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lei de huiyou
[外文]:fish migration
鱼类在一年或一生中所进行的周期性定向往返移动。许多鱼类均有这种习性。洄游距离长的可达几千公里,短的只有几十公里。洄游是鱼类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性,是鱼类对环境的一种长期适应,它能使种群获得更有利的生存条件,更好地繁衍后代。研究并弄清鱼类洄游的状况和规律,是准确进行渔情预报和资源量估算、提高捕捞效率的重要前提条件,同时对鱼类资源的保护、管理和放流增殖等具有重要意义。
类型
鱼类洄游的分类方法很多。按鱼类不同的生理需求,可分为产卵性、索饵性和越冬性洄游;以鱼类生活史不同阶段可分为成鱼和幼鱼洄游等。而按鱼类所处不同生态环境则可分为海洋鱼类的洄游、溯河性鱼类的洄游、降海性鱼类的洄游与淡水鱼类的洄游 4种类型。
海洋鱼类的洄游洄游性的海洋鱼类完全在海中生活和洄游。同种鱼往往分为若干种群,每一种群有各自的洄游路线,彼此间不相混合。如18世纪时人们认为东北大西洋各海区的鲱鱼均由北极游来。到19世纪后期,德国渔业资源学家F.海因克通过对从各海区采来的大量鲱标本的测定分析,才确认各海区的鱼群有不同的变异特征,每个海区都分布有它自己的洄游群体。中国近海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鲐等也都属于这一类型。如东、黄海的小黄鱼可分为4个种群,分别有其自己的越冬、产卵与索饵的洄游路线。中国近海的小黄鱼、大黄鱼的洄游距离只有几百公里,而带鱼、鲐则有上千公里。
溯河性鱼类的洄游溯河性鱼类生活在海洋,而溯至江河的中上游繁殖。这类鱼对栖息地的生态条件,特别是水中的盐度有严格的适应性。如北太平洋的大麻哈鱼溯河后即不摄食,每天还顶着时速几十公里的水流上溯数十公里,有时甚至要跳越具有一定落差的瀑布,因此在洄游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到达产卵场时鱼体已很消瘦,生殖后亲体即相继死亡。幼鱼则在当年或第2年入海。中国的远东大麻哈鱼、鲟、鲥等都进行这一类型的洄游。但某些生活于河口附近的浅海鱼类,生殖时只洄游到河口,溯河洄游的距离较短,如长江口的凤鲚等。
降海性鱼类的洄游降海性鱼类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淡水里而洄游至海中繁殖。鳗鲡是这类洄游的最著名例子。20世纪初丹麦施密特曾对大西洋的鳗鲡产卵场作了多年调查,发现平时生活于淡水的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的产卵场都在西大西洋的藻海,只是前者的产卵场略偏东,后者略偏西,都位于一个高盐度的暖水区。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降海后不摄食,分别要洄游5000~6000公里和1000~2000公里后到达产卵场,此时鱼体已消瘦,生殖后亲鱼全部死亡。两种鳗鲡幼体回到各自大陆淡水水域的时间不同,欧洲鳗鲡需要3年,美洲鳗鲡只需要1年。中国的鳗鲡、松江鲈等的洄游也属于这一类型。
淡水鱼类的洄游淡水鱼类完全在内陆水域中生活和洄游,其洄游距离一般都较短。洄游情况较为多样化。有的鱼生活于流水中,产卵时到静水处;有的则在静水中生活,到流水中去产卵。中国鲤科鱼类中的青鱼、草鱼、鲢、鳙等通常在湖中育肥,秋末到江河的中下游越冬,次年春再溯至江河的中上游产卵。
海、淡水盐度不同,渗透压有差异。一般硬骨鱼类体液的渗透压介于海、淡水之间,故经常处于失水状态的海水鱼需多喝水而少排尿,并于鳃部生有排盐细胞。反之,淡水鱼则不喝水而多排尿,鳃部无排盐细胞。因此作溯河或降海洄游的鱼类,过河口时往往需在咸淡水区停留一段时间,来完成这种生理机能的转变。
原因
产生鱼类洄游的原因,一般认为首先是由于鱼类本身的生理要求,包括对饵料丰富水域、适宜的产卵地或越冬场所的追求。影响鱼类洄游的环境因子有水流、底形、温度、盐度、水质、光线等,其中水流是对洄游的定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在具有一定流速的条件下,鱼类通常都逆流而游。由于鱼类的侧线有感流能力,故可在游泳中当感到左右水流不均衡时,辨别水流方向。大麻哈鱼在洄游中则是通过嗅觉器官找到它的出生支流的。欧洲鳗鲡洄游到遥远的西大西洋去产卵的原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是由于在鳗鲡出现时的中新世,欧洲鳗鲡生活的水域离出生地较近,后随西欧大陆的东移,二者的距离被拉开,洄游的路程也就被拉长了。
调查方法
一般用标志放流法(见标志放流)。即在活鱼身上安装有编号的标志牌或作记号再放回水中,然后根据重捕情况即可大致推知某种鱼的洄游方向、距离与速度。该法对生命力强的鱼类更为有效。也可采用鱼体生物学测定法,即利用不同海区鱼群本身的形态变异(如鳍条、侧线鳞、幽门盲囊、椎骨数的变异)或观察某些寄生虫的出现情况,来推断其各自的洄游分布范围。但该法对某些形态变异小的鱼类较难适用。另外还有生物化学法、渔获统计法、大面定期定点试捕法(适用于底鱼)、水声学法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