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iaoming
[外文]:Proceras venosatus
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又名高粱条螟、甘蔗条螟。 作物害虫, 主要为害高粱、玉米、甘蔗,也为害粟和麻等。成虫体长10~14毫米,翅展24~34毫米,灰黄色。前翅和翅脉有黑褐色纵条纹,中室端有1个小黑点,外缘有7个小黑点。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乳白至淡黄色。分夏、冬两型,夏型幼虫腹部各节背面有4个黑褐色斑点,上生刚毛,排列成正方形,前两个斑点椭圆形,后两个近长方形;条型幼虫越冬前,脱皮后黑褐色斑点消失,体背出现4条紫褐色纵线。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福建、广东及台湾等省。也见于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埃及。初孵化幼虫群集高粱心叶丛内咬食嫩叶,稍大咬成不规则的小孔。3龄后即在原为害处的叶腋间蛀入茎内,蛀茎早者咬食生长点造成枯心。蛀茎部位多在节间中部,作环状取食茎髓。穗期幼虫多潜入穗下第一节蛀入,将茎秆咬空一段,影响灌浆,形成秕粒。老熟后就在茎内结薄茧化蛹。在华北一年发生2代,华南及台湾为4~5代。以老熟幼虫在高粱、玉米秸秆中越冬和在甘蔗叶鞘内侧或茎秆内越冬。华北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在6月下旬,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在8月中、下旬。 春雨较多、湿度偏高时有利第1代的发生。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块状卵多产于叶背基部和中部,呈鱼鳞状排列。天敌主要有赤眼蜂和黑卵蜂等。防治措施包括处理秸秆,消灭越冬幼虫;在卵盛期施用杀虫剂如对硫磷、辛硫磷、西维因、乙酰甲胺磷或螟蛉畏等。高粱上禁用敌百虫、敌敌畏。蔗区可用巴丹、杀虫脒、敌百虫、亚胺硫磷或杀螟腈等。
参考文章
- 防治甘蔗条螟经济作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