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eiguo
[外文]: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北美洲国家。本土位于大陆中南部,东濒大西洋,东南临墨西哥湾,西滨太平洋;北与加拿大为邻,西南与墨西哥毗连。所属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洲西北部,夏威夷州位于中太平洋北部。国土总面积 9372614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陆地约占总面积97.8%,内陆水面占2.2%。海岸线总长 19924公里。人口23645.4万(1984),居世界第四位。全国划分为50个州和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哥伦比亚特区。
自然地理
地形美国本土的地形结构与北美大陆一致,两侧高,中间低,明显分为3个纵列带:东部是阿巴拉契亚高地和沿海平原,约占本土面积的1/6;中部是平原,占本土面积的1/2;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约占本土面积的1/3。按海拔高度计,500米以下的地区占全国面积的56%,500~1000米占15%,1000~2000米占18%,2000米以上占11%。
(1)阿巴拉契亚高地。 在构造上是北美洲东部古生代褶皱带的组成部分。南起亚拉巴马州中部,向东北伸展,在美国境内长约2300公里。其东北部(在新英格兰地区)是深受挤压、变质和岩浆侵入的地带,经长期侵蚀形成波状起伏的高地,海拔约300~500米,向东、南倾斜;有些地段因岩性坚硬,形成低山,如怀特山、格林山等;第四纪冰期时曾受大陆冰川侵袭,冰蚀和冰碛地貌广布。西南部构造地形比较复杂。其东侧也是深受挤压、变质和岩浆侵入的地带,由前寒武纪和下古生代变质岩、花岗岩组成,包括山麓台地和蓝岭两个地貌单元,北窄南宽。前者海拔200~400米,向东缓倾,以陡崖与沿海平原相接,河流经此多成湍流或小瀑布,南北连接为一条著名的“瀑布线”;蓝岭为崎岖山地,海拔500~1800米,自北向南增高,其中米切尔山达2037米,是美国东部的最高点。西侧包括岭谷区和阿巴拉契亚高原两个地貌单元,由古生代沉积岩组成。前者表现为岭谷相间的特征,岩性坚硬的砂岩等因抗蚀力强,屹立成山,海拔约1000米;岩性软弱的页岩、石灰岩等被侵蚀成谷。阿巴拉契亚高原岩层近于平展,地面起伏和缓,海拔300~600米。
大西洋沿岸平原和墨西哥湾沿岸平原为美国本土东南边缘近期出露的海底。北起科德角,向南延伸,绕经墨西哥湾北岸,西至格兰德河口,宽约100~400公里,海拔不足200米,大部分在120米以下,向海缓倾。半固结或未固结的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沉积岩层经河流差别侵蚀,抗蚀力强的砂岩、石灰岩形成单面山,软弱的白垩层或粘土层成为低地,两者相间,布列如带,这种带状起伏平原典型表现在密西西比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的以东、以西两段。沿海多砂嘴、潟湖和沼泽地,大西洋岸北段多河口溺谷、小型岛屿和半岛。佛罗里达半岛为一石灰岩台地,地势低平,湖沼湿地广布。
(2)中部平原。介于阿巴拉契亚高地和落基山脉之间,构造上属中部地台。自古生代以来,长期处于缓慢升降运动中,屡遭海侵,在前寒武纪结晶岩基底上覆盖了近于平展或作微缓倾斜的后期沉积,仅局部地区隆起成穹地或拗陷为盆地。根据高度、后期沉积层、地貌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分为东部内陆低平原和西部大平原两大单元。内陆低平原发育在古生代浅海相沉积层之上,海拔一般不足500米,地势向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俄亥俄河缓倾。其中密苏里河和俄亥俄河以北地区,由于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使冰期前的河流地貌广泛受到改造,形成广大冰碛平原,还包括湖区西北的湖成平原和南部的底碛平原等,仅威斯康星州西南部属无冰碛区。密苏里河和俄亥俄河以南地区,未受冰川影响,地貌特征主要反映构造和河流作用。中部为密西西比河下游冲积平原;其东南侧,即俄亥俄河以南、田纳西河以东地区,为一深受河流切割的低高原;西南部的石炭纪和二迭纪岩层,经河流的差别侵蚀,或为页岩谷地,或为砂岩和石灰岩构成的单斜低丘,两者相间,带状起伏。
大平原的后期沉积,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第三纪岩系。西部在落基山脉隆起时被带动上升,沉积岩层显著向东倾斜,而东部岩层则向西缓倾,整个大平原显示为一广浅的向斜。在长期外力侵蚀下,形成自西向东低斜、并受到许多东西向河流深切的广展平原,海拔500~1800米。大致在普拉特河以北地区,第三纪沉积岩层大部分被侵蚀,其中密苏里河以北和以东曾受大陆冰川侵袭,冰碛地貌广布;西北部有一系列穹地,如布莱克山等;在南达科他州西南部,发育大片劣地地貌;内布拉斯加州西部分布风积沙丘。普拉特河以南的中部,覆盖着第三纪坚硬的砾岩,地势最高,海拔1500~1800米,有高平原之称。
内陆高地在美国中部平原内自成一个地形区,由北部的欧扎克高地、南部的沃希托山以及介于其间的阿肯色谷地组成。欧扎克高地系中部地台南缘的穹地,久经侵蚀,地面深受切割,海拔500~600米,由南向北缓倾。沃希托山为一东西走向的古生代褶皱山地,地形上以岭谷相间为特征,海拔一般不足800米,与阿巴拉契亚高地的岭谷区相似。
(3)科迪勒拉山系。从阿拉斯加东南行,经加拿大,纵贯美国本土的西部,主要由落基山脉、喀斯喀特-内华达山脉、海岸山脉等 3组山脉以及一系列山间高原、盆地和谷地组成。山系宽 800~1600公里,海拔一般为2000~3000米。中生代下半期至第三纪褶皱成山,地壳活动至今仍在继续。
落基山脉是东组山脉的主体,向北伸入加拿大境内,南与墨西哥的东马德雷山相接,为美国本土的主要分水岭。黄石国家公园以北地段,东侧以平行山岭,西侧以一系列块状山岭、间以断层谷地为特点,海拔2000~3000米,山地冰蚀地貌分布很广,并发育现代冰川,辟有“洋川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是一个向斜盆地,熔岩广覆,海拔2500米,以多间歇泉著称。黄石国家公园以南至怀俄明盆地以北地段,除西部表现为平行山岭与谷地相间的特征外,中、东部多为走向不一、边缘陡峻的高原状山体,彼此隔以宽广的向斜盆地。怀俄明盆地以南地段,山体收缩,由狭长的南北向平行山岭组成,海拔2400~3000米,不少高峰在4000米以上。
喀斯喀特-内华达山脉与海岸山脉为美国本土西缘内、外两组山脉。往北,前者与加拿大境内海岸山脉相接,后者延伸为沿海岛屿带;向南,两组山脉转为墨西哥境内的加利福尼亚半岛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拔1800~2500米,自南向北增高,中段被哥伦比亚河切割成峡谷;大部分为熔岩和火山喷出物所覆,尤其在南段,火山锥林立,部分还在活动中,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连续喷发的圣海伦斯火山。内华达山脉为一巨大花岗岩断块山,东坡陡峻,西坡缓斜,海拔1800~2500米,其中惠特尼山高达4418米,为美国本土最高点,海岸山脉北段山势较高,深受河流切割;南段多为断块山,海拔600~1200米,著名的圣安德列斯大断层经此。介于上述两组山脉之间的是互不连续的威拉米特谷地、加利福尼亚谷地和洛杉机盆地。
哥伦比亚高原介于落基山脉与喀斯喀特山之间,为一广大的熔岩高原,被哥伦比亚河及其支流切成很多峡谷,北部冰碛地貌和冰水沉积广布,地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1500米。盆地与山脉区(其北部也称大盆地)介于落基山脉与内华达山脉之间,以一系列相互隔离并大致平行的短窄断块山(1800~2700米)同干燥盆地(1300~1800米)相间分布为特征,广布沙漠地貌和盐湖。科罗拉多高原位于盆地与山脉区东南,组成岩层近于平展,第三纪末和更新世大幅度上升,一般海拔在2100~3300米,高原面呈台阶状;河流深切,形成一系列深邃的峡谷,如世界最长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等。
气候美国本土大部分介于北纬30°~49°之间,属温带和亚热带范围,仅佛罗里达半岛南端伸入北纬25°,属热带;本土东西又濒临大洋,加以地形纵列,故气候的地域差异明显,类型复杂多样。
除山地外,冬季1月0℃等温线大致与北纬38°线相当,太平洋沿岸气温大大高于同纬度内陆地区,也比同纬度大西洋沿岸高。夏季 7月平均气温除太平洋沿岸、山地和五大湖北部地区外,一般都在20℃以上,西南部科罗拉多河下游一带达32℃;太平洋沿岸夏季气温远低于同纬度内陆地区,也比同纬度大西洋沿岸低。因此,太平洋沿岸气温年较差最小,海洋性显著;大西洋沿岸次之;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大,大陆性强。美国年平均降水量约 760毫米。500毫米的等雨量线大致同西经100°线相当。东部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自西向东和自北向南增加,阿巴拉契亚高地南部和墨西哥湾沿岸可达1500毫米以上;降水的季节分配一般以夏雨为主,约占全年30~40%,雨热同期,但冬季由于气旋活跃,也并不干旱,部分地区如东北沿海和内陆低平原偏南部,甚至冬雨略占优势。西经100°以西,年降水量一般在500毫米以下。其中大平原西部和哥伦比亚高原年降水量250~500毫米,前者以夏雨为主,后者冬雨占优势;盆地与山脉区、科罗拉多高原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甚至低于100毫米。但北纬40°以北的太平洋沿岸,由于面迎盛行西风和地形的影响,成为美国多雨区之一,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各季有雨,秋冬稍多;北纬40°以南,年降水量显著减少,且以冬雨夏干为特征。
根据上述气温、降水及其季节分配的地域差异,可把美国本土分为三大气候区,即东部湿润区、西部干旱区和太平洋沿岸区。在西经 100°线以东的东部湿润区内,自北而南包括3个气候类型区:
(1)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大致位于北纬40°以北。基本特征是冬季寒冷少雨,夏季温和多雨。1月平均气温-3~-12℃,积雪期长达40~140天;7月平均气温20℃左右,无霜期120~180天。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夏雨为主;东北沿海超过1000毫米,冬雨稍占优势。
(2)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于本土的东南部,大致在北纬40°以南,包括佛罗里达半岛的大部分。冬季温暖,除北部边缘外,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墨西哥湾沿岸和佛罗里达半岛可达12~16℃,但遇到强大的寒潮南侵时,气温也可下降到0℃以下,发生冻害;夏季暖热,7月平均气温为24~28℃,无霜期在200天以上。湿度大,降水丰富,多闷热天气。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以夏雨占优势,冬季多气旋雨,无干季。本区西部夏季多龙卷风;东南沿岸在夏秋之际常受飓风袭击,多暴雨。
(3)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指佛罗里达半岛南端及附近岛屿。终年湿热,没有冬季,1月平均气温20℃以上,7月26℃以上,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季节分配均匀,夏秋较多。
在西经100°以西的西部干旱区,包括2个气候类型区:
(1)温带大陆性半干旱与干旱气候。地处内陆,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冬寒夏热,降水少,变率大。其中大平原北部和哥伦比亚高原属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250~500毫米,但前者处于落基山以东,地势平坦,便于寒潮南侵和热浪北上,气温变化急剧,年较差大,1月平均气温0~-20℃,7月20~28℃,降水则集中于夏季;哥伦比亚高原处山间位置,冬季基本上免受寒?鼻窒卤浠喽院突海?1月平均气温-4~-8℃,7月20~24℃,降水以冬半年稍占优势。温带干旱气候限于盆地与山脉区北部,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变率更大,超过30%。
(2)亚热带大陆性半干旱与干旱气候。其中大平原南部属半干旱型,盆地与山脉区南部、科罗拉多高原部分地区属干旱型,气候的基本特征与上一类型相似,主要差别在气温方面,因纬度较低,1月平均气温0~12℃,7月24~30℃。
太平洋沿岸区包括2个气候类型区:
(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北纬40°以北太平洋沿岸地区。沿海有暖流经过,又处西风带内,冬温夏凉,2月平均气温0~8℃,8月8~12℃,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山地迎风坡可达3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秋冬较多。
(2)地中海型气候。分布在北纬30°~40°太平洋沿岸地区。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夏季凉爽,7月平均气温16~20℃,1月为8~12℃,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自北向南递减。冬季在西风带控制下,气旋活跃,冬雨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夏季处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东缘,天气干燥而稳定,夏雨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3%。
阿拉斯加州以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月平均气温-21~-29℃,7月4~8℃,年较差很大。年降水量130毫米,以夏雨为主,蒸发弱。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州则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1月平均气温22℃,7月26℃,年较差小;年降水量的分布受地形制约很明显,东北迎风坡一般达2500毫米以上,西南背风坡仅800毫米。
河流和湖泊美国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全国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9705亿立方米,约占全球年地表径流总量的 6.3%,居世界第四位。但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在水网密度、水系大小、水源补给、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等方面分布很不平衡。落基山脉构成全国水网的主要分水岭,其次是东部的阿巴拉契亚高地和北部低矮的冰碛垅。分从三者发源的河流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独流或汇集为大小不同的水系,分别注入大洋;西南地区的河流,则注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于沙积中。落基山脉以东地区水网稠密,水量丰富,集中了本土年地表径流量的72%;落基山脉以西地区,水网稀疏,水量不大,仅占本土年地表径流量的28%,其中约3/4又集中在西北部。此外,阿拉斯加州集水面积广,气温低、蒸发弱,又有来自加拿大境内径流量的流入,年地表径流量很大,但利用率很低。
美国本土的中部平原地区,发育了世界最大的水系之一密西西比水系和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密西西比河纵贯国土南北,注入墨西哥湾,全长(以密苏里河为源)6262公里,是世界第四长河;流域面积322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干支流流经美国31个州,占美国本土面积的2/5以上。东岸重要支流有俄亥俄河等,水量大,季节变化较缓和;西岸支流有密苏里河、雷德河等,水量较小,季节变化较大。干流的水量及其季节变化,主要决定于东岸支流,河口附近年平均流量1.88万立方米/秒,洪水期见于春季,枯水期在秋季。五大湖分布在美国中北部边境,除密歇根湖完全在美国境内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与加拿大共有。总面积24.5万平方公里,素有“北美州大陆地中海”之称。各湖主要由更新世冰期冰川挖蚀而成。湖面由西向东逐级低降,各湖之间有水道相通,最后安大略湖汇经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五大湖水量丰富,湖面季节变化幅度很小,在安大略湖出水口处的年平均流量为6640立方米/秒。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之间,有多条运河相通,联成一个庞大的内河航运系统。
阿巴拉契亚高地以东,空间有限,水系较小,但因降水量多,水网稠密,水量丰富。其中纽约以北地区,冬季雪量大,积雪期长,洪水期出现在春季,枯水期在秋季;纽约以南地区,河流水量季节变化一般以夏涨冬枯为特点。
哥伦比亚河源于加拿大境内落基山脉西坡,流经美国西北部半干旱区,切穿喀斯喀特山脉和海岸山脉,注入太平洋,全长1953公里。河流水量大,比降陡,主要依靠山地冰雪融水,部分为冬季降水补给,洪水期见于春末,冬季也形成次高峰,晚夏至秋季为枯水期。西北太平洋沿岸降水虽丰,但河流多独流入海,不构成系统,水流湍急。盆地与山脉区和科罗拉多高原地区,多间歇河和盐沼,大部分属于内流区,较大的外流河是科罗拉多河,源出落基山脉,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流经干旱与半干旱区,注入加利福尼亚湾,全长2333公里;还有流经加利福尼亚谷地的萨克拉门托河等。它们为灌溉农区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自然资源美国地大物博,是世界上重要的资源大国。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为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提供了比较优越的条件。
(1)土地资源。从美国主要地形区构成来看,起伏和缓,土层深厚,宜耕性好,适宜多种利用的平原面积分布最广。以中部平原为主体,加上大西洋、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和加利福尼亚谷地等,约占国土总面积1/2。平原广阔的土地构成特点,结合比较优越的水热条件,使大部分地区适宜农牧业发展。全国耕地面积广达28亿多亩,占国土总面积1/5以上,占世界耕地总面积13%,仅次于苏联。耕地分布集中,质量也较好。约70%以上耕地面积集中在大平原和内陆低原。这里地势平坦,耕地大面积连片分布,利于机耕;土壤以草原黑土(包括黑钙土)、栗钙土和暗棕钙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高,气温和降水条件也较适宜,成为美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场所,有著名的“玉米带”、“小麦带”等。耕地的后备潜力也很大。有相当数量的草地、放牧地和沼泽地可以开垦用于耕作。
天然草原面积36.3亿亩,占国土总面积26.5%,占世界天然草原面积7.9%,居世界第三位。90%的天然草原分布在西经 100°以西的大平原和西部山间高原、盆地。人工草地约3.7亿亩,主要分布在东部。它们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饲养基地。
自然条件较差、不宜农牧业利用的沙漠、石质裸露的山地、冻土寒漠、沼泽湿地、永久积雪区和冰川等仅占国土面积13%,且多数分布在西部山区和阿拉斯加州。
(2)森林资源。美国森林面积约43.6亿亩,森林覆盖率39.1%,占世界森林总面积7.1%,居世界第四位。每公顷年生产能力在1.4立方米以上的用材林面积,约占森林总面积的2/3;用材林畜积量202亿立方米,其中64%为针叶林,36%为阔叶林。每公顷年生产能力低于1.4立方米的非生产林、生产保护林和暂缓采伐林,约占森林总面积1/3,多已被划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美国本土分为 6个林区。大平原以西有太平洋岸林区和落基山林区,针叶树占优势,多为原始林。前者分布在喀斯喀特山脉以西,气候湿润,森林茂密,以道格拉斯黄杉(又称花旗松)为主,现为全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落基山林区气温低,降水较少,林木生长率低,以黄松为主。大平原以东有北部林区、中部硬木林区、南部林区和热带林区,约占全国用材林面积的 3/4,针、阔叶树种分布均匀,阔叶树略占优势。其中南部林区水热条件较好,林木生长周期短,土壤沙质重,次生林和人工林占很大比重,以长叶松、短叶松等为主,现已发展为全国第二大木材生产基地。此外,阿拉斯加州有海岸和内地2个林区,面积达4400多万公顷,以针叶林为主,因地处边远,自然条件严酷,尚未划为用材林,但发展潜力很大。
(3)矿产资源。美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作为现代工业基础的主要矿产,如铁、铜、铅、锌、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硫磺、磷酸盐、钾盐等矿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钼、钒、钨、金、银、铀、硼等矿也在世界上占较大比重。许多矿产资源具有埋藏浅、分布集中、开采条件较好的特点。但是,美国缺乏部分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如铁合金属中的锰、铬、镍、钴、有色金属中的锡、锑、铋、铂和多种稀有金属,非金属中的金刚石、云母、水晶等,储量均不足,甚至缺失。再者,美国虽是世界著名矿产资源的储、产大国,更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产、消逆差很大,对外依赖严重,即使国内储量较丰、产量较高的矿产品也需从国外进口。
煤炭探明储量近4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以烟煤和次烟煤为主,埋藏深度一般不超过306米,层次平展,储量的1/3可供露天开采。大致以密西西比河为界,煤储量西部略多于东部,煤的质量则东部优于西部。全国有阿巴拉契亚、密歇根湖以南的中西部、落基山、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和阿拉斯加等6大煤田,其中阿巴拉契亚煤田为世界最大煤田。
石油探明储量约37.4亿吨(1983),居世界第七位。美国中南部是最大的储油区,主要集中在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和俄克拉何马3州,油田从内陆延伸至墨西哥湾沿岸和浅海海底,储量约占全国52~54%,内陆多为穹地储油构造,沿海油田含油层主要分布于盐丘中。其次是阿拉斯加州油区,储量约占全国35%,油田主要分布在北坡普拉德霍湾一带。第三是加利福尼亚洲油区,油田主要分布在洛杉矶盆地和圣华金谷地,多为重质油。此外,落基山区的怀俄明盆地等地区也有较大油田分布。天然气储量56034亿立方米(1983),次于苏联、伊朗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气产区与油区大体一致,主要分布在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萨斯两州,其次是俄克拉何马、新墨西哥、堪萨斯等州,合计约占全国储量的90%。
铁矿探明储量 173亿吨(1980)。约96%可以露天开采,但高品位富矿逐渐枯竭,现以贫矿为主,平均含铁量降至20~30%。主要矿区在苏必利尔湖西南一带,其中以明尼苏达州的梅萨比铁矿最为重要。
有色金属矿以铜、铅、锌为主,部分是三者共生矿。铜矿探明储量9200万吨(金属量,1980),居世界第二位;多数是硫化铜矿,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大盆地和落基山区,重要矿区有犹他州的宾厄姆-坎尼恩,蒙大拿州中部的比尤特和亚利桑那州东南部的比斯比、格洛布、莫伦西等。铅矿探明储量5352万吨(金属量,1980),居世界首位;矿区集中分布在密苏里州东南部和“三州区”(堪萨斯、密苏里、俄克拉何马3州交界处),其次是爱达荷、科罗拉多、犹他等州的落基山区(多为共生矿)。锌矿探明储量2722万吨(金属量,1980),居世界第二位,矿区主要分布在密苏里、田纳西、纽约等州的阿巴拉契亚高地区,以及科罗拉多等州的落基山区。其他如钼、钒、铀等矿也主要产于西部山区,新墨西哥州蕴藏有全国最大的铀矿,钼、钒分别与铜、铀矿共生。
在非金属矿中,硫磺储量1.88亿吨,居世界首位,天然矿体主要分布于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平原外侧的盐丘中;磷酸盐集中分布在佛罗里达半岛的中部和北部,以及北落基山区;钾盐主要分布在犹他、科罗拉多、新墨西哥3州的东南部。
(4)水力资源。美国水力蕴藏量17420万千瓦,已开发利用37.6%(1981)。哥伦比亚流域是水力蕴藏最丰富的地区,约占全国1/4;其次是俄亥俄河流(主要在其支流田纳西河上)、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流域、科罗拉多河流域。
居民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吸收了近代国际移民的半数以上。从拥有系统移民记录的1820年以来,迄1980年,累计有4965.5万人从世界各地移居美国,占同期内全国纯增人口总数(21690.7万)的22.9%,余数77.1%是自然增长,其中绝大部分也都是移民的后裔。16世纪欧洲人开始陆续移入,当时在现美国境内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约 100万。初期移民主要来自英格兰、爱尔兰和德国。嗣后,“奴隶贸易”盛行,从非洲运来大批黑人。1790年美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人口普查,总数为393万人。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移民最兴旺时期,90年间共移入3701.1万人。这一时期中,来自意大利、巴尔干各国、奥地利、瑞典、俄国、波兰等地的欧洲移民增多;还包括来自亚洲的华人、日本人等。1915年全国人口已逾1亿,相当于1790年的25.6倍。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移民锐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民数重又增加,但保持在每年30~40万的水平上,主要来自加拿大、拉丁美洲和亚洲各国。
几个世纪来持续不断的移民,使美国居民的种族和民族成分日趋复杂。各大洲 100多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后裔生活在美国,在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中,移民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 *** 英语的美利坚民族,故有“民族的熔炉”之称。1980年,以欧洲移民后裔为主体的白种人合计为18837万,占全国人口的83.1%;黑人2649.5万,占全国人口的11.7%,大部分居住在城市,尤其是北部一些大工业城市中;墨西哥人715万,约占全国人口3.2%,大部分居住在西南部各州。其他人数较多的还有阿拉伯人、波多黎各人、印第安人、华人、菲律宾人、日本人、古巴人、印度人、朝鲜人、越南人等。
全国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2人。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1)东密西疏。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占本土面积1/4,人口平均密度在每平方公里60人以上;密西西比河以西至落基山脉东麓地区也占本土面积1/4,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人;落基山脉东麓以西地区占本土面积一半,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9人。
(2)沿海密内陆疏。本土总人口的53%集中在宽约80公里的沿海狭窄地带内,其面积仅占本土的15.8%,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7.8%人。其中,大西洋沿岸占本土面积4.1%,占总人口2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0.2人;太平洋沿岸相应为4.0%、11%和83.3人;五大湖沿岸为4.5%、13%和85.9人;墨西哥湾沿岸为3.2%、6%和57.8%人。内陆地区地广人稀,约占本土面积84.2%,占总人口47%,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5人。
美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流动性最大的国家。1976年以前,平均每年有20%的人口迁徙,最高的年份达30%。近年来仍保持在10%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内人口迁徙的总趋势是向西和向南。1980年南部和西部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52.3%,首次超过东北部和中北部地区。加利福尼亚州从1970年起跃居为全国人口最多的一州,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人口也从1980年起上升为全国第三位和第七位。与整个人口迁移的趋势相反,20世纪以来美国黑人从南部大批迁居北部,使黑人的地理分布发生很大变化。1910年南部各州占全国黑人总数90%以上,到1978年已下降到52%。
1982年人口出生率为16‰,死亡率8.6‰,自然增长率7.4‰,属世界上人口增长率较低的国家。从70年代初起,人口的年龄构成已具“老年型”特点。1982年18岁以下占总人口27.1%,18~64岁占61.3%,65岁以上占11.6%。经济活动人口的职业构成属发达国家类型。第一产业职业人口从20世纪初期起已相对和绝对下降;第二产业职业人口以制造业为主,在50年代初达到最高峰后,开始停滞和相对衰退;第三产业职业人口则迅速上升,在40年代后期已占到经济活动人口的半数。1982年美国就业劳动力总数是9952.6万,其职业构成是:农、林、渔业占3.6%,矿业1.0%,建筑业5.8%,制造业20.4%,运输、通信和公用事业6.6%,商业20.9%,金融、保险业等6.3%,服务业30.2%,公共行政5.2%。
城市化程度很高。1980年全国共有城镇8765个,城镇人口占总人口73.7%。中小城市占优势。全国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22个,仅占总人口12.5%;1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151个,占总人口12.9%;其余大部分是2.5万人口以下的社区和集镇。大西洋岸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是美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带。该带长970公里,宽50~160公里,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城市密集,居住4200多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1/5,有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波士顿等大城市。中北部五大湖流域是另一个城市密集地区,在以密尔沃基、布法罗和辛辛那提为顶点的三角形地区内,包括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等大城市。
领土形成和开发过程
1763年以前为殖民地时期,从16世纪起,西班牙、荷兰、法国殖民者相继入侵。英国后来居上,到1733年,已在东起大西洋岸、西迄阿巴拉契亚高地的狭长地带,建立起13个殖民地。经过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英国殖民地又扩张至密西西比河。
英国移民大批到来,愈来愈多的非洲黑人被贩运到此,英属殖民地人口增长很快。到1775年已有 260万人,其中1/5为黑奴。经济以农业为主,小农场土地所有制和奴隶种植园大土地所有制并存;北部新英格兰一带,纺织、伐木、采矿、炼铁、造船等工业兴起,沟通13个殖民地的公路陆续兴建,逐渐形成统一的市场。英语成为共同语言,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18世纪后期,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1775年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在费城发表“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1781年取得独立战争胜利。1783年美英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其疆域除原13个殖民地外,还包括阿巴拉契亚高地与密西西比河之间土地,总面积230万平方公里。1787年通过宪法,1789年成立联邦政府。
独立战争解放了美国生产力。19世纪初美国开始产业革命,从欧洲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同时开始向西部进行领土扩张,兼并了英、法、西在北美西部的殖民地。1803年购得密西西比河以西约 215万平方公里的法属殖民地路易斯安那。1818年从英国购得今北达科他州的部分土地。1819年从西班牙购得整个佛罗里达半岛。1845年侵占墨西哥的得克萨斯。1846年迫使英国放弃北纬49°以南的俄勒冈地区。1846~1848年发动美墨战争,迫使墨西哥割让格兰德河以北和以西大片领土(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1853年又把希拉河以南地段并入版图。美国的领土从大西洋岸扩展到太平洋岸,面积达772万平方公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更大的市场、原料和粮食生产基地,刺激了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增长。186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仅次于英、法、德3国,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南、北部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北部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工业发展很快;南部盛行奴隶制,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基本上没有工业。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矛盾,促使南、北政治力量之间由冲突而导致战争,即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最后以北部胜利而告终,南部奴录制度被废除,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南北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和资本日趋集中,美国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开拓中西部大片处女地,是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而来自世界各地移民大量涌入,则成为向西开发的生力军。1890年几条横贯大陆东西的铁路建成以后,大大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已跃居世界首位,除煤炭、钢铁等基础工业迅速增长外,又发展了电气、化学、汽车等新工业部门。1860~1900年,耕地面积和资本主义大农场数均增加2倍,小麦产量增加3倍,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同时向海外扩张。1867年从俄国购得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并占领了中途岛;1879年东萨摩亚成为美国“保护国”;1898年美西战争后,并吞了波多黎各、菲律宾、关岛和夏威夷群岛。以后又攫取了维尔京群岛、巴拿马运河区等。1958年和1959年,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分别成为第49州和第50州,现代美国版图基本形成。
两次世界大战中,垄断资本家大发战争横财,经济迅速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处于顶峰阶段,约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出口贸易的1/3和黄金储备量的3/4,并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但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支配下,从50年代起,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已落后于日本和多数西欧国家,加以侵朝、侵越战争失败,危机、萧条频现,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
经济地理
美国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生产规模巨大,部门结构完整,1980年约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40%,农业总产值的14%,出口贸易总额的12%,国民生产总值长期高居世界首位。在经济结构上,美国是一个工业对农业占绝对优势的工农业国家,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有高度发达和大规模的资本主义农业,劳动生产率很高。在全国职业人口中,从事物质生产部门的仅占30%,但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占有的机械数量、动力消费量等都高于世界各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保持世界最先进水平,尤其是在核武器、电子技术、航空和航天等方面。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很高,全国约有1/3工业企业从事军工生产,其产品在出口贸易中也占重要地位。每年军费开支一般占联邦政府支出的1/4,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防务需求成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个经常性因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大垄断财团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其中以洛克勒财团、摩根财团等为首的东部财团权势最大,在金融、石油、军火工业、基础工业、轻工业、运输业和公用事业等方面居突出地位;以美洲银行财团、得克萨斯财团等为首的西南部财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新兴工业、金融集团,在军火工业(航空、航天、导d等)、石油、农业综合企业等方面影响很大;以克利夫兰财团、芝加哥财团等为首的中西部财团,其利益主要集中在铁路、钢铁等基础工业以及农业方面。1980年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销售额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3%,其中如三大汽车公司垄断全国小汽车产量的7/10,十大钢铁公司垄断钢产量4/5,五大石油公司垄断原油产量1/3以上。
工业美国工业部类齐全,生产能力巨大。按美国产业标准分类,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公用事业(水、电、煤气)4大类,1981年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4.2%、3.6%和2.4%。 采矿业以石油、天然气、煤等燃料矿开采为主。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其中重工业占绝对优势,轻工业也很发达。钢铁工业、汽车工业与建筑业一起,并称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产值大,就业人数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计算机、石油化工、原子能、宇航等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美国工业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东北部和中北部)。西起密西西比河,东至大西洋岸,南起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北至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南岸及新英格兰南部,这一狭长地带面积仅占全国8%,却集中全国一半以上的制造业,形成著名的“制造业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美国人口南移,被称为“阳光地带”的西南部和南部加速开发,工业发展较快,1950~1976年工业产值增长6.2倍(全国增长3.1倍),有些部门在全国产量中的比重已超过东北部,如炼油、石油化工、航空和宇航设备、纺织、食品和服装业等。这就是“美国生产力南移”现象,出现了加利福尼亚州西南岸、墨西哥湾沿岸等新兴工业区。但到目前为止,美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北部。
(1)冶金工业。以钢铁工业为主,已有100多年发展历史。资源条件比较优越,苏必利尔湖西南蕴藏丰富的铁矿,阿巴拉契亚高地有丰富的炼焦煤,但锰矿需进口。60年代以来,铁矿石年产量保持在7000~9000万吨,其中80~90%产自苏必利尔湖西南一带。由于富铁矿日趋枯竭,铁矿石的自给率已从50年代初的90%下降到80年代初的70%左右,需从加拿大、委内瑞拉等国进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生铁和钢的年产量一直徘徊在7000万吨至1亿吨左右。70年代起钢产量已落后于苏联,近年又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三位。但美国钢铁工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平仍在世界上处于首要地位。北部地区接近煤、铁产地,有方便、廉价的水运,又是最大的钢铁消费市场(制造业带),成为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约占全国产量的80%。主要中心有五大湖以南的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匹兹堡等,其次是大西洋沿岸的巴尔的摩、费城等。此外,南部有老钢铁工业中心伯明翰;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由于石油工业的发展,建筑业兴起,钢铁消费量日增,出现了以休斯敦为中心的新兴钢铁工业基地。
有色冶金工业以铜、铅、锌、铝的冶炼为主,其生产规模除锌(仅次于苏联和加拿大)以外均居世界首位。铜和铅、锌冶炼业以本国资源为基础,主要分布在矿区。炼铝原料大部依靠进口。墨西哥湾沿岸接近拉丁美洲铝土生产国,利用当地丰富天然气作动力,是全国炼铝业集中区;哥伦比亚河、田纳西河等大水电站附近也有许多炼铝厂。
(2)燃料动力工业。美国是世界能源消耗量最大的国家,约占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1/3。1982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为:石油42.9%,天然气25.8%,煤22.1%,水力4.9%,核能4.3%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是动力工业的主要部分。1982年原油产量4.27亿吨,仅次于苏联;天然气产量5248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墨西哥湾沿岸的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以及俄克拉何马州是全国最大的油、气产区,约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1/2和天然气总产量的4/5;阿拉斯加已发展为第二大产油区,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5;列第三位的是加利福尼亚州,约占全国总产量12.7%。1982年美国原油消费量7亿多吨,约40%依赖从中东、加勒比海地区等进口。炼油工业发达,年炼油能力8.4亿吨,居世界首位。炼油厂主要设于原油产地和东北部消费区,大量原油通过油管输往东北部。
煤炭工业历史悠久,几经兴衰,特别是油、气工业兴起后,采煤业长期停滞不前。近年来能源短缺,为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煤炭资源重新受到重视,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上升,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1982年煤产量约7.56亿吨,超过历史上最高水平,居世界首位。阿巴拉契亚煤田面积18万平方公里,分布在东部 8个州,产量约占全国3/5,且主要是炼焦煤,接近北部“制造业带”;其中肯塔基州和西弗吉尼亚州是全国最大的两个产煤州,合计占全国总产量1/3。密歇根湖以南的中西部煤田,煤质较差,主要产区在伊利诺伊、印第安纳等州。西部煤田储量大,含硫低,煤层厚,大部分可露天开采,70年代以来,产量有较大增长,主要产区在怀俄明州等。
电力工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之一。1982年总发电量 22412万亿度,相当于1950年的5.76倍,居世界首位。总发电量中各种能源所占比重为:煤53.4%,核能12.6%,石油6.5%,天然气13.6%,水力13.8%。核电站自1957年始建,1982年已达80座,主要分布在北部,燃料缺乏的新英格兰地区。核电比重较大。
原子能工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的工业部门。1942年在芝加哥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现已发展成为由许多工厂、实验室、试验设备和场所,组成庞大、完整的体系。主要为军事服务,也用于发电和工农业生产。分布在沿河流域地区,如田纳西河流域、俄亥俄河流域、哥伦比亚河流域等。新墨西哥州是原子武器的研究和生产基地。
(3)机械制造工业。1975年起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制造业部门。1981年其产值和就业人数分别占制造业的22.8%和21.4%。可分为一般机械制造和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两大部类,发展很快,1981年产值分别比1967年增长 3倍和2.3倍。在一般机械制造业中,生产规模最大的是办公、计算机械和建筑机械,其次是通用工业机械、金属加工机械等。生产以新英格兰和中北部地区最集中,辛辛那提、芝加哥等为重要中心。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除生产一般电机、电器外,通讯设备和以电子计算机、电子设备元件为主的电子工业发展最快,产量和技术水平均在世界上占突出地位,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电气设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北部“制造业带”,以芝加哥、纽约、费城和伊利运河沿岸一些工业城市为中心,其次是西部的洛杉矶。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是“硅谷”,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弗朗西斯科附近的圣克拉拉谷地,其次是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郊的“硅原”,北卡罗来纳州首府罗利附近的“硅三角”,以及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的卫星城镇博尔德和洛杉矶市郊的桔县。
(4)运输设备制造工业。美国第二大制造业部门。1981年其产值和就业人数占制造业的9.9%和8.6%。以汽车制造工业为主,其次是飞机制造工业。汽车年产量曾长期保持在1000万辆左右,其中80%为小汽车,素有“汽车王国”之称。70年代以来生产波动很大,1980年起汽车产量已落后于日本,1982年降为695万辆。90%的汽车制造业集中于北部,主要是在以布法罗、辛辛那提和芝加哥为顶点的三角形地区内,其中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为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总部的所在地。此外,西部的洛杉矶和南部的亚特兰大也是汽车生产中心。美国的飞机制造业始于20世纪初,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60年代末以来,随着导d、宇宙运载工具、人造卫星等宇航工业的崛起,飞机制造业地位相对下降,主要生产中心是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矶和西雅图,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和沃思堡,堪萨斯州的威奇托和堪萨斯城等。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纽约、费城、巴尔的摩等地则是轻型飞机以及发动机、推进器等零部件的生产中心。造船工业较薄弱,以生产航空母舰、核潜艇等军用舰只为主。
(5)化学工业。资源条件优越(富石油、天然气、煤、磷酸盐、硫磺、食盐等),20世纪初成为世界上化学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以酸、碱等无机化学工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石油化学工业迅速发展,使化学工业成为制造业中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1981年其产值比1967年增长2.4倍,与食品工业并列为第三大制造业部门。东北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沿岸是在煤炭和冶金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老化工区,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地区尤为集中,以生产高级化工产品为主,石油化学工业也有所发展。纽约是全国最大的香料、化妆品、医药和染料的生产中心。油、气资源丰富的墨西哥湾沿岸为石油化学工业基地,其中科珀斯克里斯蒂-休斯敦-博蒙特地区集中了全国石油化学工业的2/5。
(6)纺织工业。传统工业部门之一。棉纺织业以本国原料为基础,毛纺织原料大部分依赖进口。石油化学工业的兴起,促进了化纤纺织和针织业迅速发展。新英格兰是美国最老的纺织工业区,19世纪末棉纺织业逐渐衰落,主要发展毛纺织业。南、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亚州,棉纺织业在全国占优势。化纤纺织业主要分布在南部石油化学工业基地。
(7)食品工业。发展最早的工业部门。也是轻工业中生产规模最大的部门,1981年约占制造业总产值的9.6%。美国谷物、肉、乳、水果等农牧产品丰富,为发展食品工业提供有利条件。分布普遍,各大城市均有发达的食品工业。
农业美国以农立国,19世纪70年代以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优势。农业为工业化积累巨额资金,开辟了广阔的国内市场。随着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1981年仅占2.9%。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高度发达的农业仍然是一个巨大规模的生产部门,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原料,为工业品销售提供巨大的市场,是资本投资的重要场所,农产品出口对平衡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也起着重要作用。
20世纪50年代初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近30多年来,又以科学技术和高效率管理的优势,迈向农业现代化更高阶段。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增长的同时,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1982年全国农场的农产品销售值为1445亿美元,比1950年增加约4倍;农业劳动力410.8万,比1950年减少1.4倍。美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5%,却生产了世界全部食物的约20%;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可供养60人以上。农业商品化程度很高,产品几乎全部投入市场,其中约1/3供出口,1982年农产品出口值约占出口总额的17.3%。大农场兼并小农场,土地和生产集中的过程仍在继续。1982年全国共有 240万个农场,比1930年减少414.6万个;平均每个农场占地2682亩,相当于1930年的2.9倍。面积6070亩以上的大农场仅占农场总数的6.6%,却占农场总面积的58.5%(1978)。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区域专业化于20世纪逐步形成和发展,分带按区配置农业生产,每一地带或区域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牧产品,地域之间分工明显,全国出现玉米带、小麦带等 9个农业专业化区。农场专业化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农场分工越来越细,主要经营一种大类产品,如谷物农场、棉花农场、乳业农场、家禽农场等,有的农场甚至只生产某类产品的某个品种。工艺专业化是新发展的专业化形式,农牧产品的生产过程被划分为若干不同职能的专门作业,每个农场只完成其中某种特定作业。农业专业化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日益社会化。除农业生产部门本身外,出现了农业生产资料制造与供应的“农业前部门”和农产品储运、加工、销售的“农业后部门”,三者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经济综合体,即“农工商联合企业”。
农业部门结构的特点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平衡发展,两者相互依赖,密切结合。1982年按农场销售值计,种植业、畜牧业分别占51.4%和48.6%。全国作物收获面积21.6亿亩(1981)。种植业部门构成齐全,主要农作物产量和出口量均在世界上占突出地位。最重要的作物是小麦和玉米,1981年分别占全国作物收获面积的22.8%和21%,居各类作物之首;产量分别为7600万吨和2.08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6.9%和玉米总产量的47.5%。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64.5%供出口,占世界小麦总出口量的48.1%;玉米大部分作饲料,产量的24%供出口,占世界玉米总出口量的70.4%;高梁、燕麦、大麦等谷物,合计约占全国作物收获面积的9.5%,产量也居世界前列,主要用作饲料。稻米产量830万吨,约30%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21.6%。经济作物以大豆、棉花、烟草、甜菜、亚麻、花生等为主。大豆按销售值计仅次于玉米,并是种植业中增长最快的部门。1981年大豆占全国作物收获面积18.8%,比1945年增加5.2倍;产量5440万吨,比1945年增加9.3倍,占世界大豆总产量63%;产量的46.5%供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量的86.6%。棉花是美国发展最早的经济作物之一,曾长期是种植业的首要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棉田大幅度缩减。近年来虽有较大回升,其收获面积仍不及20世纪30年代最盛时期的1/3,但因西部灌溉棉田的兴起,单产提高,产量已恢复到历史上较高水平;1981年占世界总产量22.1%,占世界出口量32.2%。牧草在种植业中也占重要地位,按收获面积是第四大作物,1981年占全国作物收获面积的16.9%。蔬菜和水果业发达,1981年两者合计占农场销售值的10%左右。
养牛业在畜牧业中占突出地位,1982年占农场畜牧业销售值的69.5%。20世纪50年代起,在养牛业中乳牛业的领先地位被肉牛业取代,后者发展迅速,跃升为最大的农业生产部门。1982年肉牛业占农场销售总值的21%,乳牛业占12.8%, 分别居第一和第二位; 全国共有牛11560万头,其中乳牛1101万头。养猪业是第二大畜牧业部门,1982年全国有猪5323万头,占农场畜牧业销售值14.1%,占农场销售总值6.9%。养羊业相对较薄弱。养禽业以鸡和火鸡为主,其中肉鸡业是畜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1982年有41.5亿只肉鸡,比1945年增加10.3倍。
美国海岸绵长,大陆架面积17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渔业资源丰富,但渔业生产增长缓慢,渔获量长期徘徊在270万吨左右。70年代末开始突破300万吨,1981年为377万吨,居世界第五位。水产品仍不足国内消费。渔获量中,除金q鱼外,几乎全部捕自近海水域。甲壳类和软体动物捕获量居世界前列。1981年大西洋侧和太平洋侧近海渔场约各占全国渔获量的35%,前者主要经济鱼类为鳕、鲻、沙丁鱼、油鲱、虾和牡蛎等,后者为鲑、金q鱼、巨型鲆和巨蟹等;墨西哥湾侧近海渔场约占全国渔获量28%,以对虾著称。内陆淡水渔业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流域,产鲑、鳟、鲈鱼等。
美国主要农业专业化区:
(1)牧草乳酪区(乳酪带)。包括东北部和滨湖各州。气候寒湿,无霜期较短,土壤贫瘠,不适宜种植谷物,但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加以本区接近“制造业带”,城镇人口密集,有广阔的市场,故发展成为以牛奶生产为中心的牧草乳酪区。大部分耕地种植牧草、青贮玉米、块根作物等。1982年拥有全国乳牛头数和牛奶、乳制品产量的将近一半。大城市附近也发展养禽、蔬菜、果树和花卉等。
(2)谷物饲料与牲畜产区(玉米带)。位于牧草乳酪区之南,北纬40°~45°之间。以艾奥瓦、伊利诺伊、印第安纳、俄亥俄和密苏里等州为核心,70年代以来已扩及邻近各州。本区地势平坦,耕地集中,土层深厚肥沃,气候温湿,无霜期较长,利于玉米生长,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玉米专业化生产地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飞速增长的大豆种植业也主要集中在本区,玉米与大豆轮作。1982年仅上述 5州集中全国玉米与大豆收获面积的50.4%和45.4%,产量的55%和52.4%。农牧结合,以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为精饲料,饲养猪和肉牛,1982年猪和肉牛头数分别占全国55.3%和16.5%。
(3)小麦与其他谷类作物区(小麦带)。位于大平原中、北部、主要包括南达科他、北达科他、堪萨斯、蒙大拿、俄克拉何马等州。本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北部冬季较长而寒冷,以种植春小麦为主;南部可种冬小麦。1982年本区占全国小麦收获面积的50.2%,产量的46.4%。其他作物如高梁、亚麻等的产量也居全国前列。小麦与牧草轮种,又多天然牧场,肉牛业较盛。
(4)棉花带。指北纬37°以南,东起大西洋岸,西至大平原南部的广大地区。气候暖湿,无霜期长,是历史上有名的非灌溉棉区。近30多年来,特别是东南部各州老棉区,因长期单一种植,土壤肥力耗竭,侵蚀严重,过湿的气候造成虫害,加以农场规模小、机械化水平较低等原因,植棉业日益衰落,棉田向“带”内自然条件较好的中南部(密西西比州等)和西南部(得克萨斯州等)集中,形成不连续的块状分布。1982年东南部、中南部和西南部各州棉花收获面积分别占全国的6.2%、24.5%和 49%,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8%、20.1%和31.1%。“带”内缩减的棉田改为大量种植大豆、 饲料谷物等, 发展畜牧业。1982年大豆收获面积已占全国的39.3%,产量占全国32.6%。此外,佐治亚、亚拉巴马、北卡罗来纳等州也是全国最大的花生产区,约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畜牧业中最突出的是肉鸡业的崛起,形成了集中全国2/3以上肉鸡的新专业化区──“肉鸡带”,主要分布在北卡罗来纳州中部、佐治亚和亚拉巴马州北部、密西西比州中部和阿肯色州西北部。大平原南部的得克萨斯、俄克拉何马州肉牛业发展很快,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化牛肉产区,有“牛肉带”之称,1982年拥有全国肉牛头数的18.2%。
(5)混合农作带。介于玉米带与棉花带之间,即阿巴拉契亚高地和欧扎克高原等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复杂,区内差异明显,反映在农业生产布局上,表现为多门类经营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小区域专业化生产,如烟草、冬小麦、玉米、肉畜业,兼有北部玉米带、西部小麦带和南部棉花带的农业生产类型。其中烟草是本区的突出作物,1982年占全国收获面积的81%,产量的86.5%。
(6)山地放牧和灌溉农业区。指落基山及其西部的山间高原和盆地。气候干旱,利用天然牧场发展比较粗放的畜牧业,以毛用羊和肉用牛为主。北部是季节性放牧区,其中哥伦比亚高原上有大面积非灌溉农业区,是小麦带以外最重要的小麦产地,也种植豆类、甜菜等作物。南部是常年放牧区,通过一系列大型灌溉工程的兴建,发展了集约化灌溉农业,种植棉花等作物,其中亚利桑那州是全国主要产棉州之一,并以单产水平高著称。
(7)太平洋岸北部小麦和林牧区。气候温暖湿润,山区保留大面积原始林地,林业发达,为全国最大木材产区。威拉米特谷地种植小麦、苜蓿等作物,发展乳用畜牧业。盛产温带水果,华盛顿州的苹果产量占全国1/3左右。
(8)太平洋岸南部水果、蔬菜和灌溉农业区。在加利福尼亚州境内。地处亚热带,光热资源丰富,属地中海型气候;加利福尼亚大谷地土壤肥沃,规模宏大的“北水南调”工程兴建后,灌区扩大,促进农业迅速发展,加利福尼亚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农业州。柑橘、葡萄、草莓等多种水果产量居各州之首,1982年生产全国蔬菜总量的一半以上,也是棉花、甘蔗、稻米等作物的主要生产州。畜牧业发达,以乳牛和蛋鸡为主。
(9)湿润亚热带作物区。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平原,终年高温多雨,盛产甘蔗、稻米等,佛罗里达州是全国第二大水果(柑橘为主)和蔬菜生产基地。
交通运输 美国国土辽阔,资源和生产分布不平衡,生产规模大,商品性高,促使交通运输业高度发展,建立了由铁路、公路、河运、海运、管道和航空构成的庞大运输网,技术先进,实现了交通运输的现代化,运量和设备数量除商船队外,都占世界首位。交通运输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值超过农业和矿业,其本身又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运输业消耗的能源约占能源总消费量的1/4。
铁路修筑前,水运是主要运输方式。19世纪中叶起美国进入铁路时代,特别是横贯大陆铁路线的陆续通车,促进了五大湖地区和广大中西部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铁路成为交通运输的主要部门。20世纪20年代起,汽车运输业兴起,与铁路竞争,逐步成为客运和短途货运的主要运输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航空和管道运输迅速发展,一度衰落的内河航运也逐步复兴。1982年美国国内各种运输方式的构成是:在货运中,铁路占36.1%,公路占22.3%,内河航运占16.6%,管道占24.8%,航空占0.2%;在客运中,私人汽车占83.5%,航空占14.1%,公共汽车占1.7%,铁路占0.7%。
公路网稠密,1981年总长度达620万公里,平均每100平方公里土地有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万多公里,约占世界高速公路总长的 2/3以上。由高速公路组成的“国家州际和国防公路系统”,已把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和各经济区相互沟通,并通向邻国加拿大与墨西哥。纽约至洛杉矶的高速公路全长455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一条现代化高速干道。公路网以五大湖地区和大西洋沿岸最为稠密,其次是西海岸和东南部。1982年全国拥有16044.3万辆汽车,其中77.8%是小汽车。汽车在客运上占绝对优势,垄断了短途货运,并通过发展重型货运卡车,从事长途货运和鲜活产品的快速货运。
铁路运输的地位不断下降,尤其是客运。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逐年拆毁了许多铁路,总长度由42万公里减至1981年的27万公里。但目前,铁路仍然是货运的主要运输方式。铁路网密度平均每100平方公里土地有3公里铁路线。五大湖地区和东北部最稠密,其次是太平洋沿岸各州。主要城市和地区之间均有铁路联系,有5条横贯大陆铁路干线,即从纽约经芝加哥分别到西雅图、圣弗朗西斯科和洛杉矶,从费城经匹兹堡、圣路易斯、堪萨斯城到洛杉矶,以及从新奥尔良循南部边境到洛杉矶等线;有3条南北向铁路干线,即芝加哥—圣路易斯—新奥尔良,芝加哥—堪萨斯城—休斯敦和底特律—哥伦布—诺福克等线。从西部和南部运往东北部的货物主要是原料、燃料、粮食等,从东北部运往西部和南部的货物以制造业产品为主。芝加哥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其次是圣路易斯以及纽约、堪萨斯城、圣弗朗西斯科、洛杉矶、杰克逊维尔、盐湖城等。
内河航运以密西西比河为主干、北接五大湖,并经圣劳伦斯河以及伊利运河等通大西洋、南连墨西哥湾,构成河、湖、海一体四通八达的航道网。全国内河航道总长约5万公里,密西西比河干、支流约占一半以上。密西西比河水系是南北航运大动脉,1981年占全国内河货运周转量的57.1%,主要运输粮食、棉花、煤等。五大湖是联系煤铁产区、中西部农业区和东部工业区的重要交通线,1981年占全国内河货运周转量的23.9%。年货物吞吐量在2000万吨以上的河港有托莱多、克利夫兰、德卢斯、底特律、芝加哥、圣路易斯等。海运以沿海运输为主,约占全国海运总量的2/3,并是世界上沿海运量最大的国家。墨西哥湾沿岸多沙洲、潟湖和沼泽,不利航运,已开辟了与海岸平行的著名“岸内水道”,从得克萨斯州西南岸的科珀斯克里斯蒂向东延伸到佛罗里达州的西北部,沟通了墨西哥湾沿岸与大西洋沿岸的联系,以运输石油、化学产品、农矿原料等为主。远洋运输约占全国海运总量的 1/3。1982年拥有千吨以上海运商船(包括油轮)828艘,总吨位2410.8万吨,居世界第八位。全国年货物吞吐量在3000万吨以上的海港有16个,如大西洋沿岸的纽约、诺福克、巴尔的摩、费城等,墨西哥湾沿岸的新奥尔良、休斯敦、博蒙特、坦帕等,太平洋沿岸的瓦尔迪兹、长滩、洛杉矶等。新奥尔良、纽约和休斯敦是全国最大的3个海港。
航空运输发达。1982年全国拥有各种民用机场15831个,其中约30%是联邦或州政府管辖的机场;拥有各类民用飞机25.9万架,其中民航班机2468架;定期航线总长度27.7万公里,大部分城市均有民航班机相通,国际航空运输联系世界各大洲。在世界上50个客运量最大的机场中,美国占27个,其中芝加哥的奥黑尔菲尔德国际机场、亚特兰大的哈茨菲尔德国际机场和洛杉矶国际机场名列前三位;其他如纽约、圣弗朗西斯科、达拉斯、丹佛、迈阿密、华盛顿、火奴鲁鲁、匹兹堡、休斯敦等城市的机场,也居前列地位。
管道运输发展很快,在货运构成中已跃居第二位。1981年全国管道总长57.9万公里,其中石油管道27.8万公里,天然气管道30.1万公里,承担了全国大部分原油、石油制品和天然气的运输。管道主要分布在石油、天然气产地,尤以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最为稠密,并把产地与炼油中心和石油制品消费地连接起来。
对外贸易20世纪50年代中以来,随着西欧、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下降,1982年其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的比重为12.4%,但对外贸易额绝对值至今仍居各国之首。与其他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美国对外贸易有两大特点:
(1)对外贸易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相对较低,1982年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6.9%,进口额占7.9%,这反映了美国资源丰富,经济部门结构完整,对外依赖程度较小;
(2)在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方面,农、矿原料及其半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和工业制成品在进口中的比重都相对较高,从70年代起,多年出现外贸逆差,这表明美国在世界工业制成品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逐渐丧失,农产品出口对平衡对外贸易的作用日见重要。
1982年在美国出口商品构成中,农、矿原料及其半制成品占29.2%,其中主要是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烟草、水果、蔬菜和肉、乳产品,以及焦煤、石油和石油制品、磷酸盐等;制造业产品占70.8%,其中化工产品占9.6%,机器和运输设备占42.1%,其他制成品占15.8%,军火等占3.3%。在美国进口商品构成中,农、矿原料及其半制成品占37.8%,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即占26.8%,还包括其他20余种矿物原料以及热带农产品等,制造业产品占62.2%,其中化工产品占3.9%,机器和运输设备占30.1%,其他制成品占28.2%。
1982年美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出口贸易57.7%,占进口贸易58%,主要是加拿大(出口15.9%,进口19.1%)、日本(9.9%和15.5%)和西欧各国(28%和21.3%);发展中国家占出口贸易38.9%,占进口贸易40.6%,其中东南亚、南亚各国占11.8%和13.7%,西亚各国占7.5%和4.8%,南美洲各国占7.2%和5.9%,非洲各国占4.8%和7.3%;社会主义国家仅占出口贸易3.1%,占进口贸易1.4%。
地区经济差异(1) 新英格兰区。由东北角的6个州组成,占国土面积1.8%,占全国人口5.4%,城市人口比重75.1%(1982)。地形崎岖,资源较少。移民最早开发的地区,并成为向西扩展的基地;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后,其地位逐步下降,被纽约所在的大西洋沿岸中部区取代。工业历史悠久。着重发展原料消耗少、要求高度熟练劳动力的工业部门。毛纺织、皮革制品、仪表、飞机发动机、专用工业设备等,在全国有一定地位。主要分布在南部马萨诸塞州、罗得岛州和康涅狄格州的沿海平原和河谷区,以波士顿以及普罗维登斯、斯普林菲尔德、哈特福德等中、小城市为中心。北部林区有比较发达的纸浆、造纸和木材工业。1981年本区制造业占全国的5.2%。近海渔业资源颇盛。耕地有限,农业较薄弱,以乳牛和养禽业为主,北部缅因州是重要马铃薯产区。1982年本区农场销售值仅占全国1.1%。
(2)大西洋沿岸中部区。包括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和新泽西州,占国土面积2.8%,占全国人口16%,城市人口比重80.6%(1982),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沿海为狭长平原,海岸曲折,多良港;气候温暖,富森林、海洋水产和煤矿资源;境内的阿巴拉契亚高地山势较低,又有通往内地的垭口和河谷,内外联系方便。伊利运河开通后,曾使纽约成为内地大宗货物外运最重要的口岸,促进了工业和城市、港口的发展。制造业发达,1981年约占全国15.2%,就业人口占全国17.7%,均居各区第二位。部门多样,电气设备、仪器仪表、船舶与飞机制造、黑色和有色冶金工业、石油加工、化学工业等占重要地位,服装、化妆品、制鞋、食品等轻工业部门生产规模也很大。从纽约向南经费城、巴尔的摩,直到华盛顿,大、小城市密集,工业集中,在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学文化方面也很突出。其中纽约是全国第一大城,经济中心。此外,沿伊利运河两岸,从东端的奥尔巴尼至布法罗之间,也有一系列工业城市,近年原子能发动机、宇航设备等新兴工业部门发展较快;西南部有以匹兹堡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区、美国最老的大钢铁工业基地。农业相对薄弱,以种植饲料作物和发展乳牛、养禽业为主,纽约州乳牛头数居全国第二位,伊利湖畔盛产苹果。1982年本区占全国农场销售值的4.2%。
(3)中央东北区。包括位于五大湖、密西西比河、俄亥俄河以及阿巴拉契亚高地之间的俄亥俄州、威斯康星州、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州和伊利诺伊州,占国土面积6.9%,占全国人口18%,城市人口比重73.3%(1982)。地势平坦,水网稠密,气候温湿,土壤肥沃,煤、铁资源丰富。19世纪中叶起,大批移民到此,农牧业兴起,运河、铁路、公路相继建成,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苏必利尔湖区铁矿开始大规模开发,矿石经五大湖廉价水路和铁路东运,推动了本区重工业的发展。制造业产值及其就业人口均居全国首位,1981年分别占全国22.6%和23.8%。突出的工业部门有以汽车为主的运输设备制造、机床和农业机械制造、电气设备、钢铁、炼油、化学以及粮食、肉类等农畜产品加工等。大湖南岸形成东西向的工业和城市密集地带,如全国第二大城芝加哥以及底特律、克利夫兰等。南部俄亥俄河谷是本区移民最早的地方,分布许多中、小工业城市,以辛辛那提为中心。农牧业发达,北部属乳酪带农区,南部属玉米带农区,1982年农场销售值占全国16.5%,仅次于中央西北区。种植业以大豆、玉米、燕麦等为主,畜牧业以乳牛、肉牛业和养猪业为主,大湖沿岸的蔬菜、水果业也较发达。上述农牧产品产量和牲畜头数均居全国前列。
(4)中央西北区。包括密西西比河与落基山麓之间的明尼苏达州、艾奥瓦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密苏里州,占国土面积14.3%,占全国人口7.5%,城市人口比重63.9%(1982)。大部为平原,土地肥沃,铁、煤资源丰富。开发较晚,是东部工业区的农矿原料产地。经济以农业为主,是全国最大的农业区,农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1/4以上,1982年农场销售值占全国26.9%。本区东南部是玉米带的一部分,东北部属乳酪带,西北和西南部分别属春小麦带和冬小麦带;近落基山脉山麓处,气候干旱,以放牧业为主。小麦、玉米以及肉牛业、养猪业等均在全国占突出地位。制造业相对薄弱,以农牧产品加工和为农业服务的部门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运输设备、农业机械、电气设备等工业有所发展。1982年制造业约占全国 7.8%。本区大城市不多,主要集中在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密苏里河与东西向铁路干线的交会点上,多为农牧产品的集散地、商品交流的中转站和本区的工业中心,如圣路易斯、明尼阿波利斯与圣保罗、堪萨斯城等。
(5)大西洋沿岸南部区。位于阿巴拉契亚高地以东,包括从特拉华州至佛罗里达州的8个州,占国土面积7.7%,占全国人口16.5%,城市人口比重67.1%(1982)。气候暖湿,是南方的老棉区;沿山麓台地瀑布线一带,早期即利用水力兴建工业,出现了一批中、小城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棉田缩减,改种大豆和饲料作物,发展养牛和养禽业,其中肉鸡数量已居全国首位;烟草、花生等传统作物,仍在全国保持优势地位;佛罗里达半岛盛产亚热带水果和蔬菜。1982年本区农场销售值约占全国11.1%。纺织和烟草加工工业历史悠久,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木材加工、纸浆和造纸、食品、电子、造船等工业也较发达。1982年本区制造业占全国12.6%。亚特兰大是本区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交通中心,其次是里士满、诺福克等。佛罗里达半岛旅游业颇盛,迈阿密是美国最南部的大城市和旅游、商业中心。
(6)中央东南区。包括阿巴拉契亚高地以西到密西西比河谷的亚拉巴马州、田纳西州、密西西比州和肯塔基州,占国土面积5%,占全国人口6.4%,城市人口比重55.7%(1982)。发展较慢,经济相对落后,以农业为主,是棉花、花生、烟草等的重要产区,养牛业也较普遍。1982年本区农场销售值占全国 6.7%。20世纪30年代以来,田纳西河流域经过综合治理,控制了洪水,发展了航运,建立了以水电为主、结合火电和核电的庞大电力系统,形成了以诺克斯维尔、查塔努加为中心的工业区,炼铝、化学、军火、原子能和农林产品加工工业规模较大。伯明翰附近有煤、铁资源,是美国南部的老钢铁工业中心。位于密西西比三角洲的新奥尔良,是本区最大的城市,有造船等与港口有关的工业。1981年本区制造业约占全国6%。
(7)中央西南区。包括得克萨斯州、俄克拉何马州、阿肯色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占国土面积12.1%,占全国人口10.8%,城市人口比重73.4%(1982)。本区开发较晚,但发展很快,成为美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全国首要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硫磺、盐等矿的产地,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以炼油、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为主导,电力、炼铝、钢铁、机械制造、造船、宇航设备、食品等综合发展的工业体系。1981年本区制造业占全国13.9%,居第三位。工业和城市主要集中在墨西哥湾沿岸,其中休斯敦是全国最大的炼油、石油化工和基本化学工业中心,第三大港;达拉斯、沃思堡是内陆地区的主要工业城市。1982年本区农场销售值占全国12.5%。种植业以棉花、稻米、高粱等为主,是全国最大产区。畜牧业中,牛、羊头数居全国首位,尤以肉牛业著称。
(8)太平洋沿岸区。包括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占国土面积9%,占全国人口13.6%,城市人口比重高达86.9%(1982)。19世纪60年代起随着横贯大陆铁路的兴建,逐步移民开发。20世纪以来,发展迅速,成为美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其中加利福尼亚州是全国工、农业产值最高的一州。区内多陡峭山地,人口和经济高度集中于沿海平原和谷地。如南部的洛杉矶盆地和加利福尼亚谷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地中海型气候,拥有发达的灌溉系统,农业部门多样,是全国最大的蔬菜、水果产区,棉花、稻米、甜菜以及乳牛业等也占重要地位。北部沿海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区森林茂密,多优质用材林,为全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威拉米特谷地是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农业区,以生产乳类、水果、蔬菜为主;华盛顿州东部的哥伦比亚高原是西部最重要的小麦产区。1982年本区农场销售值约占全国13.2%。工业中,飞机制造业在全国占突出地位,其他如石油开采与提炼、石油化工、电子电器、宇航设备、原子能、军火、炼铝、汽车制造、木材加工、食品等工业部门的生产规模也很大。1981年本区制造业约占全国12.3%。洛杉矶是全国第三大城,本区的经济中心;其次是圣弗朗西斯科、西雅图等。
(9)山地诸州。指落基山区及其以西的山间高原、盆地区的8个州,占国土面积23.9%,占全国人口5.2%,城市人口比重76.4%(1982)。经济以农牧业和矿业为主。牧场广阔,经营较粗放,放牧肉牛和毛用羊。20世纪以来,南部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等州灌溉农业兴起,成为棉花、甜菜、蔬菜、马铃薯等的重要产区。1982年本区农场销售值约占全国 7.4%。铜、铝、锌、银、铀、钼等矿的开采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山区大河建有大型水电站。其他工业较薄弱,以电机和机械制造等为主,主要分布在丹佛、菲尼克斯、盐湖城等城市。1981年本区制造业仅占全国 2.8%。山区多国家公园和游览胜地。旅游业颇盛。
(10)阿拉斯加和夏威夷。 阿拉斯加州占国土面积16.3%,人口仅占全国0.2%。以山地为主,全州1/3位于北极圈内,除南部沿海外,气候严寒,加以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发。矿业是主要经济部门。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北部普拉德霍湾油田已是全国最大油田之一,油、气产量现仅次于墨西哥湾沿岸诸州。其他金属矿如金、铜、铅、锌等,目前还开采不多。山区森林茂密,沿海富水产,伐木业和捕鲸业也是当地居民重要经济活动。最大城市是安克雷奇。
地处太平洋的夏威夷州由一系列火山岛组成。气候终年暖湿。甘蔗、菠萝的种植和加工以及旅游业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是美国在太平洋中的重要海、空军事基地和海、空航运的中继站。
- 参考书目
- C.B.亨特著,北京师范学院《美国自然地理》翻译小组译:《美国自然地理》,北京出版社,北京,1980。(Charles B.Hunt,Physiography of the United Stat-es,by W.H.Freeman and Company, San Francisco and London,1967.)
- J.Wreford Watston, The United States, Longman,New York,1982.
参考文章
- 杏李新品种---美国杂交杏李果树园艺
- 美国养猪业靠基因工程使猪更好吃懒动猪
- 美国杂交杏李优良品种简介果树园艺
- 美国红鱼养成技术水产/渔业
- 大豆品种―美国高产抗病大豆经济作物
- 《美国》读后感6篇800、900字读后感作文
- 美国黑红提葡萄早果栽培技术果树园艺
- 苹果新品种-美国八号果树园艺
- 美国索诺玛发现苹果浅褐卷蛾果树园艺
- 美国养猪业近年流行的新技术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