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从何时起开始衰败

清朝从何时起开始衰败,第1张

清朝不亡下个朝代是什么(清朝不灭亡的走向)

前几年银幕上全是清朝的剧,“皇阿玛”“皇前”“格格”“奴才”的称谓层出不穷,让人觉得清朝在银幕上,在21世纪,在人们心中,依然鲜活。

在清代的诸多剧目中,圣贤贤臣,家国情怀,儿女情长,在荧屏上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盛世画卷。

但是,众所周知,荧幕中并没有盛世大清。事实上,乾隆登基后不久,中国就迎来了百年屈辱,一段让人不忍回忆的历史,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

其中,清朝在辛亥革命中灭亡后,中国迎来了残酷的军阀混战,其间也失去了不少领土,所以很多人在回顾百年屈辱历史时不禁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清朝没有灭亡的时候,还能保持完整的中央政府和领土完整。所以,如果清朝没有灭亡,没有发生辛亥革命,在清廷的领导下,中国局势不会恶化,民国军阀不会分裂,领土不会遭受损失。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清末的情况已经给出了答案!

探讨这个话题,需要从清代地方督抚的权力变迁说起。

清初实行总督制,即总督、巡抚掌管地方大权,与六部平级。但由于巡抚权力过大,为了牵制巡抚,设置了政务院和府衙司法局。

密使负责官员考核和财务,直属吏部和户部,按察使负责刑法,直属刑部。两者都是划分总督的权力,但不属于总督。所以,没有财权的地方,没有财权就没有后勤,自然不可能调兵造反。

同时,地方总督是最高行政首长,统率本省的文、军、民,但同时中央又设置了封臣、将军等官职。在每个省,分别对六个中央部门直接负责,以此来划分省长的权力,防止省长坐大。

所以地方诸侯没有足够的兵权,要他们自立或造反基本不可能,除非所有地方官都联合他。

因此,清朝中前期,中央政府直接掌控全国的军事、政治和财政,各省督抚完全听命于朝廷,没有独立的军权和财权。

太平天国运动后,八旗军和绿营得不到重用,单靠满蒙势力无法维持统治。于是咸丰三年,允许组织地方武装——团练,用“自养团练”自保,以牵制太平天国。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各地诸侯逐渐掌握军权、财权,扩大人事权,形成一个又一个“独立王国”。

对于任何一个朝代来说,团练都是一剂美味的毒药,或许可以镇压叛军,但是太容易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清朝也是如此。

清兵的胸服上,“兵”字属于正规军,一般指绿营。“勇”字指的是团练,出现于清末。这是一支半常设的雇佣性质的武装部队。东西招之则散,收之则勇,散之则为民。曾国藩的湘军是团练性质的武装力量。

随着湘军的崛起,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迫使清朝的军事制度发生了变化。总结一下曾国藩湘军的特点,就是:“一营的权力全部交由营官,指挥不遥控;军之权全付,总司令不遥。”

其中“不为遥控”是指不能遥控,连统帅、太子都不能遥控,更别说朝廷了。

为了更有效地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将大量军事将领授予巡抚之职,由巡抚直接指挥当时作战能力最强的雍营,从而实际上拥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后来,朝廷还赋予总督掌控绿营的权力,使总督手中的军权进一步放大。

总之,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曾国藩、李鸿章、左、沈葆桢、李绪义等汉族武装集团迅速崛起。特别是湘军制很快取代了绿营制,将军自行招募制取代了兵部的天下制。

与现代不同的是,在古代,谁招谁往往听谁的。所以朝廷的兵部很快就只有名义上的调兵权,实际调兵权属于地方官员。

到光绪末年,清廷是一兵一卒,都得靠地方督抚。比如朝廷根本指挥不了李鸿章的淮军,只有李鸿章能指挥。

众所周知,战争关乎后勤。没有后勤,我们手中再多的兵力也是枉然。那么,地方长官是如何掌握财权的呢?

太平天国之前,清政府财政陷入困境。文献记载,咸丰继位之初,户部只有187万元的银行存款,各省缴纳的税只有225万元在运途中缴纳。两者加起来只有412万元,还不够户部用半年。

但太平天国爆发后,到1852年底,户部缴纳的各种“奢饷”已达2963万余元。

随着太平天国起义规模越来越大,清朝中央政府根本无力应对。于是为了应对严重的财政危机,清政府下令各地“就地加薪”,改变了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地方督抚逐渐有了自己的财政收入。

清代地方政府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提高俸禄:一是增加旧税,突破康熙“永不加税”的限制;二是开征新税,最重要的是建卡征收厘金,江北营靠征收厘金维持;

第三,自主管理捐赠。咸丰三年,曾国藩邀请“准大臣到处劝捐”,开创了地方官员可以公开卖官敛财的先例。后来,各地都成立了捐赠机构。

地方长官有钱后,可以完善自己的物流系统。如湘军在就地加薪的过程中,设置了军部局、运输局、粮站、好坏局、备防局、营防保障总局、军服保障总局、药铅制造总局、军械火药收发局,形成了独立于户部的后勤保障体系。

所以有人说,如果曾国藩造反,成功的概率极高,完善的后勤系统是重要原因之一。

洋务运动兴起后,户部被迫允许总督就地筹款。

于是,地方督抚不仅保留了镇压太平天国李进、捐钱等权力,还进一步扩大了财政收入渠道,包括常征的剩余部分、关税的一部分、田赋附加税、官商和股份的官方收入、发行纸币、铜元利润、举借外债和内债等。

太平天国之前,清朝的督抚数量有限。雍正时,总督可以推荐三人,总督可以推荐两人,其余由吏部选拔。

但太平天国运动后,大量官员被革职或被杀,清廷不得不无条件地多次向诸侯发函保护人才。比如1861年,咸丰下令各督抚无资格保护武直人员,左任巡抚,安徽巡抚李绪义是曾国藩的主将。

与此同时,随着总督权力的增加,以下办公室的数量也在增加,所需工作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总督擅自任命下属官员,朝廷对此只能默许。

《清史稿》记载:“总督行事便利,择人不分资历,随时采取措施,不能以大计为例。”毋庸置疑,诸侯自己任命的基层官员,自然对他们的忠诚度较高,但未必对中央忠诚。

太平天国时期,崛起的地方武装首领基本都是汉人。后来这些汉人的督抚和自己任命的官员大多是汉人,这与清朝ZC的“防汉抑汉”是相悖的。

所以清廷在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后,企图逐步收回权力,但问题是旧的制度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地方督抚又不愿意失去权力,怕清廷失陷后算账。

更何况当时跟西方交涉的事情,基本都是地方督抚在处理,所以最后朝廷不但没有收回权力,反而让地方督抚有了更大的权力。

在掌握了军权、财权、扩大人事权之后,地方督抚实质上已经属于“独立王国”了,尤其是义和团运动时期。

鸦片战争后,清朝与西方列强的谈判主要由汉人或地方督抚处理,导致慈禧太后与西方列强之间缺乏畅通的沟通渠道。

由于西方使臣集团对光绪政变后慈禧囚禁新政权,对“自建仓储”持鄙视态度,清廷认为列强有推翻慈禧,恢复光绪的企图。

义和团爆发后,慈禧态度暧昧。她一方面计划在外国列强的压力下镇压义和团,但另一方面又想利用义和团泄愤,向西方列强施压,改变其“推翻慈禧,恢复光绪”的政治意图。

所以义和团的ZC是“抑抚并举,以抚为主”,导致义和团的势头越来越大,让西方列强感到不安。

西方列强为了应付义和团,进一步谋利,以保护使馆、帮助平叛为由,组成八国联军,要求慈禧立即镇压义和团。

此时,清政府内部出现重大分歧。有的认为应该马上打压,有的认为应该观望,有的认为应该顺应其变化,等等,最后各行其是。

更有甚者,清廷对地方督抚的“抗命”行为充耳不闻,不予追究。也就是说,地方诸侯不服从诏书,中央政府却一点也不惩罚。这不仅让地方督抚看到了清廷的软弱,也让地方政府尝到了甜头。

1900年6月21日,慈禧以光绪名义向万国宣战。邮政大臣盛怀玄立即下令各地电信局扣留清廷“召义和团宣战”只传给各省督抚,劝他们不要服从命令。

当时两广总督李鸿章立即回禀朝廷说:“此乱命也,谓广东不遵圣旨”。李鸿章的幕僚刘学商议,上书孙中山:“李鸿章因北方义和团运动,欲使广东独立,欲起用你为辅。请立即来广东合作。”

随后,盛怀玄、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闽浙总督徐应勋、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书堂、安徽巡抚王之春、广东巡抚德寿,就如何保全东南各省的稳定,避免外国列强的入侵进行了讨论。

同时暗中盘算,如果北京失守,皇帝和太后有难,李鸿章当大总统撑腰,终于在几天后,在上海签订了《东南互保协定》,史称“东南互保”。

之后四川等地也加入了互保,于是“互保”的范围扩大到了东南、中南甚至西南。

毫无疑问,东南互保运动是统治者长期掌权、长期酝酿和自保的结果。反过来也可以看出,清末各省早已支离破碎。

虽然李鸿章、张之洞等。有很高的政治威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东南、中南甚至西南各省糊在一起,但对漠北、西北各省等边境地区的影响力不足。

更何况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死后?群龙无首之后,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只能被西方列强轻易击破。

综上所述,民国军阀割据的根源其实早在清朝就埋下了。到清朝末年,朝廷已经无法指挥地方政府,地方督抚是事实上的“独立王国”。国内的情况并不比民国时期好。

如果清朝继续存在,依然不会改变“诸侯专制独立”、清廷无法指挥地方的局面。更何况满汉矛盾在清朝依然存在。所以,如果清朝继续存在,中国只会变得更糟,甚至会因为清朝对列强的软弱而失去更多的领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5528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4
下一篇 2022-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