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卢森堡介绍

关于卢森堡介绍,第1张

关于卢森堡介绍

[拼音]:Lusenbao

[外文]:Luxembourg/Luxemburg

欧洲西部内陆国。与法国、联邦德国和比利时为邻。面积2586平方公里。人口36.6万(1984)。全国分 3个行政区。首都卢森堡(市)。

境内多丘陵,莱茵河的支流阿尔泽特河流经国土。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全国分为两个自然地理区。北部阿登高原是比利时阿登山脉向东南延伸部分,经长期侵蚀,地势低缓,平均海拔400~500米,最高点海拔仅549米;土壤瘠薄,森林茂密,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南部为起伏缓和的彭佩斯丘陵,平均海拔300~400米,土壤肥沃,土层较厚,摩泽尔河支流广布,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全国气候温和,降水适中。1月平均气温3℃,7月19℃;阿登高地1月平均气温0℃,7月气温高于全国平均值。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近 300天。铁矿储量达2.7亿吨,均为贫矿。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4.6%,以山毛榉树和栎树为主。

境内人口较稠密,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140人。人口分布不均,北部稀疏,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46人;南部稠密,平均每平方公里达280人。北部的迪基希区面积占全国的45%,人口只占16%;而南部的卢森堡区面积只占全国的35%,人口却占74%。全国万人以上的 5个城市,全分布于南部地区。主要民族为卢森堡人,余为日耳曼人和法兰西人。外籍人口比重较大,主要来自意大利、联邦德国、法国和比利时等国。93%的居民信奉天主教。法语和德语为官方语言,卢森堡语为日常用语。

10世纪时是罗马帝国的领地。1347年成为大公国。15~18世纪先后被西班牙、法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国统治。1866年德意志联邦解体,卢森堡获得独立。1867年被伦敦会议欧洲各大国公认为“永久中立国”,并确定疆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均被德国侵占,1945年恢复独立,为君主立宪制,全称卢森堡大公国。1948年修改宪法,放弃中立政策,与比利时、荷兰结为经济联盟,翌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7年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资本主义工业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5936美元(1980),居世界前列。1980年工业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的38.3%,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自19世纪托马斯炼铁法被运用于钢铁工业以后,利用本国的铁和邻国的煤,迅速发展起钢铁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料、燃料和市场虽均依赖国外,本国铁矿石产量由战前年产220多万吨,减少至60~70万吨,但钢铁产量增加仍快,1974年生铁产量曾达547万吨,钢644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此后产量有所下降,1980年产生铁356万吨,钢462万吨,人均钢产量多年来居世界首位。钢铁工业职工占全国职工总数的40%,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90%以上的钢供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钢铁工业集中分布在西南边境地区(见彩图)。迪德朗日、阿尔泽特河畔埃施和迪弗当日为最大的钢铁生产中心。60年代起实行工业多样化政策,冶炼设备、锅炉、桥梁、化工等工业获得较大发展,还有纺织、食品、木材加工等工业。

农业居次要地位。1980年农业就业人口9130人,占全部就业人口的5.7%,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全国耕地面积5.7万公顷,草场和永久性牧场7.1万多公顷,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2%和27.5%。畜牧业发达,产值约占农牧业总产值的80%,以饲养牛、猪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有小麦、大麦、黑麦和马铃薯。粮食不能自给,乳制品和水果自给有余。葡萄种植和酿酒业发展较快。南部是主要农业区,生产集约化;北部以种植业为主,西北部以畜牧业占优势。

陆上交通发达。1981年铁路线长 270多公里,其中160多公里已电气化。公路总长5108公里,横贯欧洲的快车道,自布鲁塞尔经卢森堡西南部进入瑞士的巴塞尔。

境内风景秀丽,并多古迹,建筑很有特色,战后还修建了许多田园式风景区。旅游业发达,每年接纳留宿旅客50多万人次,还有近10万游人短暂停留。

参考文章

  • 美丽的卢森堡大峡谷保健养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005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