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第1张

回乡偶书》 贺知章《回乡偶书》是古绝还是律绝?

贺知章这老头,在大唐算一幸运之人:书读得好:中进士,当状元。

官做得大(三品),且顺。

寿延还长。

当然诗也写得棒。

其人还是发现天才李白,惊为“谪仙”的伯乐呢。

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不知者很少吧?其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仄仄平平仄仄平)乡音无改鬓毛衰。

(平平平仄仄平平)儿童相见不相识,(平平平仄仄平仄)笑问客从何处来。

(仄仄仄平平仄平)这首传咏千年,几乎家喻户晓的唐诗,用几近白描的笔法,活泼诙谐地展现了一幅老翁归家图。

从韵律上讲:此为七言古绝,为仄起平收(首句押韵)式,非格律七绝。

主要是该诗用韵。

回、来为平水韵上平十灰部。

(律绝诗正格都押平声韵)但第二句末“衰”字,无论读摔或摧,仍属平水韵上平四支,亦为换韵,此算出韵,因律绝应押同部韵脚。

(近体诗之律绝首句可借邻韵,称“孤雁出群格”除外)从平仄上讲,倒符合律绝之粘、对要求。

先说对:即除尾字外(平收式),从奇句到偶句,其逢双字处(单处一般平仄不论)平仄应相对立(反)。

此诗中:小对音、家对改、大对毛。

余之如是。

次说粘:即从偶句到奇句,其逢双字处(单处平仄可不论)平仄应相粘住(同)。

本诗里:乡对童、改对见、毛对相。

余之如是。

至于第三句之“不相见”,为仄平仄,(此在律绝转句中常见)正格为平平仄,但第四句之“何处来”为平仄平,正格当仄仄平。

恰是这般小拗救亦合格律。

还有:绝句不强调对仗。

即可对可不对;可对首联或尾联;还可全对仗。

(如老杜之“两个黄鹂对一行白鹭”那首)愚从用韵、平仄讲,贺知章之《回乡偶书二首.其一》,疑为最接近于近体诗格律的一首古绝,但非严格意义上的律绝。

个见,恐有误,请朋友赐教。

谢友邀.拙答。

望方家指正!

答:贺知章《回乡偶书》是律绝,不是古绝。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这首《回乡偶书》是古绝,还是律绝呢?我认为是律绝。

理由有三:一、从平仄的角度看,该诗符合近体诗七绝的平仄规范。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从以上标注的平仄看,四句全部是律句,没有出现古体诗常有的拗句,而且严格遵守近体诗“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两句之间,平仄相反;两联之间,平仄相粘”的平仄规则的。

二、从押韵看,“衰”与“回”、“来”不在一个韵部,用后人的眼光看属于出韵,但是回到唐朝当时的场景,并不算毛病。

少小离家老大回【回:十灰】乡音无改鬓毛衰【衰:四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来:十灰】用《平水韵》来衡量,“回”、“来”在“十灰”韵部,“衰”在“四支”韵部,严格说“衰”是出韵。

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词林正韵》第三部特意标明“四支五微八齐十灰通用”,说明唐宋时“四支”和“十灰”是可以通用的。

因此,回到唐朝初期当时的场景中来看,近体诗还处于成型初期,并不将其视为“出韵”的。

三、古人是把《回乡偶书》界定为近体诗七绝的。

清人蘅塘退士编辑的《唐诗三百首》是将《回乡偶书》作为近体诗,放在“卷八”“七言绝句”中的。

可见,古人并没有将其作为古体诗看待。

由此,我可以明白地界定贺知章《回乡偶书》是律绝,而不是古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688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