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a
吹管气鸣乐器。中国古代的吹管乐器,又名胡笳。汉代由匈奴地区传入,一说为李伯阳避乱于西戎所造;当时名葭、佦、菰、箛、吹鞭。初以芦叶卷之,后以芦叶为哨,以芦管或羊骨为管,多无指孔。清代的笳有3孔,木制,两端弯曲。笳的音量宏大,为历代鼓吹乐的必备乐器。唐朝大驾卤簿乐队中用24支笳,宋朝增至124支。清朝在内蒙古地区就流传着一种由笳、筝、胡琴和口簧组成的“笳吹”合奏形式。笳亦可独奏,乐曲有《出塞》、《入塞》、《凉州》、《折杨柳》、《北狄遐征》、《胡马长思》等。音色悲凉,故又有悲笳、哀笳的别称。据《晋书》记载:刘畴“曾避乱坞壁,贾胡百数欲害之,畴无惧色,援笳而吹之,为《出塞》、《入塞》之声,以动其游客之思。于是群胡皆垂泣而去之”。可见笳是一种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乐器。
参考文章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