学、教育、哲学、戏曲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学者和国际著名学者,成为“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所有之学人”(梁启超语)。
无疑,王国维先生的成就令后人景仰,他留给后世的文化财富是无价之宝,他的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更可以使我们受用终身。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成的“大家”,这样一位博才的“鸿儒”,却在1927年6月2日,毅然决然地一跃,于颐和园的昆明湖中自沉而死。
为什么呢?是生活窘迫,难以为继吗?是有人逼迫,生不如死吗?是心有死结,不死难脱吗?是气节所致,死以明志吗?后人对他死因的说法,可以说是“千姿百态”,莫衷一是。
【一代鸿儒王国维先生】二,寻因王国维出生于1877年,即清光绪三年,这是一个腐朽的,行将没落的王朝。
晚清的空气中,虽然充斥着恐怖,愚昧,争斗,屈辱,饥荒,但毕竟也是一个王朝的存在。
20多年来,王国维一直浸润其中。
虽然在此间,他也接触西学,对史学的研究兴趣也已经显示。
然而,毕竟他的出身,社会氛围,都对他思想的形成,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那就是:自己是大清子民,效忠国家,理所当然,只是暂时无门而已。
这一点,我认为,没有争议。
1923年,清逊帝溥仪征召留日归来不久的王国维到“南书房行走”,他欣然接受。
此时的他,还是一介布衣,从来也没有担任过大清朝的任何官职。
这一下子,他便官居五品,而且可以在紫禁城内活动,在“皇上”身边办差。
朋友,咱们设身处地去想想,如果换做是你,你作何感想呢?是不是会感恩“皇上”的知遇之恩呢?是不是会竭尽全力,为朝廷效忠,甚至于效命呢(尽管是个不中用的朝廷)?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士为知己者死,毕竟这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很可惜,兔子尾巴长不了。
刚刚在“南书房”行走了1年左右,“倒戈将军”冯玉祥就发动了“北京政变”(1924年),把溥仪轰出了北京城。
此时的王国维先生,将此事引为奇耻大辱,甚至和部分忠心的清朝遗老相约去投金水河。
事情虽然没有成行,但我相信,这个种子已经埋下,已经深埋在他的内心深处,并且在慢慢地发芽,生长,直至爆发。
【王国维的“人生三重境界”】尽管我国已进入民国时期十几年了,但军阀混战,政局混乱,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王国维身在其中,当然无可奈何,不免心灰意冷。
尽管他已“躲进小楼”,也颇有成就,但他心中向往的,不仅于此,不仅是此,他也许不能自拔,他的心中的“种子”始终没有停止生长。
还有两点明证:一是他始终不剪去自己的大辫子,一直以清室遗老自居;二是临终遗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虽然此时的溥仪尚在,但大清实际已亡,悲辱交加,只能一死了之,以明其志。
【王国维先生及其遗书】结语我也许是妄自揣测,我认为,王国维先生就是死于对清室的眷恋,他的这种行为,和他的学术无关,只和他的思想有关。
不能不说,这是禁锢他的枷锁,是他致命的弱点。
如果王国维先生能把过去的都看做浮云,能把眼前的一切都看得很有意义,能再多活几十年(毕竟去世时才50岁),那他的作为会更大,他的人生会更加辉煌!【受人敬仰的王国维先生】不管怎样,让我们记住王国维先生,让我们从他身上汲取深刻的教训,更愿我们都能从王国维先生的著作中学习知识,感受到不一样的王国维,感受到不一样的精神力量!大家好,我是“登攀”,感谢您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1927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三早晨,离王国维最尊崇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忌日——农历五月初五只差两天,静安先生平静地走出清华园,在门口雇了一辆洋车,往颐和园驰去。
在门口,他付给了门卫身上仅有的一块大洋,信步走到排云殿西、石舫附近的昆明湖边(不是题主说的北大未名湖),坐在湖边吸了一支烟后,纵身跳进湖里。
待人们把他救出,始发现湖水很浅,王国维竟是被烂草和污泥阻塞呼吸溺毙。
王国维在其遗书中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
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
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
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
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
五月初二日父字王国维为什么要自杀,众说纷纭,有说是“殉清”、有说是“怕死”、有说是“怕穷”及各样各样的说法。
笔者资浅不敢枉下结论,但从陈寅恪、梁启超、李国文等大师和学者纪念王国维的文章看,包括从王国维的遗书内容中,大体可以理出王国维自杀的脉络:一、“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国内环境让王国维等文人心理上产生了绝望1927年是多事之秋,从全国范围来看:3月份,张学良强渡黄河,血战郑州;4月份,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14日,国民政府建都南京;4月28日,中共领导人李大钊在北京西交民巷看守所被张作霖杀害;5月份,冯玉祥出师潼关……诸如此类的“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动乱,已是家常便饭、小菜一碟之事。
再看看当时的文化巨擘,哪一个不是在寻求自保?梁启超连清华国学院院长一职,也懒得干了,索性回家当老太爷了。
4月8日,鲁迅离开北平,到厦门,转广州,为黄埔军人演讲《革命时代的文学》。
4月12日,胡适由西雅图乘轮船经日本研究《左传》,颇有所获。
林语堂也离开北平,到武汉任国民政府外交秘书。
这些事件让包括王国维在内的文人十分敏感,意识到危机的到来,特别是王国维知道主子逊帝溥仪在天津张园盗卖文物,吸食鸦片之后,曾表示“绝望之情时时萦怀。
”二、“汉奸亲家”罗振玉的经济绝情使王国维感受到了屈辱王、罗二人关系,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界最奇特的关系。
王国维后来之所以成为一代学者,创不世之功,与罗振玉的发现、赏识与资助有直接的关系。
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没有罗振玉多方资助,就没有后来学养深厚的王国维。
对于二人关系,当时人及后人有许多说法。
末代皇帝溥仪曾这样解释:“王国维对他如此服服帖帖,最大的原因是这位老实人总觉得欠罗振玉的情,而罗振玉也自恃这一点,对王国维颇能指挥如意……”王国维求学时代十分清苦,受过罗振玉的帮助,王国维后来在日本的几年学习生活,是靠着和罗振玉生活在一起度过的。
王国维为了报答他这份恩情,最初的几部著作,都以罗振玉的名字付梓问世。
罗振玉后来在日本出版轰动一时的《股墟书契》,奠定罗在国内研究甲骨文的地位,其实也是窃据了王国维的甲骨文的研究成果。
后来罗、王二家做了亲家后,罗振玉对王国维的资助还在继续。
据李国文的文章《王国维的气场》介绍,王国维在跳湖前曾与罗振玉激烈地争吵过,他认为争吵的原因是罗振玉以停止资助并索要资助,彻底让王国维感受到了屈辱。
事实上,在王国维的遗书中,就已经反映了他对罗振玉的不满。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
”最后一句话“亦必不至饿死也”,相当情绪化,是一种极为负气的口吻,不是王国维一贯的行文风格。
现在,已说不好罗振玉给予王国维的金钱支持究竟为多少,更难算得清楚王国维回报罗振玉的知识产权为多少,这就是王国维之死的谜底所在。
不过,梁启超在《王静安先生墓前悼词》中,也已经说得明白,分得清楚:“王先生在学问上的贡献,那是不为中国所有而是全世界的。
其最显著的实在是发明甲骨文。
和他同时因甲骨文而著名的虽有人,但其实有许多重要著作都是他一人作的。
”这大概就是历史的公论了。
在中国历史上,为了报恩、为了还债、为了平安、为了免灾、为了生计、为了糊口、为了苟活、为了脑袋,忍心将毕生研究的结晶,苦心孤诣的成果,皓首穷经的智慧,耗尽心血的作品,都隐名埋姓地奉献出去者,王国维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三、“死于自己的学术信仰”是王国维投湖最让人信服的理由王国维投湖后,他的知已好友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是死于自己的学术信仰。
陈寅恪指出,人生之苦聚,“无欲”以求“解脱”,如此死法,似乎更合乎他在《人间词话》中的“壮美”一说。
为了解释文人为学术信仰的献身理想,陈寅恪进一步指出:世之人大抵能称道其学,独于其平生之志颇多不能解,因而有是非之论。
寅恪以为古今中外仁人志士往往憔悴忧伤继之以死,其所伤之事,所死之故,不止局于一时间一地域而已,盖别有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存焉。
而此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必非其同时间地域之众人所能共喻。
王国维曾对别人说过,最能理解他的人就只有陈寅恪了。
“死于自己的学术信仰”,对于我们理解王国维,以及理解他的《人间词话》内容,似乎更符合人性的安排。
自杀,方式虽然残酷,但对“倔强”而又有“信仰”的文人来说,古今有之,举不胜举。
自杀,是能活而偏不活、不该死而偏死的极端行为,既是对生存规律的挑战,也是对人生的彻底否决。
将生命握在自己手中,愿意怎么死就怎么死,愿意何时死就何时死,于是,这个人也就拥有了一生中最后的恐怕也是最大的自由。
写至此,我们必须对王国维以“自杀”结束人生的行为,而肃然起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