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儿子李旦是什么下场

武则天的儿子李旦是什么下场,第1张

李旦简介资料(唐朝皇帝李旦是武则天的第几个儿子)

在中国所有的皇帝中,唐睿宗李旦绝对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首先,他自己就是皇帝。他的父亲唐高宗李治,母亲武则天,哥哥唐中宗李习安,侄子唐绍帝李重茂和儿子唐玄宗李隆基也是皇帝。

一家六帝,所以外号“六帝丸”。此外,他前后两次登基。

第一次是公元684年,第二次是公元710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李旦三次拒绝皇位,宁愿把皇帝的位置让给别人,也不愿自己当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大概是绝无仅有的。

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李旦不想当皇帝的原因。

一,公元690年,李旦让位给母亲武则天

讲道理,李旦是不可能当上皇帝的,因为他的父亲李治有八个儿子。李旦作为李治的小儿子,无论他的地位有多高,都不会登上皇位。

但事实上,这对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李治的长子李忠在9岁时被立为太子,但后来武则天成了皇后,他失去了太子的地位。不仅如此,武则天还诬陷他谋反。于是,李忠年仅22岁,就被李贽处死了。

公元664年,李贽的次子李姣病死。他还不到20岁。而李治的第三个儿子李,因为武则天恨他的生母,所以李处处被武则天盯上,自然不能继承李治的皇位。

李治的第四子李,其生母萧曾与武则天争权夺利,因此遭到武则天的怨恨。武则天当了皇后,萧遭到报复,甚至被迫害致死。

因此,李被贬为地方官并被软禁,因此他不能继承皇位。

李贽的第五个儿子李弘非常能干,受到了整个政府和人民的爱戴,但出人意料的是,李弘在23岁时就因病去世了。

李治的第六子李习安,虽然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但一方面他堵住了武则天的称帝之路;另一方面,他们母子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于是李习安被贬到地方,失去了继承王位的可能。

甚至在684年,他被迫自杀。

李治的第七个儿子李习安在李治死后当了皇帝。虽然李习安的能力不是很好,但他的脾气相当大,经常与武则天作对。这激怒了武则天,他把李习安赶出了首都,并把李习安贬为庐陵王。

于是,在公元684年,李旦接替李习安,成为唐朝的第五任皇帝。

这个宝座不是李旦得来的,是人家坐在家里的时候从天而降的。他虽然当了皇帝,但权力不在他手里,连人身自由都受到限制。

后来,吴家对唐朝权力的不断侵蚀,以及武则天对皇位的觊觎,使得李旦连自己的生命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对皇位不感兴趣的李旦为了保命,主动提出要武则天当皇帝,甚至可以改姓“武”。于是,武则天接受了李旦的退位,做了皇帝。

李丹让位的原因很无奈。一方面,他试图保全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他试图尽可能地保存唐力王室的血统。

毕竟,在武则天的血腥镇压下,大量唐力王室死亡。如果他不放弃,杀红眼的武则天将被杀千年,唐力皇室将彻底完蛋。

既然如此,不如暂时退让,以后再寻求重新掌权的机会。

二,公元698年,李旦让位给哥哥李显

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就在考虑将来是让儿子还是侄子继位。

在这个问题上,迪徐人杰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当今天下被唐太宗李世民击落,唐高宗的李治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武则天。如果真的把这个世界交给吴家,显然是违背天意的,在道理和情理上都说不通。

其次,相对于母子关系,姨侄关系显然更为密切。把天下让给你的儿子,那你还能在武则天之后进祠堂,享受后人的祭祀。

但如果把天下留给侄子,自古以来,我就没听说过哪个皇帝会把姑姑搬进祠堂供奉。

正是迪徐人杰的这两次告诫,武则天决定将来把权力还给唐力王室。

起初,武则天有意将皇位传给李旦。结果没想到李丹拒绝了很多次。无奈之下,武则天只好派人欢迎李习安回来,并于公元698年立李习安为太子。

就这样,李旦第二次让位,把皇帝的位置让给他的弟弟李习安。他让步有几个原因。

首先,朝鲜和中国的部长们更支持李习安。

从长子继承制来看,李显来确实应该继承皇位。而且李习安对武则天的态度会更加僵化,所以朝中大臣在情理上更支持李习安,李旦也因此显摆舟楫做个人感情。

第二,武则天现在身体还很好,以后再出事也是难免的。

公元698年,武则天74岁,但她身体依然很好,还能活几年。谁也不敢保证在武则天的最后几年里,会不会再发生什么事情,从而影响到李旦。

既然如此,不如远离政治漩涡,把这些麻烦丢给李习安,自己做个逍遥自在的君主。

三,公元712年,李旦让位给儿子李隆基

公元705年,武则天驾崩,李习安称帝,第二次称帝。但是他的能力不怎么样。在位仅五年后,他被妻子韦伯斯特王后毒死。

韦伯斯特皇后能力不怎么样,但她想效仿武则天,成为女皇帝。如果她想当女帝,李旦和太平公主是最大的障碍,所以她必须想办法先杀了李旦和太平公主。

但她没想到的是,她的计划会被泄露出去。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得知此事后,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兵变,杀死了韦伯斯特及其党羽。

韦氏词典被杀后,得到韦氏词典支持的唐绍帝李重茂吓坏了,主动把皇位让给了李旦。

在儿子的支持下,李旦于公元710年第二次称帝。

然而,他没有在王位上呆很久。公元712年,他提出冥想,并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李隆基。他这次让步有几个原因。

首先,李旦虽然是皇帝,但他的权力掌握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手中。

作为政变的发起者,政变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抢夺了大量的权力。另外,李旦无意从政,所以朝廷实际上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所控制。

反正也没什么实权,不如退位,清闲快乐。

第二,太平公主的势力日益膨胀,李旦却没有办法遏制。

随着太平公主势力的不断扩大,李旦不禁感到了威胁。但是,李旦也知道,自己不能和太平公主玩,儿子可以。

既然如此,不如自己退位,把太平公主这个大麻烦交给她的儿子去处理。

当然,李旦三次退位的主要原因是无心从政,对权力真的不感兴趣。

作为李治的小儿子,李旦一开始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皇帝,所以从小就学习书法,潜心学习。

在他看来,还不如做个平日练字写诗的自由自在的君主。为了更进一步,万一结果把自己的命搭进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毕竟,有些人想成为全能,但有些人想平静地度过一生。李旦属于后者,所以在皇位问题上,李旦三次都选择了把皇位让给别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5525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4
下一篇 2022-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