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dai Beijing Cheng shuili
[外文]:water conservancy of ancient Beijing city
开发利用永定河与潮白河,并防治其洪水危害,保证漕运和城市供水是北京历代水利的重点。
城市供水自公元 250年在湿水(今永定河)上修建戾陵堰,引水至当时的蓟城(今北京),至元代近千年间,北京古代城市供水不断地修复利用这一引水工程。元代建大都城后,城市扩大,只依靠上述工程和西郊的玉泉水为源已无法满足城市用水和漕运的需要。至元二十九年(1292)由郭守敬规划设计修建了白浮瓮山河引水工程,将温榆河上源的泉水引至瓮山泊(今昆明湖),供大都用水。明代白浮瓮山河湮废,北京的地表水源只剩玉泉山一处。永定河因含沙量大,泛滥严重,威胁城市安全,已无法引用。为补充水量不足,清乾隆年间兴建引用西山的香山、卧佛寺泉水的石渠工程逾10km,将分散的泉水引至玉泉。北京城市园林供水,一直是水利部门的重要任务。因此,兴修的水利工程一开始便为美化首都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最著名的工程如元代瓮山泊,既是通惠河(见京杭运河)上源调节水库,又是著名风景游览区,元代皇帝多次乘船前往游乐。经清代扩建为昆明湖,成为大型皇家园林。北京居民饮用水历来以井水为主,因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质量较好,条件便利。
漕运古时以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称为漕运。自金建中都起,漕运任务十分艰巨。在水资源短缺的北京地区发展漕运,历来重视水的综合利用和节水工程的效益。从北京到通县(以下接北运河)的运输古代一直有南北两条通航水道。北线运河创自金大定四年(1164)以前,但时断时续,到元代至元十六年改建为坝河,在河道上修建七座拦河坝,实行分段运输(倒载法)。最大漕运量达110万石,一直使用到元朝灭亡。明清都没有修复。现存坝河是其遗迹。南线运河自金大定十二年开凿金口河,引浑河(今永定河)水通漕运,上段基本采用戾陵堰车箱渠路线,中间过中都北城,东至通州城北入潞水(今北运河)。结果因浑河水泥沙含量过多,河道坡降过陡而失败。泰和五年(1205)开闸河,水源改用白莲潭(今积水潭、什刹海等)清水,并在下游河道上建闸五六座以节制水流。因水量小,勉强通航10余年。元至元二十九年至三十年(1292~1293)郭守敬修通惠河,长164里,并增加水源,在下游河道上建闸11处共24座,严格节制水量,将入北运河口处下移到张家湾李二寺,从而实现了顺利通航。元代船只可沿通惠河直驶入大都城内积水潭,漕运量最高约200余万石。明以后水源枯竭,通惠河缩短到东便门外,航运不很畅通,经明、清不断维修,一直使用到20世纪初。
农田水利早在东汉时,渔阳(今密云、顺义)太守张堪曾开稻田八千顷。三国时建戾陵堰引水灌溉农田。金代引永定河通航虽不成功,但仍有灌溉之利。元以后禁止从永定河引水,但沿河农民仍然私开小渠引水灌溉。由于城市的发展,使原有的农田逐渐建为市区。如金代在今皇城以东地区有大片稻田,记载称“岁获万斛”,到元代成为大都城的市区。
城市防洪与排水北京防洪历来以永定河为重点。其左岸堤防始建于元代。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进行系统整治,固定下游河道,改变“无定河”局面。总的治理方针是左岸筑堤,右岸分洪的原则,以确保城区的安全。北京城区城址选择优越,基本可避免永定河、潮白河水直接泛滥入城,主要在防止雨涝和城区排水上兴修完整的排水工程。自元大都城建成起,到明代扩建城区,形成了以内城干河与护城河相通连的一级排水干渠,其次是大街两侧的二级干渠,以下分支到各街道的支渠、小沟。由于制定了较严谨的管理制度,使城内雨涝大为减少。但清后期严重失修,成为旧北京的一个严重问题。
- 参考书目
- 蔡蕃编著:《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北京出版社,北京,198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