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iwo ciji
[外文]:self-stimulation
一种研究与某些功能有关的脑区的实验方法。它是J.奥尔兹和P.米尔纳于1958年创立的。即将电极埋藏在脑内某些部位,接通电极电源的开关是安装于实验箱内的一个杠杆,动物只要一按杠杆,电极所在部位的脑组织就受到一次电刺激。用这种方法实验的结果发现,当电极安放在某些部位,动物会主动地不断按压杠杆以获得电刺激。似乎动物由此可产生某种“愉快的体验”或“满足”,因而被刺激的部位可以称之为与情绪有关的“愉快中枢”;也有另外一些部位受到电刺激时,似乎所产生的是并“不愉快的体验”。按照自我刺激的方法,同样可以进行“自我终止刺激”的训练,即训练动物学会只要电刺激一出现便立即按压杠杆来终止刺激的反应。因此,这种自我刺激和自我终止刺激的方法为研究与愉快和不愉快、奖励和惩罚有关的脑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自从发现动物的自我刺激行为以来,对自我刺激行为的脑定位及其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脑内能引起自我刺激行为的部位极为广泛,但是不同部位引起反应的概率和强度是不一样的。中脑脚间核、黑质、尾状核、杏仁核、蓝板、下丘脑外侧核、内侧前脑束、隔区、海马、大脑前额皮层以及在这些核团之间的通路等,都能引起鼠的自我刺激行为。但是,引起自我刺激最有效的区域是下丘脑后部,即乳头体前区以及隔区和内侧前脑束。在这些脑区,大鼠竟能连续十几小时不吃不喝不休息地以每小时2000次的速度按压杠杆。如果不加干预,自我刺激可以持续下去直至动物出现衰竭。
研究也证明,与自我刺激有关的神经递质主要是儿茶酚胺。脑内大部分引起自我刺激的部位都与儿茶酚胺能神经通路相吻合。发生自我刺激概率最高的内侧前脑束,恰是儿茶酚胺系统集中通向前脑的部位。刺激内侧前脑束后,下丘脑和杏仁核处的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促进儿茶酚胺释放的药物,能增加自我刺激的反应率;抑制儿茶酚胺合成的药物,则能抑制自我刺激效应;当损毁儿茶酚胺能神经末梢而引起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下降时,自我刺激频率也减少。自我刺激频率与脑内儿茶酚胺含量下降的幅度成正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