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条,搜「高考」,权威信息一手掌握。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前身溯源武汉工业大学
两大基础1、湖北省武昌高级工业学校
1898年,武昌洋务局开办湖北工艺学堂;1907年,更名为湖北工业中学堂。
1914年,更名为湖北甲种工业学校;1927年,更名为省立第二中学高级工科;1927年秋,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8年12月,更名为湖北联中巴东高工分校;1940年,更名为湖北省第一高级工业学校;1946年5月,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学校。
1949年7月,更名为湖北高级职业学校;1950年7月,更名为湖北省武昌高级工业学校。
2、湖南省立长沙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02年,农务工艺学堂创办;1905年,更名为艺徒学堂;1907年,更名为湖南官立中等工业学堂。
1911年,更名为公立中等工业学校;1913年,更名为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22年,更名为省立工业学校;1931年5月,更名为湖南省立长沙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8年,更名为省立第一临时中学高职部;1946年,更名为湖南省立长沙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3、省立楚怡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09年,湖南省陈润霖设立私立楚怡工艺学堂。
1911年,更名为私立楚怡中等工业学校;1913年,更名为私立楚怡甲种工业学校;1931年5月,更名为湖南私立楚怡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8年,改为湖南私立楚怡中等高中部工科;1946年,更名为湖南私立楚怡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51年,更名为省立楚怡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4、河南省郑州工业学校
1933年,河南省立郑县工业职业学校创办;1946年,更名为河南省立郑县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8年,更名为郑州市高级工业学校。
1951年,更名为河南省郑州工业学校。
5、长沙市政建设工程学校
1934年,私立公输高级土木科职业学校成立,校址在长沙宝南街。
1951年,更名为长沙市政建设工程学校。
6、武汉土木工程学校
1951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改私立震旦中学为武汉土木工程学校。
(二)合并调整
1951年,湖南省立长沙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省立楚怡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省立新化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省立湘乡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染织料、私立文艺中学合并为湖南高级工业学校。
1952年8月,武昌高级工业学校、湖南高级工业学校、河南省郑州工业学校、湘乡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四校的土木科与武汉土木工程学校、长沙市政建设工程学校的整体于江西庐山合并成立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校址选定武昌马房山,隶属中南军政委员会建筑工程部。
1953年9月23日,中南建筑工程局、长江水利委员会和中南高教局决定将珠江水利学校土木科合并至中南建筑工程学校。
1954年5月,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改由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直接领导,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武昌建筑工程学校。
1956年6月2日,武昌建筑工程学校设置夜校部,同时在汉口建立分校。
1958年5月28日,建筑工程部决定以武昌建筑工程学校为基础建立建筑工程部武昌建筑工程专科学校;同时决定,将重庆建筑工程学校的钢结构制造与安装专业和张家口建筑工程学校的供热与通风、钢筋混凝土结构制造与装备专业迁并到武昌建筑工程专科学校。同年9月,学校又更名为建筑工程部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12月31日,经建筑工程部批准,学校由专科升为本科,校名为武汉建筑工业学院。
1960年1月11日,武汉建筑工业学院更名为武汉城市建设工程学院。6月2日,建筑工程部将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列为部属重点院校之一。
1961年9月,根据建筑工程部的指示,给水排水设计院中南分院所办武汉给水排水专科学校并入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1963年8月1日,建筑工程部通知学院:经与教育部研究,决定自1963—1964学年起,将学院中专部名称改为建筑工程部武汉建筑工程学校,大学部在学生未毕业前,仍保留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名称,学生毕业后即行撤销。
1965年1月,武汉建筑工程学校校名正式启用,仍直属建筑工程部领导。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停课闹革命,并停止招生。
196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部军事管制委员会决定将武汉建筑工程学校下放给一零二工程指挥部革命委员会领导。
二、北京建筑工业学院
(一)几处源头
1、东北兵工专—沈阳建筑机械学校
1948年4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军区军工部党委决定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简称东北军工专),东北军区军工部部长何长工任名誉校长,赵品三任校长兼书记。同年8月,在吉林省敦化县开始建校,后校址迁至哈尔滨市沙曼屯。
1949年春节后,学校迁至沈阳市文官屯。12月,东北军工专改名为沈阳兵工学院。
1950年6月,学校改名为军工局工业专门学校;同年暑期,学校改为高职性质的东北兵工学校。10月,根据东北工业部指示,学校扩充为正规大学性质的东北兵工专门学校(简称东北兵工专),设兵器工程d药工程和火药工程3个系。
1952年11月,学校由隶属中央兵工总局改由中央人民政府第二机械工业部领导。
1953年2月25日,第二机械工业部通知东北兵工专门学校于该年2月底结束,兵器工业专业教师及二年级学生全体调人北京工业学院,从3月1日起在沈阳原校址另行组建“第二机械工业部土木建筑技术学校”。9月3日,学校改名为东北建筑工程学校。10月1日,东北建筑工程学校由第二机械工业部划归中央建筑工程部,由东北建筑工程局领导。
1954年,哈尔滨市工业学校与东北建筑工程学校合并,于1月重新在沈阳市沈河区南湖南塔街选址重新建校;4月,东北建筑工程学校改名为“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沈阳建筑工程学校”。
1955年5月6日,学校更名为“建筑工程部沈阳建筑工程学校",学制改为4年。
1956年7月17日,学校改名为“建筑工程部沈阳建筑机械学校”。
2、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51年初,沈阳建筑材料高级职业学校在沈阳市大东区毛君屯设址建校,学校隶属东北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同年暑期后,学校转属中央重工业部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校址迁至沈阳市皇姑区重义街北一巷5号,并改校名为“重工业部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56年6月1日,学校改属中央人民政府建筑材料工业部,校名同时改为“建筑材料工业部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3、沈阳计划经济学校
1955年,东北工程管理总局第二干部学校成立,校址设在沈阳市皇姑区黑龙江街一段2号。
1956年8月,建筑工程部接管东北工程管理总局第二干部学校。8月25日,高等教育部批准建筑工程部开办沈阳计划经济学校,以第二干部学校为基础建立,校址在沈阳市皇姑区岐山路。
4、北京建筑工业学院
1955年,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华北工程管理局干部学校(后更名为建筑工程部华北干部学校)成立。
1956年,建筑工程部高级干部学校成立。
1957年,建筑工程部华北干部学校、建筑工程部高级干部学校合并,校名仍为建筑工程部高级干部学校,校址在北京市东直门外十字街。
1958年8月28日,建筑工程部向中宣部和教育部报告备案,决定将建筑工程部高级干部学校改建为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并将天津文化干校、北京建筑机械学校和北京业余建筑工程学院划归该院,作为该院的附校。同年9月1日,北京建筑工业学院正式成立,校址设在北京西直门,张君任党委书记兼院长,有教职工210人,其中教师70人。
(二)合并调整
1958年5月,建筑工程部决定创办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同年8月,沈阳建筑机械学校、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和沈阳计划经济学校在沈阳市南湖合并组建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1959年,建筑工程部党组决定将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和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作为“一盘棋”进行统筹安排,作出了《关于京—沈两学院统筹安排的决定》。同年,两院招收的本科新生和1958年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招收的本科生集中到北京上课。
1960年,北京勘察院水文地质专科学校并入北京建筑工业学院。
1961年,建筑工程部党组决定停办北京硅酸盐工业学院,将其3年制专科学生转入北京建筑工业学院。
1962年,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停止招生1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开始停课闹革命,停止招生。
1969年,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本科整体并入北京建筑工业学院;10月,因林彪“一号令”,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将战备搬迁点选定在湖南常德601矿;11月学校完成搬迁任务。
合并组建1971年7月13日,国家基本建设革命委员会通知湖北省革命委员会,确定将北京建筑工业学院迁往武汉,与武汉建筑工程学校合并,改为湖北建筑工业学院,并下放湖北省领导。10月21日,学校搬迁合并工作完成。
1972年1月,湖北建筑工业学院革委会成立。12月,中共湖北建筑工业学院临时党委成立。
1978年,湖北建筑工业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领导体制改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和湖北省双重领导,以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为主。同年5月,更名为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1981年,国务院批准增设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其建校基础为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的有关专业。
1985年,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更名为武汉工业大学。
1996年9月6日,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同建设武汉工业大学协议书。11月,学校通过“211工程”“211工程”部门预审。
1998年10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
两大基础一、武汉水运工程学院
1945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任命刘开坤负责筹办海事职业学校。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国民政府教育部放弃在重庆建校的计划。9月,刘开坤率筹备组从重庆抵达武汉,觅得武昌下新河德商亭德利洋行旧址一所作为校址。
1946年1月1日,国立海事职业学校举行开学典礼。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国立海事职业学校由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交通接管部接管。同年,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决定创办交通学院,归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交通部领导;8月,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交通部决定国立海事职业学校与交通学院合并。
1950年2月,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撤销,学院改属中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领导。
1951年1月,学院归属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领导;7月,学院更名为武汉交通学院,校址由汉口迁至武昌下新河。
1952年,学校更名为武汉河运学院。从1952年开始,学院原有规模和专业设置均有缩减,造船专业及学生35人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公路工程及学生40人、自动车专业及学生32人调入南昌大学,桥梁专修科33人调入广州中山大学工学院。
1957年1月,学校更名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
1963年8月,交通部对部属高等院校进行专业调整,学院港口电气化专业师生调往大连海运学院、水运经济专业师生调往上海海运学院、水工建筑专业师生调往重庆交通学院、河船驾驶、轮机管理等专业停办。同时,大连海运学院造船专业和船舶内燃机专业师生、上海海运学院船机专业师生调入学院。
1965年8月,大连海运学院船机修造专业师生和上海海运学院起重运输机械专业师生调入学院。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学校党政机关瘫痪、学院秩序混乱。
1967年10月,“院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
1968年11月,“工宣队”进驻学院,宣布接管学院领导权。
1970年2月,中央财政部、交通部军管委将学院下放给湖北省革命委员会领导。
二、武汉河运专科学校
1945年8月前后,原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开始酝酿建立一所高级航海职业学校,校址设在广东省汕头市,校名定为“广东省潮汕高级商船职业学校”,10月开始招生,隶属于广东省教育厅。
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汕头军管会接管了学校,校名改为广东省立潮汕高级商船技术学校。
1952年,原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将广东省立潮汕高级商船技术学校交由长江航务管理局接办,校名改为长江航务学校。
1953年、1954年,广东汕尾水产学校轮机车、哈尔滨河运学校报务训练班先后调入学校。
1954年,教育部同意,学校隶属交通部直接领导,学校改名为交通部武汉河运学校。
1955年1月,学校师生由广东汕头迁入武汉市武昌区三层楼新校址。
1958年6月27日,交通部将学校下放到湖北省管理,更名为湖北省河运学校。
1960年9月至1961年春,学校奉命迁校沙洋。1961年初,奉湖北省委指示,迁校工作停止,已经迁到沙洋的师生一律迁回武汉。
1965年6月22日,交通部决定将学校交由长江航运公司领导,随即决定水运管理专业交武汉港职业学校接办;7月22日,交通部同意长江航运技术学校与武汉河运学校合并,校址设在原武汉河运学校,校名仍为武汉河运学校。
1966年6月,在“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形势下,学校全面停课,停止招生。8月下旬,学校形势陷入极度混乱之中。在此期间,原长航技校师生员工在组织瘫痪的情况下,自行脱离学校,搬回原校址挂“红色海员学校”的牌子,两校从此分开。
1968年4月,“院革命委员会”成立。
1972年,学校开始恢复招生,各专业教学逐渐恢复。
1978年,学校改办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武汉河运专科学校,实习交通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以交通部为主的领导体制。
合并组建1992年7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武汉河运专科学校合并,沿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校名;同时,学院广州航海分部独立建制,改名为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1993年11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更名为武汉交通科技大学。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
1958年6月25日,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需要和满足武汉地方工业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共武汉市委决定创办武汉工学院。经过反复调查,确定将武昌马房山武汉师范学院分部(原湖北师范专科学校))作为校址。
1959年4月,化工系并入到湖北化工学院。
1960年6月,武汉工学院的领导关系归到武汉市机电局领导。同年,武汉市机电局研究所迁往马房山,划归武汉工学院;武汉无线电学校也划归武汉工学院领导。
1961年9月,湖北省和武汉市决定将湖北化工学院、武汉工学院、湖北工学院(本科部分)合并,名为武汉工学院,归属武汉市领导。
1963年,农业机械工业部接管武汉工学院,本科改为五年制。
1964年5月,内蒙古工学院汽车拖拉机专业撤销,三年级36名学生转入武汉工学院汽车拖拉机专业。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
1967年11月14日,“院革命委员会”成立。
1968年11月18日,“工宣队”进驻学院,领导学院,实行军事管制。
1969年10月,第八机械工业部通知:将武汉工学院下放给湖北省革委会领导。
1971年12月,湖北省农业机械工业专科学校与武汉工学院合并,成立湖北农业机械学院。
1973年5月,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从湖北农业机械学院分出。
1977年,学校恢复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1978年,湖北农业机械学院由湖北省领导转为由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
1979年,国务院重新成立农业机械工业部,学校划归农业机械工业部领导。同年4月,农业机械工业部通知:恢复武汉工学院校名。
1981年11月,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2年,学校转为机械工业部领导。
1983年9月,学校隶属关系改为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与湖北省双重领导,以中汽总公司为主。12月,农机专业调整给湖北工学院。
1985年10月,武汉工学院更名为武汉工业技术大学。同年12月,校名恢复为武汉工学院。
1990年10月,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5年,学校更名为武汉汽车工业大学。
1996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与武汉市政府共建武汉汽车工业大学。
合并发展2000年5月27日,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武汉理工大学,隶属教育部。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8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同年,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8月,学校与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共建“985工程”绿色建材与新材料科技创新平台。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6年,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1月,入选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2020年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
参考资料1. 复旦、山大等多所高校获准建设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引用日期2020-03-03]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车百行、君本佳人666、功666777888、小布la、火红的狗仔队、你们都嘛呢参与编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