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颂(1020~1101)介绍

关于苏颂(1020~1101)介绍,第1张

关于苏颂(1020~1101)介绍

[拼音]:Su Song

中国宋代天文学家、药物学家。字子容,福建泉州南安人。生于宋真宗天禧四年,卒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进士。先任地方官,后改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等职九年,得以博览皇家藏书。宋哲宗登位后,先任刑部尚书,后任吏部尚书,晚年入阁拜相,以制作水运仪象台闻名于世。

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苏颂奉命检验当时太史局等使用的各架浑仪(见浑仪和浑象)。因此想到应有表演的仪器和浑仪配合使用。先前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张思训曾创造水运浑象“太平浑仪”,后因机绳断坏,无人知其制法。苏颂访知吏部守当官韩公廉精通数学、天文学,告以张衡、梁令瓒、张思训仪器法式大纲。韩公廉写出《九章钩股测验浑天书》一卷,并造成机轮木样一座。后由苏颂和韩公廉于元祐三年集合一批工人制造,元祐七年竣工。这是一座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三组器件合在一起的高台建筑,整个仪器用水力推动运转,后称水运仪象台,其中有许多突出的发明创造。水运仪象台完成后,苏颂于绍圣初年(约公元1094~1096年间)把水运仪象台的总体和各部件绘图加以说明,著成《新仪象法要》一书。

苏颂为了能更直观地理解星宿的昏晓出没和中天,又提出设计一种人能进入浑天象内部来观察的仪器,即假天仪。具体设计仍由韩公廉推算完成。它是用竹木制成,形如球状竹笼,外面糊纸。按天上星宿的位置,在纸上开孔。人进入球内观看,外面的光从孔中射入,呈现出大小不同的亮点,好象夜空中的星星一般。人悬坐球内扳动枢轴,使球体转动,就可以更形象地看到星宿的出没运行。这架仪器是近代天文馆中星空演示的先驱。

苏颂在药物学方面,曾组织增补《开宝本草》(1057年),著有《本草图经》(1062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034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