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聚煤期介绍

关于聚煤期介绍,第1张

关于聚煤期介绍

[拼音]:jumeiqi

[外文]:coal-forming period

地质历史中有聚煤作用发生并形成有工业价值的煤矿床的时期,又称成煤时代或成煤期。

聚煤作用可追溯到新元古代。从新元古代到志留纪,以菌藻类等低等生物遗体为原始质料形成高灰分腐泥煤类,中国称石煤。从志留纪到早、中泥盆世,由最古老的陆生植物──裸蕨形成最早的腐殖煤。具有工业价值的煤矿床是从晚泥盆世才开始形成,有些文献明确限定聚煤期始于晚泥盆世。

从全球范围看,从晚泥盆世至今,聚煤作用从未完全中断过,都可包括在聚煤期内,只是不同时期聚煤作用的强弱不同。1937年,前苏联地质学家П.И.斯捷潘诺夫根据统计资料提出,晚石炭世-二叠纪、侏罗纪和晚白垩世末期-第三纪,是聚煤作用最强的3个时期;早石炭世,早、中三叠世和晚白垩世,是聚煤作用最弱的3个时期。

1979年,前苏联地质学家А.К.马特维耶夫以斯捷潘诺夫的统计资料为基础,补充了截至1968年世界新发现的煤炭资源资料,编制了世界煤地质储量的地层分布图,用图表示各时代煤地质储量占全球煤地质总储量的百分数。依据新资料,侏罗纪和白垩纪,其中尤以白垩纪聚煤作用的强度明显地增加,重要性甚至超过第三纪。近年来,在南美洲的巴西、秘鲁、哥伦比亚 3国交界处,发现了地质储量超过2万亿吨的属于新第三纪的阿尔塔-亚马孙煤田,因而有人认为,第三纪聚煤作用可能超过侏罗纪和白垩纪。据G.E.弗特维斯1979年的资料,世界煤炭资源有40%分布在晚石炭世和二叠纪地层中,有50%左右分布在晚白垩世和第三纪地层中。

总之,从晚泥盆世开始到二叠纪,聚煤作用强度不断增大;早、中三叠世是聚煤作用低潮期;从晚三叠世开始,经侏罗纪、白垩纪至第三纪,聚煤作用强度又不断增大,过去认为晚白垩世低潮期并不存在。此外,从全球广泛分布的泥炭矿床推断,第四纪“聚煤作用”的强度也是很大的。应该指出,前述聚煤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事实,是以现有资料为依据的,有些资源尚未发现。更主要的是没有(目前也还无法)把聚煤期后的剥蚀量考虑在内。因而,由已知煤炭资源得出的聚煤强度变化只是近似的。

上述聚煤期和主要聚煤期是就全球而论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主要聚煤期各有差异。中国的主要聚煤期是: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第三纪。上述聚煤期中,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聚煤作用最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046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