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因自小只对诗词有兴趣,现代诗很少接触,所以关于汪国真,直到高中时,才看过他的《默默的情怀》好像是这个名字,记得有一句“不是不去爱,怕只怕,爱也会是一种伤害。
”单从意境来看,学生时代,大概对于生命和未来,都有很多朦胧的期待吧,有时候会有莫名的伤感,就如同这种默默的情怀一样。
这种手法与感觉是适应当时社会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诗也在发生着变化。
诗词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都是诗人被某种环境所触发的感动,悲愤,怀念,等等一系列的情绪感觉,是自我情怀的抒发。
所以,单纯的赋,已经很难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
而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情景结合,对于所有的诗词,都是适用的。
并非批判谁,对于大师,席慕蓉,戴望舒,徐志摩,北岛,舒婷,都很好。
但任何的时代不可能代表永远,现代诗不同于诗词,它没有近体诗所特有的清晰的格律韵,所以想写好,并找到其内在旋律,实属不易,更不要说,追求手法的新颖与内容的创新。
只是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我的学生时代,充满着港台的味道,既有武侠小说的侠义精神,也言情小说的爱的萌动,还有港台歌星占据的大街小巷,当然,也有席慕容、三毛的清新脱俗。
至于汪国真,可以说是大陆当时最出名的诗人,他的格言式的诗歌,虽然意境方面不出彩,但却浅显易懂,更容易激励人。
在当时,互寄明信片还流行,写上一首汪国真的诗,也是一件很时髦的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