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aoqihou
[外文]:microclimate
一般指近地面几米气层内、土壤表层和植被层内的气候。泛指由于下垫面性质以及人类和生物活动而形成的较小范围内的特殊气候。小气候的划分目前尚无统一的意见。
小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到下垫面辐射能量收支(见辐射平衡)、分配、转化以及大气湍流的影响。大气和下垫面之间的热量和水分的交换,最先在近地面层中进行,即在小气候环境中进行。小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温度、湿度与风等气象要素的时间变化、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都很大。愈接近地面,变化愈大。例如,当离地面2米处温度日较差10℃时,地面温度日较差可达20℃以上;在沙漠地面,高差几厘米,温差甚至可达几十度;室内室外,气候可以完全不同。小气候特征和天气条件有密切关系,在晴朗和干燥的天气下表现得最明显。例如,沙漠地区近地层的温度晴天变化最剧烈,阴天变化缓和甚至消失。此外,小气候特征的表现程度还随时间、季节而不同,一般在白天和夏季表现强烈,在夜间和冬季表现弱些。
小气候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很大。因为人类绝大多数活动都在近地面层内进行,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和植物也生长在这一层,而这里的气候又最容易按照人类需要的方向变更。例如,绿化、灌溉、改变土壤性状、改造小地形、营造防护林和设置风障等都可以改变地表附近的水热状况,从而改变当地的小气候,使其符合人类的需要。
小气候因其特殊性,在观测时不能沿用一般气象台站的常规仪器和观测方法,必须利用专门的仪器和方法进行研究。为了不破坏产生小气候的环境条件并能反映小气候的微细结构,所用仪器要求感应部件小、灵敏度高、能隔测和自记等。
参考文章
- 母猪舍的小气候条件猪
- 蛋鸡育雏舍小气候及其控制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