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农村里经常种植的农作物,不仅可以用于餐桌上的菜品食用,而且是各种家畜的优质饲料,所以玉米种植还是有很大的前景的,不过农户们需要注意种植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玉米的产量,接下来一起去看看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方法吧!
玉米的种植密度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首先就是品种的特性,不同的品种,种植的密度差别是非常大的,有可能密植的品种种植密度要比稀植的高上一倍之多。其次就是气候条件和土壤的状况,最后一点就是跟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关系,精细化管理和粗放的管理模式,种植密度也是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种植过程中,种植的密度式需要灵活掌握的。
种植密度是跟品种的属性有关系的
一般中晚熟的品种种植密度在3000到3500株之间,这类品种的玉米棵型比较大,叶片宽而大,适合春播。
中早熟的品种种植密度在3500到4500株之间,这类的品种棵型相对晚熟来说比较小一点,比较适合小麦田套种或者油菜茬,目前采用这种模式种植的不太多。
早熟品种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个品种了,麦茬种植的夏播玉米都是采用的早熟的品种,这种玉米棵型属于小棵型,植株生长比较紧凑,叶片是向上生长,种植密度一般在4500到5000株,但是夏播中早熟的品种也比较常见。
地区的环境条件和种植密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经专业的种植户介绍,玉米作为了一种短日照的作物,在南方的低纬度地区温度比较高,日照时间较短,这样环境下玉米的生长周期就相对比较短一些,而且植株普遍比较矮小,在这种环境下就可以适当的增大种植的密度。
而在北方地区,日照时间比较长,但是温度相对来说比较低,这样的环境下就造成玉米的生长周期比较长,植株相对比较高大,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合理的调节玉米的种植密度。
除了日照时间之外,昼夜温差也会决定玉米种植密度,如果昼夜温差比较大,那么玉米的呼吸消耗就会减少,这样也可以适当的加大玉米的种植密度。但是如果是在高温多湿的地区,昼夜温差比较小,比如沿海地区、西北地区等,这些地区就要偏向稀植了。一般种植密度的差别在700株左右。
土壤的条件对种植密度也有较大的影响,土壤的地力水平是最大的因素,如果是土壤肥沃的地块,可以适当的增加种植密度,如果是土壤肥力较差,就要适当的稀植了。
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产量不会太高。如果种植密度过大,植物所需营养供给不上,就会出现长势差,不结籽等不良品质的情况。
对于肥力较强的高产田,就不用担心营养的问题,这种情况下选择抗病抗倒伏的品种,可以适当的增加种植密度。
管理条件对种植密度的影响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在种植过程中水肥的供给,生长的调节等工作都能做到位,就可以合理的增加密度,这样对玉米的高产就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但是如果是管理粗放,就要减小种植密度,如果过于密植的话,不但不会增产,反而会造成减产。
综上所述,大家肯定对提高玉米产量的种植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相信通过细心种植的管理,玉米的品质和产量都会有所提升的。也希望本文对玉米种植户有所帮助,
关于种植玉米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考高分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提高冬瓜产量的种植技巧及管理详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